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进展

谭伟华

关键词:近视, 儿童青少年, 相关影响因素, 防控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人们用眼习惯和方式的改变,近视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各地区近视流行现况呈现严重化、低龄化趋势.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本文对近视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防控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改善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对痔术患者术后肛门水肿、 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接受痔术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比较2组患者肛门水肿及手术切口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水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 h、24 h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改善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锋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

    目的 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行CT检测和MRI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6例患者中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瘤、宫颈癌、 卵巢原发恶性肿瘤分别为19例、5例、27例、15例.CT检测结果与MRI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CT诊断后,发现患者子宫体积扩大较为明显,一些患者可见积液影像;经MRI检测可见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变厚情况,且伴有明显的子宫侧壁累及.5例卵巢转移瘤患者实施CT诊断后,可见患者的肿块影像密度明显不均匀,且存在腹水.15例卵巢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CT诊断后,可见患者的盆腔肠四周存在大量钙化性病灶转移.27例宫颈癌患者通过MRI检测发现14例为内生型,其他13例宫颈癌患者经增强扫描检测后,早期出现明显增强,信号逐步减弱;与正常宫颈组织信号检测强度相比,增强的晚期信号明显更低.结论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CT在恶性肿瘤钙化性转移方面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MRI;但其在肿瘤定性和定位方面的检测效果却不如MRI.所以,临床上在诊断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时,应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作者:陈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及干预策略

    目的 统计并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的用药医嘱.方法 调查我院PIVAS于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接收的482056条输液医嘱,对不合理的医嘱进行登记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在审核的482056条静脉输注医嘱中,登记为不合理的医嘱共计1277条,占医嘱总数的0.26%.经过分类统计,不合理医嘱主要有溶媒不当、药品配伍禁忌、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频次不当、药品录入错误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药师审方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的用药处方,纠正不合理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程晓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CT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病理确诊COP患者10例,均行胸部CT扫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CT表现分别为单肺或双肺实变影9例,以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多见,且主要发生于下肺,6例可见磨玻璃影,肺内多发结节5例,肿块样阴影1例,胸腔积液及小叶间隔增厚各1例.10例患者治疗随访中,3例痊愈,5例好转,1例手术切除,1例呈反复游走性改变.结论 CT是首要提出COP可能性的检查方法,应熟悉COP的CT表现征象以及各种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殷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促进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在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促进机体胃肠及免疫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胃肠及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后营养状态(ALB、PA、TFN)等各项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间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手术后免疫状态检测指标CD3+、CD4+、CD4+/CD8+较术前有明显提高,而CD8+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状态无明显变化(P>0.05).2组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B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促进肠道及免疫功能恢复,改善营养和免疫状况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忠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康定市包虫病流行病学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包虫病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包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2013年—2017年康定市发现上报疾病预防中心的包虫病病例,分析包虫病的流行性及特征.结果2013年—2017年康定市累计检出445例包虫病病例,检出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且2017年包虫病发病率(4.72%)明显低于2013年包虫病发病率(38.20%).445例病例中男181例,占比40.67%,女264例,占比59.33%,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特征来看,0岁~10岁10例(2.25%),11岁~20岁33例(7.42%),21岁~30岁70例(15.73%),31岁~40岁104例(23.37%),41岁~50岁65例(14.61%),51岁~60岁63例(14.16%),61岁~70岁57例(12.81%),71岁及以上43例(9.66%);包虫病患者以21岁~60岁人群为主,共302例,占比67.87%;其中31岁~40岁包虫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发病率.从职业分布特征来看,牧民376例(84.49%),农民36例(8.09%),学生12例(2.69%),其他职业21例(4.73%);牧民包虫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发病率.结论 虽然随着包虫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康定市包虫病发病率逐年递减,但由于康定市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影响,导致包虫病防控措施虽有一定成效,却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包虫病的防治力度,并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措施,以控制包虫病的流行.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降血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阿托伐他汀,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内皮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52%),且观察组内皮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降血压方案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血脂,还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飞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信息支持联合活血控糖穴位按摩及足部行为干预对0级糖尿病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联合活血控糖穴位按摩及足部行为干预对0级糖尿病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5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信息支持联合活血控糖穴位按摩及足部行为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足部压力感觉阈值、足部疼痛麻木感及足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足部压力感觉阈值、VAS评分、正中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足部压力感觉阈值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足部压力感觉阈值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支持联合活血控糖穴位按摩及足部行为干预可有效提升0级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足部压力感觉阈值,减轻患者足部疼痛麻木感,提高足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苏敏;晏三妹;杨小莲;罗旭芳;聂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疗法对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疗法对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在内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和盆底肌肌力.结果 研究组疗程结束时、术后12个月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疗法应用于子宫全切术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SUI发生率,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王满华;李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差异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200份标本作为研究组;2016年6月—2017年6月200份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中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标本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别是12.5%、0.5%、5.0%、23.0%.对照组在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标本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分别是21.5%、5.5%、17.0%、34.0%.2组检验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潘斌;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不同前列腺手术方式对患者性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前列腺手术方式对患者性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前列腺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2组患者性功能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12个月前列腺症状轻度患者所占比例73.91%(3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7%(2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随访调查,射精疼痛、精量减少、逆行射精与ED为15.22%(7/46),对照组射精疼痛、精量减少、逆行射精与ED为34.78%(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中心理维度、 生理维度与社会关系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患者性功能影响较小,且生存质量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涌先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风险评估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风险的评估及意义.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由护理人员凭经验判断暴力攻击风险较高者并进行重点看护,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进行暴力攻击风险评估,对高暴力攻击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看护,比较2组患者1个月内中、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暴力攻击风险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防范和干预,降低暴力攻击行为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朱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血液透析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血液透析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仅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对比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肢体疼痛、麻木感、感觉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8/37),与对照组的13.51%(5/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血液透析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姚祥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对患者及家属参与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对患者及家属参与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管理措施,试验组行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2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1年试验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年试验组的各项代谢指标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能让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度显著提高,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代谢指标达标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燕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妇科月经不调治疗中应用中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妇科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给予研讨组患者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围经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讨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围经期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疗法对妇科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茂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X线片CT及MRI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X线片、CT及MRI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8月随机抽取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112例,均予以X线片、CT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A、B、C 3组检出率分别为70.54%,83.04%,97.32%;C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MRI能够实现多角度扫描,对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率高,应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曾学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496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49642例孕妇可随访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共发现23例异常,包括室间隔缺损11例,主动脉狭窄3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各2例,永存动脉干、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离断各1例,与上级医院会诊、产后复诊及引产后证实结果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价值,筛查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水华;王诗斌;廖祥凤;吴小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ST2联合NT-proBNP检测对评估生存状况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ST2联合NT-proBNP检测对评估生存状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sST2、NT-proBNP.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浆sST2、NT-proBN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高两者水平也逐渐上升(P<0.05).结论 血浆sST2联合NT-proBNP检测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状况具有十分肯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范玉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孕症卵泡监测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孕症卵泡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32例(43个卵泡)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43个卵泡发育情况,共检出10个周期受孕,受孕率为23.26%;受孕组患者的排卵期卵泡大小为(22.03±2.51)mm、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为(0.54±0.06)、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为(2.71±0.23),在月经周期均与不孕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对受孕至关重要,可通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判断,效果显著.

    作者:张建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150例对照组与150例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铝碳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溃疡直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溃疡直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减少胃溃疡对黏膜的损伤,促进胃溃疡愈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伟国;何敏慧;林锦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