学术投稿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

王艳云;田分

关键词:阴囊湿疹, 氟芬那酸丁酯, 派瑞松
摘要:目的 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 临床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派瑞松乳膏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与单用派瑞松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室内科病案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对策分析

    随着现在医患纠纷越来越多,而病案也就成了判定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危重患者来说,他们随时都有着死亡或是病情加重的可能,那么如果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必定会使医患之间产生矛盾,所以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做好病案的记录,对此本文将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帮助.

    作者:姚敏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房肿块的诊断及治疗

    乳房是女性体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肿瘤好发部位.乳房在胸壁体表一旦有肿块生长很容易摸到,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优势.乳房肿块的诊断首先应该根据临床特征加以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了乳房肿块在体检及辅助检查中的异同点及如何对乳房肿块进行定性诊断与治疗.

    作者:卞艳丽;张体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对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并研究同等剂量条件下、不同诱导时间下辛伐他汀对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20只试验用白兔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4组,即诱导3d组、对照组3d组、诱导5d组、对照组5d组;其中,对照组3d组和对照组5d组的灌胃给予2%羧甲基纤维素、厄贝沙坦;诱导3d组和诱导5d组的灌胃给予辛伐他汀的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并厄贝沙坦;血药浓度的测定采用HPLC-荧光法.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5d组,诱导5d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诱导3d组,诱导5d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5d组对试验用白兔体内的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影响非常显著,本文认为该影响机制存在于P-gp相关的可能性.

    作者:董纪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眼部化学(碱性)烧伤综合治疗34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化学性眼外伤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收治34例化学性眼外伤患者,治疗中进行临床观察及有效的综合护理,对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4例化学性眼外伤患者,无1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患者视力恢复也较好,烧伤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对眼部化学烧伤患者尽早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合理应用

    本论述了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钙制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 对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2例患有恶性肿瘤的妇科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在化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B组患者接受化疗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化疗过程中常见的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现象.结论 对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欧阳瑞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病情重,各种术后并发症较多,而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存的质量.

    作者:周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癫痫患儿的护理

    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该病少见,发病急、进程快,如未能及时诊断治疗,可导致全身各器官受累.针对病情特点,我们制定了个性化护理方案,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作者:周秀敏;高丽霞;栾卫红;李世杰;张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的原因,寻找诊治方法和预防方法.方法 结合8例妊娠晚期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8例患者子宫破裂的原因有:药物引产不当,疤痕子宫以及梗阻性难产和不当的助产方式;所有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有5例采用子宫修补术,剩余3例采用子宫切除术.结论 子宫破裂属于妊娠晚期的一项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关注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耿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准妈妈的安全用药

    在怀孕期间孕妇都希望自己的胎儿为健康的胎儿,很多的孕妇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在孕期进行各项预防,尤其是在怀孕期间应用药物治疗方面,特别关注.所有人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应当慎重应用药物,其会对胎儿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对准妈妈的安全用药情况进行阐述,总结如下.

    作者:李申娟;王希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分析

    目的 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并发症50例病例资料,另选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且伴随并发症病例资料,分析这100例病例资料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解春洁;王春霞;金香实;魏学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3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3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胺碘酮进行长期维持治疗,并与同期应用慢心律口服治疗的15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相对照.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观察组23例中显效9例(39.2%),有效11例(47.8%),无效3例(13.0%),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15例中显效3例(20.0%),有效5例(33.3%),无效6例(40.0%),恶化1例(6.7%),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4.3%)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13.3%)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缓解,1例(6.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少药物用量后恢复正常心律.两组均无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加重病例,肝肾甲状腺功能均为异常.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陆兴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因不同疾病而以不同术式行脾切除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40例不同疾病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与术后(1日)白细胞数量比较变化不大,而预先结扎组较前组数量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①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只要条件允许,都应争取行预先结扎脾动脉切除脾脏.②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以成定论,应充分认识作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任培状;王显臣;刁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眼科门诊治疗晕厥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眼科门诊治疗晕厥预防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改进方向.方法 我科自2012年1月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为观察时段,同时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晕厥发生率以及意识转清时间.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眼科门诊治疗晕厥发病率显著降低,由2.99%(17/569)降至1.27%(8/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晕厥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降低眼科门诊治疗晕厥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余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59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病人的治疗关键.方法 对比分析59例,再手术病人的术后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示随访的重要性.结果 显示完善的随访机制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结论 提高直肠癌复发病人的疗效关键是密切随访,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宋志军;蔺海福;张树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症较为多见,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容易在儿童及青年人群中发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早期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轻微,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等,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其治疗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些年来,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进展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卢朝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消毒方法对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的消毒效果,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将三个病区192个氧气插孔分为两组各96个,分别用0.5%碘伏和75%酒精消毒后采样,观察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均达到标准要求,未检出致病菌,0.5%碘伏消毒后无菌率达95.8%,75%酒精消毒后无菌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效果佳,操作方法简便,建议临床使用.

    作者:欧阳瑞霓;刘来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在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时的临床疗效及止血的原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在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时,具有止血快、作用强、用药安全、价格经济、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阿米娜·阿不列孜;克衣木·巴斯提;阿不都海力·阿不列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共600例孕妇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护理的分析.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在满意度、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者的效果更加明显,且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加强,并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骨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充分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将制定的防范措施付诸于我科室于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后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和患者满意度两个方面与2010年7月之前收治的患者做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跌倒;对照组1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出现跌倒或磕碰,3例发生褥疮.安全隐患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骨科护士只有提高对细节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全面的照顾,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才能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玉贵;魏向荣;李志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