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张红丽;张智州

关键词:基层医院, 抗菌药物, 耐药性监测, 医院感染, 预防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给感控办在制定防控方案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6标准判断.结果 全年共分离病原菌41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2%,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8.3%,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真菌8.5%.结论 我院细菌耐药情况相当严重,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预防医院感染,避免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准确率、 盗血程度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谭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T与MRI诊断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CT与MRI对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50例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的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类别包括弥散性脑肿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外血肿等,其中MRI组对这几类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P<0.05);MRI扫描检测出非出血性病灶32例,占比64.00%,显著高于CT扫描检测出的16例、32.00%(P<0.05).MRI检测对于皮质下脑白质、胼胝体、基底节等位置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测(P<0.05);两者对于丘脑区、脑干、小脑等位置的病灶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对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与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及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固定组、置换组各50例,前者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治疗,后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髋关节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与置换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贾中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调查及预防方法

    目的 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总结预防方法.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抗生素类药物处方150张,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滥用原因和预防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150张抗生素类药物处方中抗生素滥用处方43张,占抽取处方的28.6%.结论 抗生素的滥用原因有社会因素、医生因素、患者因素等,应根据影响因素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保证用药合理性.

    作者:付雪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2例,对比2组急救效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DTB)平均为(91.23±30.12)min,观察组为(58.23±11.95)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急诊绿色通道对AMI患者实施抢救,能严格控制DTB,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正畸与修复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利用正畸联合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正畸与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与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方法分为2组,参照组25例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25例患者接受LC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LC治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指标,应用效果较佳.

    作者:邵孔健;林昇;翁陈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肾功能.

    作者:赖晓霖;郭立华;刘常智;温冬生;彭学礼;肖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与输血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具体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加以分析;选择同一时间段收治的80例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输血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且研究具体的输血方案.结果 观察组80例患者中,终血型鉴定结果与反定型相符28例,其中A型18例,B型10例;与正定型相符52例,均为O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6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0例,2组患者在血红蛋白增加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患者患有的血液疾病,主要为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选择同型血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后,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给感控办在制定防控方案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6标准判断.结果 全年共分离病原菌41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2%,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8.3%,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真菌8.5%.结论 我院细菌耐药情况相当严重,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预防医院感染,避免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红丽;张智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烟雾病致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报告

    烟雾病导致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 trangsient ischemic attack,LS-TI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分析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烟雾病导致LS-TIA的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烟雾病患者出现LS-TIA症状考虑与脑灌注不足有关,临床上应尽早诊断及治疗,防止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作者:吴娜;姜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11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54眼和58眼).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前房深度、 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前房深度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梁切除术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有助于扩大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乔林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将2016年—2017年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87例纳入研究,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Ⅰ组(45例,胸腔镜手术)和Ⅱ组(42例,传统剖胸手术),比较两种手法方法的效果.结果 Ⅰ组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均优于Ⅱ组(P<0.05).Ⅰ组各项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Ⅱ组(P<0.05).Ⅰ组并发症发生率4.4%,Ⅱ组4.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治疗有效率71.1%,高于Ⅱ组的47.6%(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与传统剖胸手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疼痛少等优势,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84例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透析过程舒适评分、心理状态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透析依从性、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舒适组透析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患者透析过程舒适评分、心理状态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龙岩市2016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龙岩市乙类传染病的疫情态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岩市2016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龙岩市2016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2.22/10万,死亡率0.57/10万.发病病种以肝炎(占38.73%)、梅毒(占26.11%)、肺结核(占20.35%)为主,累计占85.19%.死亡病种为艾滋病(10例)、肺结核(4例)、狂犬病(1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83:1);职业以农民(占52.57%)、家务及待业(占15.31%)和不详(占6.62%)为主.年龄组发病呈现两个高峰,第一峰1~岁组,报告发病率97.61/10万;第二峰60~岁组,报告发病率337.66/10万.全市乙类传染病构成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占69.93%)为主,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1.05%).结论 在巩固以往防治传染病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应重点关注肝炎、梅毒、肺结核等对我市居民健康影响重大的疾病,加强和落实经血液及性传播疾病、肺结核等国家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作者:林梅艳;邓小如;吴水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化他汀联合双抗干预TIA进展至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强化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方案降低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输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中均未发生出血、应激性溃疡及皮疹等不良事件,且凝血系列及肝功能指标无异常.结论 为降低首次TIA发生后向脑梗死发展,强化他汀联合双抗治疗方案优于常规他汀联合单抗治疗方案,且临床安全性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术前1d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总分为(107.2±10.4)分,高于对照组的(85.3±7.6)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力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其中无并发症的42例作为观察A组,将38例伴随并发症的患者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及观察B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等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B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观察A组(P<0.05);胰岛素Insulin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定期检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高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定位诊断的斜矢状MRI检查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定位诊断的斜矢状MRI检查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影像科收治的40例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MRI与斜矢状MRI-T2WI检查.判定患者椎间孔狭窄的部位与节段数,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相关性.结果 MRI显示:40例患者中有22例28处不同节段椎间孔狭窄,其中2例2个节段、3例1个节段双侧椎间孔狭窄;斜矢状MRI显示:40例患者中有31例51处不同节段椎间孔狭窄,其中1例3个节段、13例2个节段、5例1个节段双侧椎间孔狭窄.结论斜矢状MRI检查技术可直观显示椎间孔的立体形态,且有助于判断椎间孔受压情况,为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提供较好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罗仙福;王修志;刘更生;王霞;刘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放射科管理与发展探讨

    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占我国医疗机构的绝大多数,如何加强管理和建设,以适应医学影像的发展,本文从人员管理与培养、科室构建及内部亚专业管理、医疗工作开展和质量与安全管理、设备使用和管理、放射诊疗许可与防护、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关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彭志远;彭诗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