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芬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秦智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以脑梗死为表现的急诊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急性低血糖性脑病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有明确糖尿病病史10例,服用消渴丸3例,自购中成药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2例,口服其他降糖药3例.临床表现昏迷5例,嗜睡3例;偏瘫6例,四肢瘫痪3例;肌力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2例;有精神症状2例.颅脑CT检查陈旧性脑梗死4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血糖水平0.8~2.8 mmol/L,平均(1.90±0.48)mmol/L.明确诊断后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然后予10%葡萄糖静脉滴注,同时进行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1例患者低血糖纠正但因高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死亡.结论 应正确认识低血糖性脑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完善急诊相关检查鉴别诊断,并实施相应措施积极治疗.
作者:邱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对延髓外侧和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延髓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MI患者,31例延髓外侧梗死(LMI),19例延髓内侧梗死(MMI).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7.3±9.3)岁和(61.4±12.6)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中段28例(90.3%),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晕或眩晕28例(90.3%),感觉障碍26例(83.9%),构音障碍16例(51.6%),吞咽困难19例(61.3%),共济失调17例(54.8%)等.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4例(73.7%),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肢体无力17例(89.5%),眩晕13例(68.4%),构音障碍12例(63.2%).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24例(77.4%)和12例(63.1%).50例MI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MMI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LMI患者大,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 上段,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常见病因.
作者:马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68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PG)、HbAlc、FINS、HOMA-β、HOMA-I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FINS、HOMA-IR、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MD患者给予瑞格列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 取环是妇产科门诊的一项小手术,正常情况下都能安全、顺利地取出,但是偶尔也会发生环嵌顿、散开、断裂、下移、残留等情况,现将我院门诊治疗中的1例取环术环残留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鲍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5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平片、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支气管扩张肺段数86个,X线平片检出率34.9%,CT及多层螺旋CT检出率96.5%,差异显著(P<0.01);8 mm~10 mm薄层重建检出支气管扩张肺段数58个(67.4%),1 mm~2 mm薄层重建检出支气管扩张肺段数86个(100%),差异显著(P<0.01).结论 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与X线平片相比诊断价值更高,且1 mm~2 mm薄层重建支气管扩张肺段检出率明显高于8 mm~10 mm薄层重建.
作者:胡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设为病毒感染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设为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统计3组儿童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和检测阳性状况.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与病毒感染组、 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采取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能有效辅助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包绮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 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三项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各项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9%和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降压及预防合并症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西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探查,观察患者心脏房室大小和瓣膜的形态结构、返流部位、返流程度及心脏功能.结果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184例,其中钙化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二、三尖瓣钙化伴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钙化伴关闭不全10例,二尖瓣环钙化伴关闭不全32例,钙化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二尖瓣环钙化或二尖瓣钙化伴关闭不全64例,单纯的钙化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7例,以单纯主动脉瓣钙化性关闭不全多见,占41.8%.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观察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厚度、回声强度与活动度以及发现瓣环钙化状况与返流程度的较好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储成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8例肺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1.67%,观察组肺治疗总有效率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治疗可以提高肺脓肿患者的治愈有效率.
作者:徐洪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桑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观察组150例采用桑寄生汤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其VAS评分、JOA评分以及直腿抬高角度、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桑寄生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颜珍;周国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牙髓炎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疾病有三叉神经痛2例,急性上颌窦炎1例,深龋7例,隐裂牙4例,重度磨损2例,楔状缺损3例,牙间乳头炎2例,颞颌关节疾病1例,牙体牙周综合征1例.结论 牙髓因仅有疼痛感受器而无本体感受器以及三叉神经广泛分布于上下颌面部,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有时使患者不能准确指出患牙部位,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询问病史不仔细、检查方法不正确,易造成误诊、误治.
作者:韩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从2015年2月开始收集患者,以口腔门诊收治的灼口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止2016年3月,入选对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均常规对症治疗、针对病因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疏导.结果 观察组第2周、 第4周疼痛VAS评分与4周内急性疼痛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疏导有助于灼热综合征的症状控制,增进疗效.
作者:蔡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淀粉酶(AMY)、脂肪酶(LIP)、相关肝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AP患者162例,其他急腹症急性阑尾炎组(n=48)、急性胆囊炎组(n=59)患者共26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AMY、LIP、CRP和相关肝功能指标.结果 AP组与对照组及其他急腹症组的AMY、L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组比较,各分析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与急性胆囊炎组比较,除了AMY、LIP、CRP外其他分析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Y与LIP、ALT、AST、ALP及TBA呈正相关(P<0.05),LIP与AMY、ALT及AST呈正相关(P<0.05),AMY、LIP与CR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AMY、LIP、肝功能联合CRP检测可为AP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黄朝任;邹光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补救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0月TURP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53例TURP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共计36例,约占总手术例数的2.48%.其中术中大出血镜下止血效果差而转开放手术例数13例(36.11%),术后1周内出血而保守治疗无效行开放手术者9例(25.00%),术中各种原因致膀胱穿孔转开放手术6例(16.67%),合并膀胱结石在膀胱镜下碎石失败转开放者4例(11.11%),麻醉效果不佳、或其他原因致膀胱镜视野不清致镜下操作困难转开放手术2例(5.56%),电凝止血时产生气体爆炸致膀胱爆裂1例(2.78%),电切镜鞘穿破尿道后壁转开放手术1例(2.78%).结论 术中、术后大出血和膀胱穿孔是TURP转开放手术的主要原因,术中止血彻底和手术操作精细规范是TURP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泽民;刘百成;王旺龙;刘晶;段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溶栓再通情况分为再通成功组30例和再通未成功组30例,分析溶栓再通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溶栓再通时间、心肌梗死部位是对溶栓再通率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临床治疗时,要积极把握患者的年龄、溶栓时间、心肌梗死部位,科学拟定临床溶栓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再通成功率.
作者:皇巧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止血方案的不同将予常规止血的设为对照组(33例),将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的设为研究组(47例),比较2组手术效果及止血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率6.38%与子宫切除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予以TACS治疗简单易行,损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佳,且可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及输血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自动套扎术(RPH)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内痔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7.5 min,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1个月~6个月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 RPH对于出血性内痔具有极好的疗效,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易掌握,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伴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医教育向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临床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重要措施.在现行的中医临床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在于对理论教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不足.为改善目前的中医临床教学现状,需要采取必要的教学对策,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对中医临床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丁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