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万佳义;董伟妍;王丽虹;孙海霞;李国华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期待治疗, 母婴结局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根据孕周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孕周不足31周)和观察组(孕周在32周及以上),均实施期待治疗,对比2组发病时孕周、期待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和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终止妊娠孕周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孕周时间较长患者相比,孕周时间短,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并发症,且期待治疗时间较长,围生儿预后情况较差,因此,应早期给予其针对性的诊治,并尽量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能够使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概率降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南京长江以北地区840例泌尿系结石临床特征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 研究南京市江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为该地区结石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分析江北3家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资料,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840例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结石部位、居住地患者的结石特点.结果8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结石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比例为2.96:1;年龄18岁~84岁,平均年龄(49.6±12.48)岁,上下尿路结石比例为6.30:1.结石成分主要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其中草酸钙结石81.19%,尿酸结石23.45%,胱氨酸结石0.47%,磷酸镁铵结石8.33%,碳酸磷灰石40.95%.结论 南京市江北地区结石成分以含钙结石为主,其中尿酸结石及感染性结石比例相对较高,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对结石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为;叶长晓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炎性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氧化氮、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变化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白介素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白介素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抗炎效果良好,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作者:陈燕萍;林胜利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二维超声对胎盘早剥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维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评价二维超声诊断的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38例胎盘早剥患者采用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10%,漏诊率为2.63%,误诊率为5.26%;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胎盘早剥患者采用二维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白甲顺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泉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TLV-I/II感染情况调查和分析

    目的 探讨福建省泉州地区的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血清学流行状况,保证血液质量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共5585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用双抗原夹心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观察献血者血液HTLV初筛(ELISA)检测情况和HTLV确认(Wb)阳性情况,并与其他研究者HTLV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55858份标本中初筛61份疑似阳性标本,确认25份阳性,2份不确定,初筛阳性率为0.109%(61/55858),确认阳性率为0.044%(25/55858).本研究与泉州地区林毅胜及陈长荣的报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林铁辉的研究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LV在低危献血人群中有一定感染率,且流行区域有从沿海向山区传播的趋势,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应加强流行区域与高发人群的献血宣传工作,降低输血传播HTLV的风险.

    作者:张璇;林奕丽;林慧英;王文杰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华法林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华法林使用情况,为华法林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服用华法林385例患者的住院信息,统计分析年龄、用药科室对华法林起始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监测时间、INR监测频率、与肝素/低分子肝素重叠时间、华法林维持剂量、出院时INR、INR达标率、不良反应等的影响.结果 患者出院INR达标率为37.66%,65岁及以上患者与65岁以下患者住院期间服用华法林天数、出院时维持剂量、出院时INR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科室患者住院天数、服用华法林的天数、入院时华法林的初始剂量、INR首次监测时间、与低分子肝素/肝素重叠时间、出院时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出院时INR值、出院时INR达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不同的年龄、临床科室,患者的抗凝策略不同,临床药师应积极开展用药干预和用药监护,才能在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同时减少出血事件发生.

    作者:杨锦艳;贾晋生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 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另选择同时期采用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2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效果更好,且无并发症出现,治疗安全性显著.

