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敬之;程梦琳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易化技术治疗脑性瘫痪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针刺和易化技术治疗脑性瘫痪246例,并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显效95例,有效12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90.2%,显效者中34例达正常儿童发育水平;治疗效果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持续时间、类型、病情程度及有无合并症有关.结论:针刺与易化技术可促进脑瘫患儿尽快康复,及早坚持长期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郭新志;张洪才;卢红云;郝青英;王镜;李芳;曹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针刺风市并配合自拟通窍益气汤加减治疗,并设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治疗28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针药组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u=2.5930,P<0.01).结论:针刺风市并用自拟通窍益气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跃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质增生症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89年7月至2003年3月采用补肾方治疗骨质增生症10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建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清音颗粒由黄芩、诃子、桔梗、甘草等组成.其中黄芩以粗黄芩苷入药,其余药味所含成分均为水溶性成分,笔者对其水煎煮工艺以出膏率、正丁醇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并对优选出的工艺进行粗提取,提取液采用离心,醇沉加离心的纯化方式,测定醇沉浓度对出膏率及正丁醇浸出物的影响,优选佳醇沉浓度.
作者:李萍;张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导师解建国出生于医学世家,为辽宁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医,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学验俱丰,临床擅用附子治疗诸多顽疾.今将其应用附子之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苏春燕;郭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柿霜PPA(吡哌酸)粉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柿霜PPA粉,对照组用复合维生素B粉,均局部外用,每日3次,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95%CI=80.38%~98.46%),对照组为60.00%(95%CI=42.77%~77.5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显著(u=3.7605,P=0.0003);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可信区间不重叠.结论:柿霜PPA粉外治放射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复合维生素B,其收益为OR=0.11(95%CI=0.03~0.45),NNT=3(95%CI=1.93~7.23).
作者:黄贵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治予针刀松解结合中药熏洗.结果:治愈6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86%(95%CI=86.83%~98.89%).46例治愈者随访6个月,功能恢复无复发40例,功能恢复良、轻度复发5例,复发症状如治前1例.结论:该疗法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作者:刘雨亮;何玉芹;杨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急性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联合应用醒脑静、双黄连注射液静滴,配合常规西药;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结果:治疗组治愈44例,好转3例,未愈1例,治愈率91.67%,病死率为0;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7例,未愈2例,治愈率70.83%,病死率10.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双黄连、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疗效好,安全可行.
作者:高学昌;赵克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痰是肺系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后,又会影响肺的宣通肃降功能,导致肺系病证进一步加重或日久不愈.因此,治痰是治疗肺系病证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结合临床案例,介绍笔者治疗肺系病证常用的治痰7法.
作者:王有奎;王济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以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给小柴胡汤水煎剂灌胃,以联苯双酯片(BDD)作阳性对照药,并设空白对照.10天后处死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血清浓度.结果:模型组Th1型细胞因子IFN-γ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的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Th2平衡向Th2方向飘移;小柴胡汤治疗组IFN-γ浓度显著高于肝损伤模型组(P<0.01),IL-4浓度显著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5),Th1/Th2平衡飘移得到纠正.结论:小柴胡汤可使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IFN-γ含量升高,IL-4含量下降,从而使Th1/Th2免疫平衡失调得到纠正.
作者:王文杰;王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镇颤舒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自拟镇颤舒胶囊、辅以美多巴片,对照组42例单用美多巴,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95%CI=83.8%~99.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2%(95%CI=63.3%~89.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u=2.2320,P=0.0260).结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收益为OR=0.16(95%CI=0.03~0.78),NNT=5(95%CI=2.94~24.51).
作者:周小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四神丸出自<证治准绳·类方泄泻门>,主治脾胃虚弱,大便不实,不思饮食或泄泻腹痛等症.临床中,笔者应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介绍如下.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反复发作以胃脘部疼痛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治疗上多采用温中散寒,疏肝理气为主要大法.然而部分患者经上法治疗效不佳,临床上以胃脘部反复疼痛,以子夜发作为甚者,采用四神丸温肾阳达到补脾阳的治疗方法,常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张茂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4例,胆囊结石20例.疗程20~60日.结果:治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其中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作者:段秀玲;谢莲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中多应用西药治疗.中医治疗腹泻,若方法得当,可收效迅速.现简述几种常见治疗方法.笔者在早期临床中,遇慢性腹泻患者,多采用健脾化湿中药.在此类腹泻治疗中多加入车前子,或直接将车前子研末,中药汁送服.但此法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无效.
作者:丁敬远;徐国玲;包伟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临床用自拟中药方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药物组成及用法栀子15 g,硫黄30 g,2寸长葱白3支.共捣如泥,于小儿睡前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除去.
作者:王培满;韩星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3月至2003年1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4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符合诊断标准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0~30岁8例,31~45岁31例,46~60岁9例;初次发病22例,反复发作2次及以上者26例;病程<3个月者22例,3个月~12个月者9例,1~2年者9例,>2年者8例.
作者:齐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和肝胃不和辨证标准的F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疏肝和胃冲剂,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O%(95%CI=82.9%~98.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95%CI=57.3%~8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u=2.0611,P=0.0394).结论:疏肝和胃冲剂治疗FD的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其收益为OR=0.15(95%CI=0.04~0.55),NNT=4(95%CI=2.56~11.19).
作者:贺瑞兴;隆新霞;杨晓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客观评价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内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85例,分2个阶段观察,第一阶段为1:1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胃逆康组32例,吗丁啉组33例;第二阶段为3:1的扩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双模拟法,胃逆康组90例,吗丁啉组30例.治疗组予胃逆康胶囊4粒,安慰剂片1片;吗丁啉组予吗丁啉片10 mg,安慰剂胶囊4粒.均为饭前30 min口服,每日3次,8周为1疗程.结果:胃逆康组近期痊愈56例,显效25例,有效3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近期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7%.胃逆康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吗丁啉组(u=3.67,P=0.00023);对烧心、胸痛、反酸、打嗝等症状的消除率依次为65.4%、72.2%、66.7%和78.0%,明显优于吗丁啉组的症状消除率,依次为44.1%、50.0%、49.1%和47.4%(P<0.05);胃逆康组内镜检查复常率为52.46%,优于吗丁啉组33.33%(x2=6.12,P=0.013).胃逆康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有3例出现轻度腹泻,2~5日自行消失.结论: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效明显优于吗丁啉,且使用安全.
作者:王晞星;李廷荃;肖汉玺;黄穗平;周福生;张剑宇;孙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性味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现将丹参临床常用药对配伍分析如下.1丹参配香附,活血行气丹参苦微寒而润,苦能降泄,微寒可清热,入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瘀而不伤气血之特点,且能凉血消痈,养血安神;香附辛香气浓,能走善降,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良药.二药合用,一气一血,气血并治,具有较好的行气化瘀,通络止痛之功.临床用于:①气滞血瘀之心腹疼痛、痛经、闭经等.②跌打损伤瘀阻肿痛.
作者:刘庆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属中医学之肾痹、骨痹范畴,又称竹节风.现代医学认为,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受累脊柱有迅速发生屈曲畸形骨性强直的趋势,危害较大.目前,AS尚缺乏特效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S取得较好效果,概述如下.
作者:陈呈祥;向伟能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