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方治疗骨质增生症106例

石建芳

关键词:骨质增生症, 补肾方, 中医药疗法
摘要:骨质增生症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89年7月至2003年3月采用补肾方治疗骨质增生症10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2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25例.结果: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95%CI=74.0~99.1%).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药证合拍,疗效满意.

    作者:孟凡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关于中医学脏腑实质的思考

    中西医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人体及其脏腑组织器官,中医学的五脏六腑就是西医学的同名内脏器官,功能上有差异,只能说明认识主体认知能力的差异,认识接近真理程度的差异,而不能由此说明认识客体的差异.承认中医学的五脏六腑就是西医学的同名内脏器官,是中医发展的开始,是中医向自然科学开放的开始.

    作者:陈玉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近年来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VD的发病率约为4%~6%,80岁以上则为15%~20%.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就近年来针灸治疗VD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莉;王利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脑脊液置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75例(治疗组)与未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3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头痛消失时间、脑血管痉挛(CVS)、脑积水、再出血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头痛缓解时间缩短(P<0.05);再出血率(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P<0.05)、脑积水发生率(P<0.05)、心电图异常率(P<0.01)降低;心电图异常恢复时间缩短(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脑脊液置换术能有效地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提高治愈率,保护心肌,预防脑血管痉挛,减轻蛛网膜粘连,防止脑积水,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伟庆;滕爱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全方由麻黄、附子、细辛3味药组成,具有温经解表之功,主治少阴兼表证.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味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荨麻疹等,常获良效.

    作者:檀虎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AS)属中医学之肾痹、骨痹范畴,又称竹节风.现代医学认为,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受累脊柱有迅速发生屈曲畸形骨性强直的趋势,危害较大.目前,AS尚缺乏特效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S取得较好效果,概述如下.

    作者:陈呈祥;向伟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补肾方治疗骨质增生症106例

    骨质增生症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89年7月至2003年3月采用补肾方治疗骨质增生症10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建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镇颤舒胶囊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42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镇颤舒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自拟镇颤舒胶囊、辅以美多巴片,对照组42例单用美多巴,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95%CI=83.8%~99.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2%(95%CI=63.3%~89.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u=2.2320,P=0.0260).结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收益为OR=0.16(95%CI=0.03~0.78),NNT=5(95%CI=2.94~24.51).

    作者:周小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胸部瘀血证治验4则

    1肋软骨炎盛某,女,45岁,1998年4月15日初诊.患者右锁骨下方胸痛不已年余.局部无红肿,皮色不变,负重或阴天加重,按之有压痛感,不发热,不咳嗽,睡眠饮食如常.否认有胸部外伤史及结核病史.因治疗多日不效,于1997年10月去省立医院检查确诊为:肋软骨炎.用西药加理疗等治疗无效而求治于中医.观患者痛在胸部,固定不移,痛甚时如针刺状,且久痛不已,脉沉涩不畅,考虑瘀血为患.方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化裁.药用:当归、生地、桃仁、柴胡、元胡、枳壳、郁金、桔梗、广木香各10 g,川芎、红花各6 g,赤白芍、香附、怀牛膝各12 g,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独角膏局部外敷(辽宁省铁岭杜记膏药厂生产).7剂后胸痛减轻.原方加木瓜12 g,又进10余剂,胸痛完全消失,即使在负重或阴天亦无痛感.嘱服野木瓜片巩固疗效.观察年余未见反复.

    作者:沈开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疏肝和胃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和肝胃不和辨证标准的F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疏肝和胃冲剂,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O%(95%CI=82.9%~98.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95%CI=57.3%~8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u=2.0611,P=0.0394).结论:疏肝和胃冲剂治疗FD的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其收益为OR=0.15(95%CI=0.04~0.55),NNT=4(95%CI=2.56~11.19).

