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眼科门诊治疗晕厥疗效观察

余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 眼科门诊, 晕厥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眼科门诊治疗晕厥预防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改进方向.方法 我科自2012年1月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为观察时段,同时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晕厥发生率以及意识转清时间.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眼科门诊治疗晕厥发病率显著降低,由2.99%(17/569)降至1.27%(8/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晕厥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降低眼科门诊治疗晕厥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64例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57例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均与病理提示结果相符合,符合率89.1%.结论 宫腔镜可直观病灶,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佳方法;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摘除,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且操作简便,方法可行.

    作者:乔攀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来我院治疗咽喉反流的患者,随机抽取30例,其中男患者有18例,对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共同治疗,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对于A组患者雷贝拉唑治疗,对于B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于C组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共同对患者作用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显效率为70%,B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60%,C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的显效为90%,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两组患者.结论 通过利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与两种药物分别单独治疗咽喉反流的效果对比,能有效地减轻患的临床患病症状,使患者早日减轻痛苦康复出院.

    作者:梅余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探讨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对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疾病及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临床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2011年3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测定.结果 肝癌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均低于健康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显著改变,有助于临床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明确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李亮;王恩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对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综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并患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用泮托拉唑进行静脉注射,附加奥曲肽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整个实验疗程3天.结果 治疗组成效高、康复时间短,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但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整体输血量和死亡率,却无明显的差异,即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突出、高安全和低副作用.

    作者:柏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安定镇痛联合局部神经阻滞用于外科小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神经安定镇痛术联合局部神经阻滞方法用于外科小手术时与传统椎管内麻醉方法相比有何优越性.方法 选择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睾丸鞘膜积液切除翻转术、睾丸下降固定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患者110例,ASAI-II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氟芬合剂联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B组用椎管内麻醉,比较患者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并发症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A组生命体征明显平稳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住院天数方面A组明显短于B组,麻醉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神经安定镇痛联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外科小手术与传统椎管内麻醉相比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王凤朝;程永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眼部外伤的螺旋CT影像分析

    目的 通过实例分析眼部外伤螺旋CT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了回顾性分析方法,资料为216例眼部外伤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在这216例眼部外伤患者中,其中单独为右眼患者为112例,单独为左眼患者为96例,双眼为8例.通过对这些眼部受伤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后,得出,由88眼为眼眶软组织损伤,102眼为眼眶骨折,多为多发性骨折,对于眼眶骨折发生的患者,通过螺旋CT得出,右眼的骨折发生率要高于左眼.另外异物导致受伤的为68眼,106眼为眼球损伤.结论 对眼部进行螺旋CT影像检查能够准确诊断损伤的程度,明确眼部外伤的范围,是诊断眼部外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振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8例早期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8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检测对象在血浆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项指标特异度92.65%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特异度血浆脂蛋白a80.88%,纤维蛋白原79.41%,高敏C反应蛋白88.23%,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司地克·牙生;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缬沙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银杏叶片.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摧广应用.

    作者:王彩云;韩振萍;姜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工作重点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心,对医院的生存和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我国医院财务工作有所改变,尤其在财务工作重心上,出现较大的变动.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管成为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医院财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工作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医院财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促进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发展.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护理经验.方法 牵引、药物运用、推拿、功能锻炼等.结果 96例老年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地护理措施减轻了老年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患者的痛苦,康复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好,不易复发.

    作者:冯永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ⅠA1期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76例IA1期宫颈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0%,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同样有效,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而宫颈锥切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复发少的优点,3年无瘤生存率与子宫全切治疗无明显差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曲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农村社区学习及实施心脏复苏术意愿的一般调查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紧急的危险情况,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急救,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多数心脏呼吸骤停急症发生在家庭、公共场所和行路中,现场第一个发现者及时有效的救助,能增加患者的存活率.而在这些场所中的人多为普通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相对匮乏,因此,以社区为单位普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技能,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郑乐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脑卒中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脑卒中(包括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入院的小脑卒中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结果 共有16例小脑梗死和2例小脑出血病人误诊为后循环缺血.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卒中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快以及未及时行头颅CT、MRI检查有关.结论 提高对小脑卒中的认识、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CT、MRI检查是减少小脑卒中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关键.

    作者:周伟;张艳玲;蒋存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0例小儿特重烧伤抗体休克治疗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烧伤经常发生,我院自2008年至2012年8月共收治小儿烧伤110例,其中轻度烧伤63例,重度烧伤17例,特重度烧伤30例.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学特点,小儿治疗有其特殊性,和成人治疗有差异,现将30例特重烧伤的抗休克治疗做一个小结.

    作者:丛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技巧,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技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实施的11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手术处理要点.结果 106例成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中转开腹16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发生阑尾残端瘘1例,发生左心衰1例,均保守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隐蔽美容、患者痛苦小、术野清晰、探查范围广、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掌握腹腔镜阑尾切除正确的手术方法,可以安全可靠地完成大多数阑尾切除术.

    作者:刘宇飞;谯松;田清明;王俊;田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天门市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相关知识,了解现状,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个乡镇,每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人群不少于50人;每乡镇抽查中学和小学各一所,每校1-2个班级,每校不少于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居民对疟疾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中小学生知晓率为52.43%.结论 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仍需加强,居民及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均有待提高.

    作者:张莉华;吴明雄;杨爱菊;何赤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38例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LST)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3月到2011年3月间接收并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重新复核、分析,根据患者的部位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患者均属于单发肿瘤,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2例,完全切除术34例,不完全切除术4例,愈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2.4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完全切除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手术效果,前者愈后情况较为稳定.结论 完全切除胃肠间质瘤可获得较好效果,手术后需服用预后药物,并进行常规检查,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锻炼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饶贵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血管患者跌倒护理的经验与体会

    目的 观察脑血管患者跌倒前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有过跌倒经历的脑血管患者52例,观察对跌倒进行综合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52例脑血管患者跌倒时经综合有效护理,51(98.07%)例患者病情得到治愈,保持稳定,1例发生多发性骨折致残(1.92%),0例死亡(0%).结论 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可以大程度的降低脑血管患者跌倒的发生,利于跌倒后的恢复,对于积极控制原发脑血管病情稳定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燕燕;治娜;马宏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