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对霞;陈宗余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14d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依据得分分为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抑郁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之间情况,了解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患者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等都与PSD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并且危险因素越多,越易发生PSD(P<0.05);卒中次数、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与卒中部位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PSD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患者的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家庭关怀、收入及居住地都与PSD的发生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
作者:田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指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临床指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利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60 min~125 min,平均75 min.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术后谵忘4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无松动、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Harris宽关节功能评分[胡永成,邱贵兴,马信龙,等.[骨科疾病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6-128.]优20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5.3%.结论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颈骨折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下地早、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和尧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MCV)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和AP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CP和MCV.结果 对59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进行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AKA阳性率为50.8%,APF阳性率为66.1%,CCP阳性率为76.3%,MCV阳性率为69.5%.结论 联合检测可弥补单一检测漏检的缺陷,提高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芦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咳痰方法采集标本,观察组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对比2组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集标本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检出阳性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能够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易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医组各80例,单纯西医组实施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虚血瘀型加用补阳还五汤共50例(67.50%);痰瘀阻脑型加通窍活血汤共18例(22.50%);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12例(15.00%),依病情在主方基础上加减用药,每日1剂,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2组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2组入院时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2±2.78)分,低于单纯西医组的(14.02±3.24)分;Barthel指数评分(80.12±8.23)分、治疗总有效率96.25%,高于单纯西医组的(71.24±7.45)分、86.25%(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辨证治疗脑梗死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疗效较西医组明显,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李皓如 刊期: 2017年第17期
迁延性腹泻是指病程为2周~2个月的腹泻,其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因急性腹泻未得到彻底治愈迁延所致[1].病因复杂,与多病原、多因素如饮食、感染、免疫、过敏、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本病常见于小儿,因长期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多在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治疗,而在传统治疗方法中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较好.笔者在本病的治疗以健脾益气、清热祛湿立法,采用四君子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味随证治疗89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玉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饮用水卫生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预防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防止介水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明确职责、严格履职、政府重视、加强领导、保障经费、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和饮用水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完善饮用水法律法规、加大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作者:霍玉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大同市是一个辖有7县4区的地级市,全市人口300多万,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活饮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和部分地表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位下降明显,水污染日益严重,为加强饮水卫生监督工作,保障全市人民的饮水卫生安全,2014年-2015年我所对全市各级各类供水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场监督检查等卫生管理工作,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对策.
作者:葛嫦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乡镇卫生院在医学领域里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分析、治疗、预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现代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临床检验医学在乡镇卫生院的作用重大.
作者:龙友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足月A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ARD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佘意贵;谭雪婵;黎清耀;卢赛;谭开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针对阳泉市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运行状况与省、市、区县疾控中心、各级结核定点医院工作人员咨询交流,并就现阶段结核病“三位一体”运作的医疗背景、现阶段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持续改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李海清;梁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药汤剂,外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张对霞;陈宗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妇女对乳腺癌高危因素及早期筛查知识等的认知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攀枝花市35岁~75岁的未患过乳腺癌的998名女性进行乳腺癌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筛查知识掌握情况及信息来源调查.结果 高危因素知晓率13.63%~44.29%,临床表现知晓率28.46%~67.74%,早期筛查知识知晓率12.86%~54.31%,能正确完成乳房自我检查者仅占8.62%,选择一定会定期检查者仅为9.62%,73.95%的人选择不舒服了才检查.乳腺癌知识的来源主是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且各年龄段稍有不同.结论 攀枝花市妇女对乳腺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筛查知识知晓率不均衡且较低,而不同年龄组的乳腺癌知识信息来源不一样,因此有必要提供针对性的乳腺癌健康宣教.
作者:周春;王翠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组(52例)和介入组(70例),内科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随访24个月后,介入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为1.4%,内科组为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可降低再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魏官;辛雁瑞;韩慧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针刺(早期)和现代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针刺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65例)和非早期组(9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和现代康复治疗,早期组患者则在患病后14d内予以针刺疗法治疗,而非早期组则在患病15 d~30 d内予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3个月残疾率.结果 早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与非早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早期组患者残疾率为23.1%,非早期组患者残疾率为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常规药物和现代康复治疗的同时早期实施针刺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庆大霉素液湿敷,研究组予以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庆大霉素湿敷.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和山莨菪碱注射液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局部湿敷,可显著提高愈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梁殿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扁桃体炎切除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扁桃体炎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闫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西丁静滴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替安静滴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感染预防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采用头孢西丁静滴治疗,可有效预防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出生缺陷的致病原因在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在我国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增加,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相应地带来整体人口素质下降、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等等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应加强围生儿缺陷监测,专业、系统、长期地对一定范围内的出生缺陷儿数据进行收集并整理、统计,进而分析并加以利用,从而掌握其发生趋势、动态变化规律等,为降低其发生率,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共184例出生缺陷儿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