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筱;陈苍松
目的 研究常规超声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均予以常规超声诊断,统计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扫描显示7例腹腔干狭窄、21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10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2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血栓;肠壁平均厚度在(1.65±0.38)cm;病变累及平均范围在(16.25±5.29)cm.肠壁结构不清晰,呈低回声,正常结构消失,环形黏膜皱襞由于肿胀而隆起,肠腔内充满渗出液和肠液,肠管内径无明显增宽;部分肠壁肠段可见肠壁增厚,黏膜面基本平坦,肠腔具体表现为排空状;病变肠壁的黏膜存在断续的低回声或者高回声,有局灶性坏死、出血.结论 急性缺血性肠病的患者予以常规超声诊断,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作者:孙辉;罗勇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应用术前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80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手法复位,待消肿后再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随访评价患者的术前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伤口情况.结果 6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10.1个月.术前消肿时间为3 d~5 d,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周~12周.按照美国足踝协会后足评分(AOFAS)进行功能评定,优38例,良20例,可10例,优良率为85%.本组患者中有3例于术后1周出现切口转弯处伤口渗出,经换药后于术后3周愈合.结论 术前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薛晓峰;乔晓红;王利民;任立新;杨慧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5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650例患者终均得到确诊,89例患者检测出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3.6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作者: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结节性甲状腺肿58例、 甲状腺腺瘤44例,对比其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果 2组在结节大小、内部回声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节数量、包膜、晕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腺瘤患者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均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丰富,差异显著(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结节周边血流Vmax、RI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患者(P<0.01),2组V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二维超声和血流情况各有其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改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降糖方式对伴高血糖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伴高血糖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2组患者均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常规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血糖控制治疗方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状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糖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整体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生;蔡选琨;钟露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肺癌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 螺旋CT检查确诊274例,诊断准确率97.86%,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理诊断分期T1期24例、T2期38例、T3期104例、T4期114例,螺旋CT诊断分别为22例、36例、104例、112例.结论 螺旋CT扫描速度快、检查准确率高,还具有重建图像并进行后处理的优势,在诊断肺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能谱CT成像在肺癌病理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应用宝石能谱CT进行单能量模式平扫及增强扫描的74例肺癌患者,测量和比较鳞癌和腺癌患者的能谱参数:碘浓度、水含量、钙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结果 2组间的碘浓度、水含量、钙含量、能谱曲线斜率以及有效原子序数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宝石能谱CT在肺癌诊断中可以提供定性、定量的相关参数信息,其对于肺癌分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叶筱;陈苍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应用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5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仪检测血糖;观察组利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对比2组血糖检测结果、误诊率及检测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葡萄糖水平、血糖单次检测平均水平、血糖多次检测平均水平以及误诊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采集血液至得出检验报告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常规生化仪虽在血糖检测中应用时间更长,但快速血糖仪已逐渐体现出其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美英;黄江山;陈智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腔镜组.传统组25例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腔镜组2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传统组,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波;张思平;孙永华;耿超;秦雪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并符合要求的PCOS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结合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达英-35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随访4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变化(5.3 mmol/L vs 5.5 mmol/L)和胰岛素抵抗(3.6 vs 3.9)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别(P>0.05).试验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血糖水平(4.5 mmol/L vs 5.4 mmol/L)和胰岛素抵抗(2.3 vs 3.8)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殖激素和血糖、胰岛素抵抗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疗效.
作者:田润芝;徐燕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4岁(20岁~59岁),其中8例为经典型SBT,另3例为微乳头型SBT,3例微乳头变异型SBT均累及双侧卵巢,并呈外生性生长.临床表现特征:1例伴上皮性非浸润性种植,另1例伴微浸润.结论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腹膜种植、微浸润以及淋巴结累及等情况需详尽了解,积累经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患者.
作者:程红;张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对乳头溢液良恶性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方法 选择82例乳头溢液患者,分别进行超声、乳管内镜检查及手术治疗.结果 82例患者中,恶性病变49例,均为乳腺导管癌;良性病变33例.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35%、87.88%、75.61%,乳管内镜检查分别为73.47%,84.85%,78.05%;两种检查方法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乳头溢液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该类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洪冰;廖朝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总胆汁酸水平.对2组的各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除外总胆汁酸指标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硬化患者的Child A、B、C三级患者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指标均下降明显,各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可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验,判断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以及肝硬化发展程度,有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进行.
作者:黄耀东;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早期子宫内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普及应用.
作者:孙晓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穴位注射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选2016年—2017年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A、B 2组,每组45例.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B组在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基础上联合三阴交利多卡因穴位注射,对两种镇痛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B组在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指标上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无痛分娩效果可靠,既能解除分娩疼痛,又能保证母婴安全,还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繁荣;郑映红;张秋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超声与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54例、误诊6例,符合率为90.00%;CT诊断符合55例、误诊5例,符合率为91.67%;两种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CT诊断结果相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电针联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电针联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2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可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小艳;付杰;徐小鸿;李林;徐文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哺乳期妇女进行膳食调查,分析其饮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情况,为哺乳期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纯母乳喂养并自愿接受哺乳期营养状况调查与指导的哺乳期妇女97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食物重量模型,采用24 h膳食调查法,利用围生营养管理系统营养分析软件对哺乳期膳食构成及哺乳期营养元素摄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哺乳期膳食构成方面:禽畜肉类、蛋类平均摄入量偏高,奶类摄入量严重不足;禽畜肉类摄入量达推荐量的构成比高(88.7%),其次为谷物类、蛋类(均为73.2%),乳制品低(12.4%).②哺乳期营养元素摄入状况:蛋白质类、膳食铁、膳食锌、维生素E摄入量偏高,膳食钙、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摄入量较低;在达到推荐量的人数构成比方面,膳食锌类高(94.8%),膳食钙类低(16.5%).结论 铜陵市哺乳期妇女膳食构成及营养素状况水平不完全科学,有必要对哺乳期妇女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以改善母婴身体状况.
作者:高雪敏;郑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肌钙蛋白T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肌钙蛋白T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95%.结论 肌钙蛋白T含量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一项重要临床检测指标,值得在其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罗建平;曾祥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炎琥宁灌肠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灌肠治疗,对比2组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1.73±0.44)d、呕吐消失时间(2.13±0.27)d、腹泻改善时间(3.07±1.1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出现,患儿耐受性良好.结论 炎琥宁保留灌肠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儿早期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唐小军;周水波;李爱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