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军
目的 探讨教学模式改革在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专业9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改革效果.结果 对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持度为91.7%.与本届实验课教学开始前相比,实验课教学结束时96名学生自评问卷五项及总评平均分值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 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提升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案的完善.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人们用眼习惯和方式的改变,近视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各地区近视流行现况呈现严重化、低龄化趋势.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本文对近视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防控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
作者:谭伟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496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49642例孕妇可随访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共发现23例异常,包括室间隔缺损11例,主动脉狭窄3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各2例,永存动脉干、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离断各1例,与上级医院会诊、产后复诊及引产后证实结果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价值,筛查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水华;王诗斌;廖祥凤;吴小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对其预防和控制的价值.方法 于2015年9月以社区讲座的形式在我市各社区组织人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活动,并对活动参与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初步评价;在宣教活动开展6个月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取10个社区共1400名普通市民,对其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对教育开展前后的2组得分进行对照;另统计我市2016年全市的结核病发病率,观察有无变化.结果 经过宣教后社区大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01);我市2016年结核病发病率相较于2013年—2015年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结论 结核病重在预防,在社区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群众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有效控制意义重大.
作者:刘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的情况予以分析,寻求控制低血糖的有效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母婴同室12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其低血糖发病率及临床表现,探究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 126例新生儿中发生24例低血糖,其中剖宫产16例,平产分娩8例,低血糖患儿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喂养困难、反应低下、意识障碍,多合并出现.经治疗后,24例低血糖患儿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糖恢复2.6 mmol/L以上者16例,其余8例均有明显改善,其中1例昏迷患儿恢复清醒,且未再次发生昏迷.结论 剖宫产前孕妇禁饮禁食可能会引起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上升,应加强其血糖监测,对已发低血糖患儿及时给予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熊宜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血液透析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仅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对比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肢体疼痛、麻木感、感觉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8/37),与对照组的13.51%(5/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血液透析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姚祥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反应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在止血前2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各45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1~T5时刻,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5~T7时刻,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AD、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其他时刻2组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止血前2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保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同时有效规避因为止血带原因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文文;肖于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测同期86例急性脑卒中和86例健康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分析其特征.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70.5%,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的52.4%(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出血性脑卒中(P<0.05);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其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佳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带状疱疹可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 部分病例发病早期无典型的水疱样皮损,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报告了1例带状疱疹误诊为红霉素过敏病例,希望能引起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李晓伟;鞠林;李元军;李俊宽;鞠廷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吸入性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毛细支气管炎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特布他林联合吸入性布地奈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憋喘、咳嗽、哮鸣音、 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气促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于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特布他林联合吸入性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余成爱;蒋灵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150例对照组与150例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铝碳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溃疡直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溃疡直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减少胃溃疡对黏膜的损伤,促进胃溃疡愈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伟国;何敏慧;林锦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使用益气补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社区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参芪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两次发病的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EV1、FVC与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服务中使用参芪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曾粤;黄国林;甘辉虎;陈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比较2组间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2组麻醉前、手术开始及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大.结论 硬膜外麻醉和全麻都能满足手术需要,但硬膜外麻醉在没有禁忌的前提下更适合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邵金阶主任医师是湖北省第一批知名中医,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黄冈中医大师.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棱骨、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 头痛病因繁多,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引起头部气血失和均可发生头痛[1].川芎是一种中药,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其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证;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证,《中药学》中川芎的用量为3~10 g[2].
作者:张建国;张勇前;雷威;邵迎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X线片、CT及MRI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8月随机抽取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112例,均予以X线片、CT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A、B、C 3组检出率分别为70.54%,83.04%,97.32%;C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MRI能够实现多角度扫描,对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率高,应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曾学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超声诊断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4年3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322例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322例患者中201例经超声诊断确诊,符合率为89.05%;107例经超声诊断确诊为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持续监测11个月后,8例囊性占位未出现变化,超声检测准确率为92.52%;14例超声确诊为包裹性积液,通过临床穿刺检测确诊12例,超声检测准确率为85.71%.结论 超声诊断能够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定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胸部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扫描诊断早期肺段支气管肺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1月确诊为肺段支气管肺癌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常规胸部及高分辨CT扫描检查,对其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 高分辨CT扫描确诊率达到95.8%,与常规胸部CT平扫的81.2%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高分辨扫描相对于常规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相应区域肺段支气管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扭曲及僵硬感,或呈现分支状、 手指状软组织影,是诊断肺段支气管肺癌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试验组)及同期来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下肢无病变的患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管内径和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 试验组患者双侧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内侧腓肠静脉(MGV)、胫周围静脉近端(PTV)内径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2组腘静脉(POV)内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Vs为(45.61±15.30)cm/s、Vd为(9.62±3.62)cm/s,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RI为(1.72±0.54),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切实可行.
作者:李卫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已婚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辖区内已婚育龄期女性960例,进行妇科体检、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960例已婚育龄期女性共检出生殖道感染性疾病392例,总体患病率为40.83%;年龄、居住地、学历、家庭经济情况、生育及人流史、避孕方式、卫生习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其影响因素.结论 已婚育龄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应综合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提高其整体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高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谷维素治疗,分析组40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较对照组(77.5%)更高,MENQOL评分、SAS和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给予激素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于文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