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中宇
目的 研究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017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传统透析方法,观察组接受序贯透析,比较2组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现象.结果 观察组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序贯透析能够保证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保证了透析治疗的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小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脏超声和生化指标在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具有急性肾损伤(AKI)分为对照组和AKI组.采用能量多普勒(PDU)半定量法进行肾血管血流量测定,并展开生化指标检查,对所得结果予以对比.结果比较不同PDU评分AKI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尿素氮(BUN)、尿量、血清肌酐(Cr)和尿酸(U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脏超声检测结果与生化指标存在关联,且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艾中平;周锦芳;谭沛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准确率、 盗血程度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谭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11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54眼和58眼).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前房深度、 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前房深度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梁切除术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有助于扩大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乔林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抗肝纤方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肝纤方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 治疗8周后,试验组门静脉内径小于对照组,门静脉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肝纤方对于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CT与MRI对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50例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的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类别包括弥散性脑肿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外血肿等,其中MRI组对这几类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P<0.05);MRI扫描检测出非出血性病灶32例,占比64.00%,显著高于CT扫描检测出的16例、32.00%(P<0.05).MRI检测对于皮质下脑白质、胼胝体、基底节等位置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测(P<0.05);两者对于丘脑区、脑干、小脑等位置的病灶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对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检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相关生化指标以及糖代谢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MH、LH、T等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FSH及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吕兆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三叶接骨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卢天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检查在育龄妇女常规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35例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5例育龄妇女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130例出现乳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病变率为29.89%;超声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6.15%,误诊率为3.85%.20岁~35岁年龄组乳腺导管扩张症发生率显著低于36岁~46岁年龄组(P<0.05);乳腺癌、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方便有效的乳腺疾病诊断方法,应将其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中.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肾功能.
作者:赖晓霖;郭立华;刘常智;温冬生;彭学礼;肖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4例,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44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40例,均行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术后IOP(眼压)及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OAG组术前前房深度大于PACG组(P<0.05),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2组术后IOP均明显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及视力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POAG组手术成功率为77.5%,低于PACG组的10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OA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PACG组的61.4%(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治疗PACG、POAG,前者手术成功率更高,但并发症也更多.
作者:张平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治疗,其中优18例、占36%,良28例、占56%,可3例、占6%,差1例、占2%,优良率为92%.住院时间(10.26±1.62)d.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 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可有效改善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关节功能,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周世强;程亚锋;吴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给感控办在制定防控方案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6标准判断.结果 全年共分离病原菌41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2%,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8.3%,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真菌8.5%.结论 我院细菌耐药情况相当严重,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预防医院感染,避免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红丽;张智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具体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加以分析;选择同一时间段收治的80例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输血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且研究具体的输血方案.结果 观察组80例患者中,终血型鉴定结果与反定型相符28例,其中A型18例,B型10例;与正定型相符52例,均为O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6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0例,2组患者在血红蛋白增加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患者患有的血液疾病,主要为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选择同型血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后,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6例分为2组,术后分别采用舒芬太尼(S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DS组)行PCIA.比较2组术后镇痛、镇静,24 h、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2 h时疼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24,48 h时,DS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P<0.01).2组术后各观察时点镇静Ramsay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S组术后24,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S组,且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使用地佐辛在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的同时可提高镇痛效果、 降低副反应,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阿片类药物组合用于骨科术后PCIA.
作者:刘少特;江才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及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固定组、置换组各50例,前者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治疗,后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髋关节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与置换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贾中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84例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透析过程舒适评分、心理状态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透析依从性、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舒适组透析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患者透析过程舒适评分、心理状态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7例,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42)采取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术前VAS、ODI评分及直腿抬高度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占我国医疗机构的绝大多数,如何加强管理和建设,以适应医学影像的发展,本文从人员管理与培养、科室构建及内部亚专业管理、医疗工作开展和质量与安全管理、设备使用和管理、放射诊疗许可与防护、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关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彭志远;彭诗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桥式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比较2组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平衡能力、10 m大步行速度;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评分和10 m大步行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10 m大步行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2组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加快步行速度,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邵雅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