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经镜下及经阴道缝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刘维;李梅;黄淑贞

关键词: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阴道残端, 经镜下缝合, 经阴道缝合,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经镜下及经阴道缝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阴道缝合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连续缝合的方式,对比2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残端出血及残端息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缝合残端出血量、缝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对阴道残端采用经镜下缝合可更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合术后病理结果 ,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进行对比.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共发现结节117个,其中良性结节88个,恶性结节29个;在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上,超声弹性成像要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更好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舒华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RPH治疗出血性内痔5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动套扎术(RPH)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内痔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7.5 min,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1个月~6个月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 RPH对于出血性内痔具有极好的疗效,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易掌握,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伴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庭康复训练在持续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在持续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随访6个月,比较其近期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1.11%和7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发率手法复位治疗组为33.33%,前庭康复治疗组为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对于持续性BPPV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预防眩晕复发具有较大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晓东;李忠华;林伟年;廖军;林雯;粘忠柱;林金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浅表小器官联合腔内探头在肛周脓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浅表小器官联合腔内探头在肛周脓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20例,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对照组患者与括约肌关系符合、支管符合、主管符合、内口符合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肛周脓肿的检出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浅表小器官联合腔内探头对于肛周脓肿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可以快速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和病灶大小,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王小婷;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脑梗死为表现的急诊低血糖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脑梗死为表现的急诊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急性低血糖性脑病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有明确糖尿病病史10例,服用消渴丸3例,自购中成药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2例,口服其他降糖药3例.临床表现昏迷5例,嗜睡3例;偏瘫6例,四肢瘫痪3例;肌力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2例;有精神症状2例.颅脑CT检查陈旧性脑梗死4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血糖水平0.8~2.8 mmol/L,平均(1.90±0.48)mmol/L.明确诊断后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然后予10%葡萄糖静脉滴注,同时进行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1例患者低血糖纠正但因高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死亡.结论 应正确认识低血糖性脑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完善急诊相关检查鉴别诊断,并实施相应措施积极治疗.

    作者:邱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参照组应用传统子宫全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应用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基本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甲级切口愈合率低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具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覃伟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止血方案)与观察组(改良B-Lynch缝合术),每组各34例.比较2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较产前的下降值.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较产前的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预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罗瑶;林素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开展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平均体温、术后2 h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体温与术后2 h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欣;姜泽允;曹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钠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 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三项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各项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9%和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降压及预防合并症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西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则接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2组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药物耐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复方尿囊素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

    作者:沈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敏C反应蛋白<2mg/L的心绞痛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 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 mg/L的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方法选择因心绞痛6 h~48 h来我院治疗hs-CRP<2 mg/L的患者共12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灵,观察组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hs-CRP<2 mg/L的心绞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较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对比无差异.

    作者:林绍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取环术环残留1例报道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 取环是妇产科门诊的一项小手术,正常情况下都能安全、顺利地取出,但是偶尔也会发生环嵌顿、散开、断裂、下移、残留等情况,现将我院门诊治疗中的1例取环术环残留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鲍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效果.结果 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周围型肺癌19例,中央型肺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13例,鳞癌18例.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16例.CT、MRI诊断均呈阳性,CT检查可观察到肿瘤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外缘表现为毛刺、分叶状,肺门为结节形状,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并存在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征象,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缓慢持续上升型不均匀强化;MRI诊断不仅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而且还可观察到肿瘤累及至胸膜、胸壁与胸椎的状况.结论 CT与MRI对于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影像学表现有差异,需要时患者可接受联合诊断.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成功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溶栓再通情况分为再通成功组30例和再通未成功组30例,分析溶栓再通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溶栓再通时间、心肌梗死部位是对溶栓再通率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临床治疗时,要积极把握患者的年龄、溶栓时间、心肌梗死部位,科学拟定临床溶栓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再通成功率.

    作者:皇巧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从2015年2月开始收集患者,以口腔门诊收治的灼口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止2016年3月,入选对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均常规对症治疗、针对病因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疏导.结果 观察组第2周、 第4周疼痛VAS评分与4周内急性疼痛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疏导有助于灼热综合征的症状控制,增进疗效.

    作者:蔡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肠梗阻诊断中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平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64例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临床效果.结果 CT诊断的准确性96.88%及梗阻类型确诊率、病因确诊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CT诊断舒适性96.88%、图像清晰度92.19%,均比对照组的71.88%,50.00%高;操作复杂性21.88%,较对照组的68.75%低(P<0.05).结论 肠梗阻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更高,诊断准确性高,且能准确分辨梗阻类型及病因,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袁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0月间我院检验科收集到的尿液样本2130例,分别开展尿沉渣和尿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与尿沉渣检验的阴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各具优缺点,无法互相替代,若是将两种检验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检验的精密度、降低漏检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小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止血方案的不同将予常规止血的设为对照组(33例),将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的设为研究组(47例),比较2组手术效果及止血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率6.38%与子宫切除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予以TACS治疗简单易行,损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佳,且可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及输血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飞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对急腹症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23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实施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并对2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 和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超声检查时间以及临床诊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符合率95.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8%(P<0.05);观察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急腹症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可使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使误诊与漏诊的情况明显降低.

    作者:徐春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早期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5月—7月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后2周内蛋白质将其分为高蛋白组与低蛋白组,2组均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对比分析2组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情况.结果 2组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体重和身长增长情况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作者:李秀华;廖根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