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采用半髋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徐联平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 半髋置换术, 效果, 髋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采用半髋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接收的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半髋置换术治疗.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下地负重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髋置换术应用在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中效果确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FMEA改善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床位协调

    行政总值班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医院工作日8 h正常上班以外的行政后勤管理、突发性事件处理等事务[鲁菊英.新形势下医院总值班现状调查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32):18-19.].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及时收治患者、有效协调床位,考验着每位值班人员的工作能力.本文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中床位协调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总值班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陈雨冰;李欣;李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沧市登革热防控示范区防控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沧市登革热防控示范区的防控效果.方法 统计2016年度、2017年度的登革热疫情,并抽取示范区医务人员各120例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了解程度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2016年度、2017年度登革热数量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2016年度、2017年度白纹伊蚊密度呈下降趋势;2017年度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了解评分显著高于2016年度(P<0.05).结论 在临沧市登革热防控示范区内施行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效降低登革热发病率.

    作者:匡崇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TPF时辰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11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DTX 75 mg/m2静滴1 h d1(DDP前使用);DDP 75 mg/m2静滴d1;5-Fu 750 mg/(m2·d)持续静滴d1~d5,21 d为一个周期,共2周期.观察组DTX 75 mg/m2,静滴,d1.DDP 75 mg/m2,分5 d完成静滴给药,每天10:00~22:00.5-Fu 750 mg/(m2·d),d1~d5,持续静滴,每天22:00~10:00.21 d为一个周期,共2个周期.2组化疗后评价有效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期放疗DDP 80 mg/m2,d1~d3,静滴,21 d为一个周期,共2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cystatin A)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鼻咽部肿瘤控制和颈部淋巴结控制有效率为94.74%,92.98%,对照组为92.72%,9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MIP-3α和cystatin 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好,且毒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黄军;蒙光化;罗再琴;金风;赵明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牵引床半截石位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无牵引床半截石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016年间收治的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采用无牵引床半截石位PFNA内固定,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45名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36个月,平均18.8个月,手术用时长98 min,短40 min,平均55.6 min,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根据末次复查X线结果,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断裂.1例患者出现髋内翻,长时间行走后患肢出现疼痛不适.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8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 无牵引床半截石位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中操作简便,体位变化灵活,手术耗时短,透视方便等优点,基层医院也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付刚;熊圣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继发免疫抑制的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多见.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感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大大恶化了中风患者的病情.卒中后继发的免疫抑制被认为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进一步的炎性损害,但其增加了卒中患者的感染风险.既往的观点认为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能改善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然而,新研究表明预防性抗生素仅仅只能降低卒中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此外,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通过改善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来对抗卒中后免疫抑制继发损害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选择.

    作者:何秀梅;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气道阻力、气道传导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73%vs 77.27%);气道阻力、气道传导率及肺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号入院,33例,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双号入院,3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中转开腹,对比2组术中出血、手术用时、术中补液、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因解剖变异等剔除4例,93.85%(61/65)的受试者完成研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术中补液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2组手术用时相当(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45.16%(14/31)(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且有出血和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兵;宛家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各地累积生育需求也将集中释放,尤其随着高龄孕产妇比例的增加,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将进一步加重,如何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探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措施,希望能为我区妇幼保健工作添砖加瓦.

    作者:王卫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直肠系膜筋膜MRI薄层检查对直肠癌邻近浸润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筋膜MRI薄层检查对直肠癌邻近浸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5例,准确测量直肠癌的位置及范围,并观察直肠癌及其周围结构的MRI表现规律,显示直肠癌、直肠系膜筋膜内淋巴结与环周切缘的关系,并测量肿块、淋巴结与环周切缘的距离,进一步评估直肠癌局部浸润深度及范围.结果 MRI诊断T1期7例、T2期11例、T3期11例、T4期6例,与病理结果的6例、9例、13例、7例一致性较高.直肠系膜筋膜MRI薄层扫描在诊断直肠癌时,判断病变位置、范围以及局部浸润深度及范围接近手术病理结果(P>0.05).结论 应用直肠系膜筋膜MRI薄层检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和直肠癌的局部浸润和局部分期,对手术边缘有无累及情况进行判断,清晰显示病灶以及邻近浸润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龙艳;高志霖;罗平;严珏玺;邓开闯;梁海峰;王代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奥替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奥替溴铵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44%;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爱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尿液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尿液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9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采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直接进行常规尿检,比较2组不合格情况和检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受检者标本不合格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P<0.05);观察组受检者满意度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7%(P<0.05).结论 分析前质量控制有利于减少尿液检验过程中的差错情况,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增加受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友强;兰由玉;杨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2组患者的疗效、术中出血量、组织切除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4%,低于观察组的95.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组织切除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高、术中出血量少、切除更彻底,更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卫;王强;李鼎;刘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应用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开口式桡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试验组予以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腕关节活动度、Mayo腕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屈伸活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2组腕关节旋转活动角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Mayo腕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的1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应用闭口式尺桡骨双侧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腕关节活动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宫腺瘤样瘤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由于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妇检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征性,并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伴发,而且其形态学表现多样,导致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子宫腺癌样瘤多偶然发现于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肿瘤剥除术的标本中.本文通过阅读大量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子宫腺瘤样瘤的文献,归纳总结出该疾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旨在增进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肿瘤的了解,提高诊断率,也为该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王贤曼;谭小芹;韩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术与有限切开术治疗下肢长骨关节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下肢长骨关节复杂骨折患者采取有限切开与闭合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纳入的60例下肢长骨关节复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有限切开术,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术,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长骨关节复杂骨折患者采取有限切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唐国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瘤平消癥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妇瘤平消癥汤在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参照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予以试验组妇瘤平消癥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2组瘤体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试验组的瘤体明显小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在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妇瘤平消癥汤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肿瘤生长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瑜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内服中药加外敷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黄褐斑标本同治、内外并举,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帆;郭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以动态心电图、血压同步监测其心电图、血压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4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血压同步监测,并对2组昼夜血压、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非杓型血压为61.2%,高于对照组的37.2%(P<0.05);夜间观察组ST-T压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肾实质性高血压者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不仅能了解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同时可为后期临床降压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林志锋;钟桂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眼底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试验组(n=35).2组患者分别进行激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常规西药调理,试验组施以活血化瘀中药调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底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食管异物穿孔急症中多学科诊疗的经验交流

    食管异物穿孔是一种危重的外科急症,病死率高,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危急重症的转诊救治工作,职能部门组织全院多学科诊疗,快速联动、协调配合,通过多种途径的质量监管,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谢敏;邹弘驹;冯国富;何蓉;栾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