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晶;梁吉平;李利莉

关键词:小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每天12.5mg,对照组每天25mg,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能够保持与常规剂量相近的疗效,子宫与肌瘤体积疗效也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胰岛素抵抗影响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中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它能够影响脑卒中的发展,阻碍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目前的研究发现,脑卒中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内皮素,同时,胰岛素抵抗还可以通过对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来影响着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作者:董静杰;米垚川;高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产科诊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要求行无痛人流或药物流产的120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将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异位妊娠有关的因素是流产史、盆腔炎、剖宫产史(OR值分别为5.732、3.452、3.124).结论 流产史、盆腔炎、剖宫产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流产史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密切,所以降低流产率和剖宫产率,积极治疗和预防盆腔感染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计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淋巴管瘘预防及处理

    目的 总结颈清扫术淋巴瘘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6年10月-2012年7月颈淋巴结清扫术716例,淋巴瘘18例进行总结,发病率2.5%(18/716)中等量(200ml)以下淋巴瘘16例,采用荷包缝合、术后中低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等方法;大量瘘(大于200ml)2例,采用明胶海绵、肌浆、医用胶粘合.结果 所有病例总瘘液小于1500ml;大量瘘液愈合时间小于5天.中等量以下16例小于8天,平均愈合时间7.4天.结论 颈部清扫术后淋巴瘘均可采用保守治疗.中等量(200ml)以下淋巴瘘,采用荷包缝合、术后中低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等方法;大量瘘(大于200ml),采用明胶海绵、肌浆、医用胶粘合.均可治愈,该方法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患者痛苦,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临床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方法 通过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发生的护理缺陷,找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行为心理因素、管理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强化其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加强管理,履行职能,尽快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梁秀莲;何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丹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6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选取30例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片及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内径、脾肿大情况)均有改善,但在改善症状、肝纤维化指标及彩超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注射用丹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较好地改善肝纤维化及脾肿大程度,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武海;高尔平;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疱疹为特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常见的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1].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表现为全年散发及季节性流行的特点[2].为更好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原学、传播模式、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指导防控工作,综述如下.

    作者:严汉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43例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43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中,随访1年,治疗效果优25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为95.3%.结论 髓核摘除和椎管扩大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王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诊治分析

    目的 对60例老年性溃疡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 保守治疗主要用药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手术治疗17例因出血或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结果 20例患者实施手术,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有17例,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余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3%.结论 治疗上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复发.一旦内科治疗无效应及早手术.

    作者:孙忠文;谭国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 主要对剖宫产后的再次妊娠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探究.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生产结果、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9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中有60例采用了再次剖宫产(其中包括15例阴道试产失败后才采用的再次剖宫产生产的产妇);51例产妇采用了阴道试产,其中36例成功进行了阴道分娩.剖宫产后采用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孕妇在产时、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是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的(P<0.05);而其大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剖宫产后仍然可以在再次分娩时在没有试产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阴道分娩.

    作者:韦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0年48例骨科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精心和积极的护理及治疗,48例小儿患者均治愈,小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十分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骨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小儿患者的年龄、心理、身体的特殊性,开拓各方面的护理知识领域,加强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有重点地来进行护理工作,促进小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早期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开始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48h和72h时泌乳充足者明显多于对照组,2d、3d、4d时母乳喂养成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泌乳.

    作者:金成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 主要分析了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我院2008年2月到2009年6月在我院入住的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情况.结论 准确的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临床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这同时能够全面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不良因素对于患者的干扰,同时也有利于提早的发现患者的并发症,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辰熹;杨日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药房发药与调配过程常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工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药品的种类在不断的增多,并且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再也不断的提高,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药品的调配与发放的过程中不规范操作以及差错等一系列原因引起的医患问题频度增大.这些不规范的调配与发药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取药者的信任以及依从性,会使得医师的诊疗措施前功尽弃,会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因此,规范操作,提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医院药房发药与调配过程常见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罗莹;李洁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较,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期间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稳定血糖,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后路颈椎旁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分析

    颈椎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5%,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60-70%.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各种因素(盘源性、骨源性、颈椎关节的移位、化学源性)刺激神经根而出现的颈部及上肢疼痛、麻木和功能受限的疾病.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技术即臭氧注射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但颈椎旁臭氧注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2月经后路颈椎旁臭氧注射法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厚;丁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卵巢肿瘤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护理

    本文通过卵巢肿瘤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个案分析,探讨卵巢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病情观察,护理要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从而避免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作者:万秋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探析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进行中所产生的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该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医院152例的进行了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切除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法进行治疗的a组与采用未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治疗的b组进行损伤比对,其治疗的情况差异明显.结论 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治疗组没有发生神经损伤的情况,而采用未显露法切除治疗的b组出现了6例神经损伤.由此可见,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治疗的方法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神经的损伤较低.

    作者:徐雪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给予体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给予患者术中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n=31)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压疮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3.2%,1/31),对照组发生12例(38.71%,12/31),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77%(30/3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给予患者术中体位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姜方智;杨晓容;邱吉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792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笔者对所在医院死亡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以探讨患者出现死亡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参考资料、参考依据,对我院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1 临床资料`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010年所有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患者的出院第一诊断作为主要的资料依据.2 结果2006年-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患者124228人次,死亡2792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774例(63.5%),女性1018例(36.5%).60岁以上1361人(48.8%),40岁-60岁1014人(36.3%),20岁-40岁287人(10.3%),20岁以下130人(4.6%).死因前5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见表1.

    作者:李玉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7个月-3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9个月-4岁之间,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高热惊厥.对所有患儿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将7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患儿的急救和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急救与护理,所有患儿的病情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8例患儿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结论 在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的过程中,对患儿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并促进其快速康复,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