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云
目的 探讨感染性腹泻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状况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择感染性腹泻便培养阳性患者200例,均为我中心2016年5月—12月接受盘锦中心医院送检腹泻便,对标本进行分离及增菌培养,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株,并应用纸片扩散法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 200株标本中,弧菌属132株,占66%,均为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属4株,占2%.菌种分布高月份为7~10月,8月达分布高峰,季节性分布强的为副溶血弧菌.200株病原菌经药敏试验示,沙门菌属、弧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弧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其他均为0;沙门菌属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为0.结论 分析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有助于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靖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102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2组患者均进行微创治疗.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CT影像引导,试验组51例患者采用低剂量CT影像引导.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肺部肿瘤影像学质量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肺部肿瘤影像学质量评分为(78.76±5.49)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6±0.22)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6.27%(P<0.05).结论 肺部肿瘤患者在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进行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蒲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炎症指标在支气管扩张临床症状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将1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主要临床症状进行分组,分为咳痰组、咯血组、混合组,比较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结果 3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比较,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患者中女性更多,咯血组年龄的平均数在3组中小.3组ES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咯血组在炎症指标方面均居3组中小值.结论 咯血组年龄均数小,提示临床症状分型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早期诊断.炎症指标方面的比较,提示可能咯血组更少需要使用抗生素.
作者:吴玉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肾段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年8月—2016年2月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术94例肾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肾段动脉阻断患者纳入甲组,53例肾动脉全阻断患者纳入乙组.对比2组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肌酐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阻断时间明显较乙组长(P<0.05);甲组肌酐变化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肾动脉全阻断相比较,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行肾段动脉阻断可有效减轻因热缺血时间过长所致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陈威;肖龙明;杨巧智;陈壮;陈志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断他汀类药物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为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观察组为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分析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因,并对比2组患者梗死后1年的预后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病残程度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严重停用的占16.67%(10/60),而因其他因素停用的占83.33%(50/60).急性期2组患者BI、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1年,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低,mR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8.33%)较对照组(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复发率更高.
作者:戴国荣;吴鹏;洪智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72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经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对比2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结论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可增强用药合理性,值得借鉴.
作者:潘海英;潘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2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将B超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超检查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3例(10.00%)、甲状腺腺瘤8例(26.67%)、桥本甲状腺瘤2例(6.67%)、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50.00%);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接近(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应用B超检查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朱从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8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 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以及布地奈德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唐学栋;卿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平片和CR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102例,均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C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质量及对骨折辨识度的差别.结果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诊断阳性率为31.37%,CR诊断阳性率为96.08%,C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C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成像更加清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玮;易群;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FsPG)和胃泌素-17(FsG-17)水平检测在反流性食管炎(R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RE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食管器质性病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FsPG、FsG-17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FsPGⅠ、FsPGⅡ、FsPGⅠ与FsPGⅡ比值(FsPGR)水平分别为(146.21±89.92)μg/L、(7.41±1.32)μg/L、(13.53±5.15),对照组中FsPGⅠ、FsPGⅡ、FsPGR水平分别为(128.60±76.82)μg/L、(7.89±1.68)μg/L、(16.52±1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sG-17水平为(1.83±0.79)pmol/L,与对照组的(1.13±0.42)pmol/L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PG对RE的诊断价值较低,而FsG-17对RE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将其作为临床筛查RE的重要指标,结合胃镜检查,以提高RE检出率.
作者:廖卫民;冯美灵;王舒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急诊床旁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并且自愿参与研究的5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盲选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研究组行床旁超声诊断,给予对照组行CT诊断,对比2组的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比CT诊断的检出率更高,而且检查操作便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及颈部血管超声(CUS)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应用TCD和CUS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单纯TCD、CUS以及联合应用对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 TCD检出脑梗死69例,检出率为79.31%;CUS检出72例,检出率为82.76%;TCD联合CUS检出82例,检出率为94.25%.联合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TCD或CU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对老年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出率高,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利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改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328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164例.常规制片后,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组采用改良HE染色.观察2组切片的染色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胃镜活体检查、子宫内膜、脂肪组织、骨组织、肝胆胃肠的标准率分别为98.18%,94.74%,96.97%,95.45%,93.75%,较对照组的88.89%,79.49%,81.82%,66.67%,64.71%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中,能够根据切片特点采用不同染色技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斯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体检正常者的相关资料,将其中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心绞痛对照组,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Hcy与RDW CV水平进行测定,分析两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RDW CV水平均显著高于心绞痛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大于Hcy、RDW CV单独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预测准确值均显著大于单独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涂金生;陈忠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应用体会.方法 在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接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为A组,60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为B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值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A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及IMT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暴发性紫癜(purpura fulminans)是一种出血性急症,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以发热、皮肤出血坏死、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特征.该病是由Guelliot于1884年首次描述,发病率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未时诊断及治疗,易引起死亡,病死率高达40%[1].本报告对1例暴发性紫癜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作了详细的介绍, 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而尽早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肖义峰;王源;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脊柱推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吴志君;郑庆丰;吕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航天科工集团职工体检胱抑素C浓度异常的原因.方法 收集体检职工88例的静脉血行胱抑素C检测,记录性别、年龄、体重、体质量指数,体检时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胱抑素C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体重、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尿酸为自变量输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浓度值、年龄、甘油三酯浓度对血清胱抑素C浓度有显著影响.以胱抑素C 1.2 mg/L为分割点,2组体检人员的体重、尿酸、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胱抑素C浓度与体重、尿酸、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要减少血清胱抑素C浓度,需要控制体重及血脂,改变生活方式,降低血尿酸值.
作者:饶芝国;田雅茹;薛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加服苏子降气汤,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
作者:姜莉;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终末期肾病的43例患者,先对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并将其作为参照组;1年后,对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作为观察组.观察分析2组指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指标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结果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陆雅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