    作者:李兴华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参松养心胶囊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需要长期口服药物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每组40例.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松养心胶囊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P<0.05);参松养心胶囊组总有效率为67.50%,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为72.5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0%,联合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松养心胶囊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发生失眠2例、恶心1例,联合治疗组发生失眠3例.后2组的不良反应均轻微,一般为轻度或中度,多出现在用药初期,经对症处理可减轻或缓解.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左惠丽;段秀芳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行ERAT,分析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结果 42例患者中6例阑尾插管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余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AT术,术中发现结肠镜前端置长透明帽或者患者仰卧位时可提高插管成功率.ERAT平均手术时间为(45.3±23.2)min,平均住院日(5.9±1.8)d.11例患者造影未见明显管腔狭窄,给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局部冲洗治疗;25例患者造影可见块状粪石或者阑尾腔内絮状物,予以取石球囊或者网篮取出块状粪石或粪石碎渣,取石成功率100%;11例患者给予放置阑尾支架,1例患者术后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转外科手术治疗;2周左右后复查结肠镜均将支架顺利取出,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ERAT治疗急性阑尾炎可行有效,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掌握插管及防止复发操作技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世义;樊荣荣;李建义;梁小静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光动力三阶段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光动力三阶段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光动力三阶段治疗组40例采用CO2激光+光动力+薄芝糖肽治疗,CO2激光治疗组40例单纯采用CO2激光治疗.2组均在末次治疗后连续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光动力三阶段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CO2激光治疗组,复发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疼痛1 d~3 d可缓解.结论光动力三阶段治疗方案对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颖慧;孙艳珍;贺小艳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昏迷深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昏迷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脑电图分析.结果 26例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结果为预后相对良好的图型有β昏迷、昏迷患者经疼痛刺激有觉醒反应者;预后相对不好的图型有持续性θ昏迷、α昏迷、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波、暴发-抑制、持续低电压,预后差的是电静息.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的昏迷深度、治疗效果、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可作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计划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我院婴幼儿喘息常见病原体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婴幼儿喘息的常见病原体,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收住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315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 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甲型流感病毒(ifuA)、乙型流感病毒(ifuB)、副流感病毒(pful)、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IgM抗体.结果 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27.9%,其中MP-IgM检出率13.0%、CP-IgM检出率4.1%、LP-IgM检出率2.9%、RSV-IgM检出率2.9%、ifuA-IgM检出率1.6%、ifuB-IgM检出率1.3%、pful-IgM检出率1.3%、Adv-IgM检出率0.95%.喘息组、非喘息组MP、CP、LP、RS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SV在婴儿期及幼儿期两年龄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特别是喘息患儿,行MP、CP、LP及RSV病原学检测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苏红杰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耳穴埋豆在治疗眩晕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耳穴埋豆在治疗眩晕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眩晕患者,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眩晕症状选用尼莫地平片、胞二磷胆碱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耳穴埋豆联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耳穴埋豆联合应用治疗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帆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80例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方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病情状况和用药效果.结果 在280张抗感冒药处方中,共有错误处方43张,错误率为15.36%,错误原因主要是处方不对症、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以及用法错误;随访共有2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4%,主要表现在过敏、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6个方面.结论 在临床感冒治疗中,医务人员应熟悉掌握各种抗感冒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在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后,给予合理的抗感冒药治疗方式,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卢星池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邵金阶活用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大便粪质稀薄,或便次增多,如每日超过3次,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腹泻为慢性腹泻.腹泻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肿瘤、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导致慢性腹泻,其临床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1].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中的久泻,其病因病机以脾虚、肾虚或肝郁为主,根据不同证候,予以运脾补虚,辅以祛湿,或温肾健脾,或抑肝扶脾,一般经正确治疗,可以获愈. 而久泻不止者,可导致脾气下陷,或肾失固摄,甚至阴阳离绝之危候[2]. 炭药即中药炒炭,是将所需要应用的药物用武火炒到药材表面焦黑,内部焦黄,临床上炭药主要应用止血[3]. 邵金阶主任医师是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北省黄冈市中医大师、湖北省第一批知名中医,对于久泻患者常用炭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现将邵金阶主任活用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介绍如下,与同道分享.

    作者:程红燕;张勇前;邵金阶;邵迎新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 脑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120例脑血栓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甙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后脑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脑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加血塞通,能提高治疗疗效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应用.

    作者:李继清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浅谈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病案首页质控管理

    目的 检查电子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分析缺陷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方法 利用卫宁系统调出2017年各科出院电子病案5493份,对病案首页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手术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填写质量情况逐项检查并归类分析.结果病案首页缺陷率为14.9%,819份病案首页存在缺陷内容,主要集中在:主要诊断选择错误或名称不规范占28%,确诊日期未填或填写错误为22.5%,手术信息错误为17.3%.结论 该院电子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不容乐观,临床医师存在认识不足,责任不到位,需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加强病案首页质控管理,提高首页填写准确率,进一步提高诊疗数据精准率.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艾灸在腹部手术术后患者 恢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腹部手术患者给予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选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31例选择西医常规疗法+艾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以及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于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艾灸治疗,可显著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 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劣差异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98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TEP术治疗,对照组予以腹腔镜TAPP术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费用均更低,差异明显(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腹腔镜TAPP术相比,腹腔镜TEP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优先选择和普及.

    作者:向可;郑露;何锋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护理学高起本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人体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体解剖学不仅是单纯的描述形态,而且是一赋于形态学之中的理论科学.这对于护理学高起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在学习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专业护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笔者对此类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9年第10期

  • FIB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88例,设定为观察组,包括21例心肌梗死患者,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90例,设定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接受FIB和CRP检测,比较2组的FIB和CRP水平,同时对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FIB和CRP水平开展比较.结果 观察组FIB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的FIB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IB和hs-CR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祖红 刊期: 2019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