    作者:贺瑞兴;隆新霞;杨晓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刀松解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0例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治予针刀松解结合中药熏洗.结果:治愈6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86%(95%CI=86.83%~98.89%).46例治愈者随访6个月,功能恢复无复发40例,功能恢复良、轻度复发5例,复发症状如治前1例.结论:该疗法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作者:刘雨亮;何玉芹;杨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系病证治痰7法

    痰是肺系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后,又会影响肺的宣通肃降功能,导致肺系病证进一步加重或日久不愈.因此,治痰是治疗肺系病证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结合临床案例,介绍笔者治疗肺系病证常用的治痰7法.

    作者:王有奎;王济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评价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内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85例,分2个阶段观察,第一阶段为1:1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胃逆康组32例,吗丁啉组33例;第二阶段为3:1的扩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双模拟法,胃逆康组90例,吗丁啉组30例.治疗组予胃逆康胶囊4粒,安慰剂片1片;吗丁啉组予吗丁啉片10 mg,安慰剂胶囊4粒.均为饭前30 min口服,每日3次,8周为1疗程.结果:胃逆康组近期痊愈56例,显效25例,有效3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近期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7%.胃逆康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吗丁啉组(u=3.67,P=0.00023);对烧心、胸痛、反酸、打嗝等症状的消除率依次为65.4%、72.2%、66.7%和78.0%,明显优于吗丁啉组的症状消除率,依次为44.1%、50.0%、49.1%和47.4%(P<0.05);胃逆康组内镜检查复常率为52.46%,优于吗丁啉组33.33%(x2=6.12,P=0.013).胃逆康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有3例出现轻度腹泻,2~5日自行消失.结论: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效明显优于吗丁啉,且使用安全.

    作者:王晞星;李廷荃;肖汉玺;黄穗平;周福生;张剑宇;孙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病的体会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常用且卓有疗效的治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活血化瘀法往往要与其它治法复合应用.下面谈谈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病的体会.

    作者:蒋天佑;蒋玮;蒋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泻临证经验点滴

    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中多应用西药治疗.中医治疗腹泻,若方法得当,可收效迅速.现简述几种常见治疗方法.笔者在早期临床中,遇慢性腹泻患者,多采用健脾化湿中药.在此类腹泻治疗中多加入车前子,或直接将车前子研末,中药汁送服.但此法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无效.

    作者:丁敬远;徐国玲;包伟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54例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4例,胆囊结石20例.疗程20~60日.结果:治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其中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作者:段秀玲;谢莲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柿霜PPA粉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柿霜PPA(吡哌酸)粉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柿霜PPA粉,对照组用复合维生素B粉,均局部外用,每日3次,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95%CI=80.38%~98.46%),对照组为60.00%(95%CI=42.77%~77.5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显著(u=3.7605,P=0.0003);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可信区间不重叠.结论:柿霜PPA粉外治放射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复合维生素B,其收益为OR=0.11(95%CI=0.03~0.45),NNT=3(95%CI=1.93~7.23).

    作者:黄贵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以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给小柴胡汤水煎剂灌胃,以联苯双酯片(BDD)作阳性对照药,并设空白对照.10天后处死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血清浓度.结果:模型组Th1型细胞因子IFN-γ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的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Th2平衡向Th2方向飘移;小柴胡汤治疗组IFN-γ浓度显著高于肝损伤模型组(P<0.01),IL-4浓度显著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5),Th1/Th2平衡飘移得到纠正.结论:小柴胡汤可使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IFN-γ含量升高,IL-4含量下降,从而使Th1/Th2免疫平衡失调得到纠正.

    作者:王文杰;王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柴胡疏肝散临床应用体会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在<伤寒论>四逆散的基础上去枳实,加陈皮、川芎、枳壳、香附而成.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由肝郁气滞引起的多种病证,疗效颇佳,确有异病同治之功,兹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董联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解建国运用附子的经验

    导师解建国出生于医学世家,为辽宁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医,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学验俱丰,临床擅用附子治疗诸多顽疾.今将其应用附子之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苏春燕;郭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