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果桃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与后处理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CT诊断,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技术,观察分析诊断情况.结果 53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确诊49例,准确率为92.45%,其中多发骨折35例,单发骨折14例;3例误诊,其中1例鼻骨下缘缺损变异误诊为骨折,2例鼻骨下端驼峰样变异误诊为骨折;1例鼻颌缝骨折漏诊.结论 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后续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韩志恩;刘守礼;王跃;刘晓明;王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病案首页的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提高网络直报下病案首页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6年住院病案首页存在的问题及上报情况.结果 随机抽取2016年出院病案3560份,有711份病案首页存在缺项,缺项率为20%,其中医疗信息部分包括疾病名称书写不规范、主诊断选择错误和疾病编码错误,错误比例为12%.结论 成立质控小组,质控医师按照病案首页的填写要求进行规范化指导和长期督导,同时建立信息的共享平台和完善的信息导入措施,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和效率.
作者:郭果桃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针灸推拿对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骨科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方向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所致肩周炎患者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建华;马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日益得到重视. 许多高血压患者、医务人员仅考虑高血压药物治疗,而忽视了非药物治疗,尤其是饮食治疗更加有利于患者对血压的进一步控制,应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控制方法, 现将一般高血压饮食疗法的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薛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女性尖锐湿疣采用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给予对照组高频电切治疗,给予观察组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对患者的身心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琳;彭贤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降低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高热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热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44.00%(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在降低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中的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期间接受诊疗的11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LVH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采取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付春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工作压力大及环境因素,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心前区、胸骨后憋痛症状,发作时心电图改变、负荷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但有些疾患临床表现或辅助检查酷似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比如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此类型颈椎病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出汗、左侧上肢麻木无力,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易误诊[2],我院内科2017年8月—2018年7月共收治误诊为冠心病的颈椎疾病患者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防晒护理在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皮肤激光美容术的68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常规护理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防晒护理组术后加强防晒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复发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防晒护理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常规护理组,无患者复发,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做好皮肤激光美容术后的防晒护理十分重要且有效.
作者:何晓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规范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中心的检测样本600份,设为对照组.从2016年8月份开始实施实验室质量管理,干预内容包括建立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文件管理、仪器设备等,另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中心的检测样本600份,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样本检验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水质标本的检测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室各项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样本检验准确率,为卫生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郑松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归芪愈骨胶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依据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单号手术)、对照组(31例,双号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加用归芪愈骨胶囊.记录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钙、血磷等.结果 共剔除3例,95.16%(59/62)的受试者完成研究.2组治疗前骨密度、血钙、血磷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归芪愈骨胶囊可显著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吴晓琳;刘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肠内+肠外营养(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nutrition,EN+PN),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时间>10 d.对比营养支持前后2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APACHEⅡ评分以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大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EN相比,早期EN+PN可以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者身体机能水平、 减少营养支持并发症,促进疾病的转归.
作者:张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B组,均30例.其中A组给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而B组则采取开腹手术,对2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结果 A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B组(3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2个月,A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7月在我院接受孕期检查和治疗的7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孕期检查的7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2组孕妇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比较2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妊娠期贫血包括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等;观察组孕妇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妊娠期出现贫血的概率较高,故需要对孕妇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陈冬妮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在预防肩难产及产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自然分娩法分娩,观察组采取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分娩,对比2组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母婴结局及胎头娩出至前肩娩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难产产妇各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头娩出至前肩娩出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待宫缩自然娩肩法可有效降低肩难产及产伤发生率,缩短胎头娩出至前肩娩出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郑慧;周海燕;郑兰;余美红;王惠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入学新生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及其原因,为学校开展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高校2015年—2017年10678名入学新生ALT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异常检出率为3.53%,男生ALT异常检出率(5.33%)明显高于女生(1.97%);ALT异常原因依次为超重或肥胖(42.18%)、过度疲劳(20.69%)、其他身体疾病(19.10%)、服用药物(9.28%)等.结论 对复查后ALT异常的新生,应进行病因排查与分类,采取相应的防控、治疗措施,切实保障新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建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免疫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免疫性脑炎患者13例,分别予脑电图、颅部核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异常检出情况,分析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颅部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标志物检测异常检出率(23.08%vs 30.77%)无显著差异(P>0.05);脑电图免疫性脑炎异常检出率(100.00%)显著高于颅部核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检测,差异显著(P<0.05).全部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中均伴有慢波,占比100.00%,尖棘波、δ刷发生率分别为38.46%,23.08%;全部患者均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占比100.00%,激素治疗占比为30.77%;转归方面76.92%的患者好转,植物状态及死亡发生率为15.38%,7.69%.结论 脑电图在免疫性脑炎患者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与颅部核磁共振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其能够对脑部异常指标予以明确判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惠霞;彭慕立;肖彧;陈锋;李凤仪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浅表肿块超声诊断的声像图表现及误诊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肿块患者36例,均在入院后治疗前行超声诊断,并与穿刺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比较,分析声像图表现及误诊情况.结果 36例超声检出腱鞘囊肿10例(27.78%),表皮样囊肿5例(13.89%),骨软骨瘤3例(8.33%),腱鞘巨细胞瘤3例(8.33%),脂肪瘤12例(33.33%),血管瘤3例(8.33%);超声与病理相符率88.89%(32/36),误诊率11.11%(4/36).结论 利用超声诊断浅表肿块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
作者:柳玉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疏肝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型)的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就诊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疏肝解郁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疏肝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对照组(单纯西医疗法),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的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