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天梅毒性骨病的X线诊断

石文吉;李怀斌

关键词:梅毒, 骨病, X线诊断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后天梅毒性骨病的X线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对在喀麦隆搜集的20例后天梅毒性骨病的X线平片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对照文献资料总结其特殊影像学表现.结果 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好发于长骨骨干,其中以胫腓骨常见,占受侵骨的50%.骨质改变,即可见到骨膜炎改变,又有骨炎改变的混合存在,只是病变范围、程度不同.结论 X线平片仍是诊断后天梅毒性骨病的首选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癌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观察组7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明显高于本组干预以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肝癌患者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曾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电子病历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研究与传承中的应用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继承和研究是繁荣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培养临床名医的重要途径,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研究目前还缺少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临床病历多为文本文档,临床医疗信息是以文字形式储存,因此临床信息不能直接为科研所用,需要经过再加工.而电子病历的机构化很好地解决了临床医疗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问题.

    作者:张冰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入院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编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对改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他们的母婴结局.并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将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母婴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羊水过多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早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产后出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后的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患有高胆血红症、呼吸困难、窒息及巨大儿等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的例数均明显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合并症发生概率高,并且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增加胎儿的发病率,对于该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高春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病

    目的 通过观察36例无并发症淋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中药、西药相结合治疗总显效率88.9%,总有效率100%.结论 无并发症淋病多为内蕴湿热、外感邪毒、败精瘀阻、蕴毒于阴而致,治疗宜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作者: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VSD技术治疗严重手外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护理对手外科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且应用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手外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观察.结果 46例患者中36例经一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植皮成功,10例经2-3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二期植皮成功.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在手外伤皮肤缺损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金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84颗牙)需行前牙烤瓷冠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成2组,均在牙体制备及取印模时采用排龈线排龈,对照组予以直接粘连,而观察组则予以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1个月发生牙龈变色的为19.5%,发生牙龈炎的为17.1%,发生牙周炎的为2.4%,而对应的观察组则为6.9%、4.6%和0;6个月后发生对照组牙龈变色的为31.7%,发生牙龈炎的为26.8%,发生牙周炎的为9.7%,而对应的观察组则为11.6%、9.3%和0.以上情况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牙修复中运用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可明显降低牙周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邱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分析了2007年-2011年妊娠合并心脏病29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病率0.4%,平均年龄27.32岁,围生儿死亡率3.4%,剖宫产率65.52%,其中心功能III-IV级者占83.33%.认为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监护,积极防治贫血、妊高症、产程延长及各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1]

    作者:吴红新;于丽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总结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X线检查,在C臂X线机辅助下行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伤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个月行CT检测,所有伤椎解剖复位良好,伤椎高度及脊椎形态正常,脊髓神经功能有所改善.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脊髓钉棒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应用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管在肝脓肿的临床应用

    肝脏受到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称为肝脓肿.目前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现在普遍认为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有明显的优越性.我院从2001-2011年收治肝脓肿63例,通过肝穿刺引流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我们在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使用血液透析管在肝脓肿的引流中相对其他的引流管有很多的优势,使用效果非常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63例,男35例,女34例,小年龄56岁,大年龄82岁,平均72岁,单纯合并糖尿病16例,单纯合并冠心病15例,单纯合并胸水5例,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胸水11例,合并胆管结石、糖尿病、胸水22例.

    作者:舒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比较

    目的 对发生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也称为COPD)以及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肝素以及纳洛酮这两种药物配合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的86例发生COPD以及并发Ⅱ型的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该基础上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这两种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结果 经过肝素以及纳洛酮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住院等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显著(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两组患者中都没有出现不良的反应.结论 对于发生COPD以及并发Ⅱ型的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彭恩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安全、有效的预防接种,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安全注射是免疫接种工作的有效保障.

    作者:高玉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肺结核咯血诊治中的有关问题及如何通过止血药物快速止血.方法 以10-20U加入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或首次以5-10U垂体后叶素,加25%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脉注射.结果 垂体后叶素能快速止血,有效治愈率高.结论 除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首选垂体后叶素止血.

    作者:翁一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疗效和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辛伐他汀40mg/d;B组:阿托伐他汀20mg/d;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血脂水平,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治疗6个月后,A、B组患者TC、TG、LDL-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变化值更高,随访6个月后,A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0%,B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中,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可能更有优势.

    作者:赵瑞云;姬秋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腔镜电切除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18例,疗效良30例,疗效差3例,疗效优良率94.12%;对照组疗效优12例,疗效良29例,疗效差10例,疗效优良率80.39%.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上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萍;林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二位,而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多因为颅内血肿所导致.患者外伤后出现的血肿会致使颅内的压力明显上升,致使患者出现脑疝,从而导致患者预后出现残疾,甚至导致死亡.患者发生颅脑损伤之后发生血肿多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后需要长时间的休养治疗,此时患者易于发生并发疾病,这一时期对患者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笔者依据临床经验,患者多易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并发疾病,笔者对上述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给予针对性地护理,以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作者:朱凤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如何在健康体检中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的分析与探讨

    恶性肿瘤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报道,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1],但通过我中心对2006年-2010年北京市城市487125例健康人群恶性肿瘤检出率的分析,发现前五位恶性肿瘤检出率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排序存在明显差异.现就健康体检中如何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北京市体检中心2006年至2010年五年的健康体检人员,总人数为487 125例,其中,男293 249例,占60.2%;女193 876例,占39.8%.

    作者:季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锌剂与叶酸治疗小儿腹泻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5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即分成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锌剂与叶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3.1%;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健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2至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为稳定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微创、美观、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显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目的 采用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方法 利用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水中易溶的物理性质制成溶液,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并结合薄层色谱法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结果 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可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用薄层色谱法可以区分出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的区别.结论 用化学方法结合薄层色谱法不仅可以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而且可以将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进行区分.

    作者:刘艳丽;朱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3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实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均达骨折愈合标准,平均时间6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细致而全面的骨伤科护理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

    作者:蔡美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