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王黎明

关键词:早期卵巢癌, 诊断, 四项肿瘤标志物, 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7月经我院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卵巢癌患者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各30例,另选同期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的女性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3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CA125、CA199及癌坯抗原(CEA)四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卵巢癌组四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 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67%,96.67%,91.67%,其中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早期卵巢癌的灵敏度、 准确度,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早干预,改善预后.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肠道激惹症临床疗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肠道激惹症(IBS)临床疗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IB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IB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立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自体血采集过程中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储存式自体血是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一种可行方法[赖福才,王梁平,汪传喜.试论自体输血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689.],在采血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心理问题.分析自体血采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预防,以减少自体采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障采血过程顺利完成.

    作者:王秀芸;贾彦卿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2例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米氮平和文拉法辛治疗,对比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和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单用米氮平相比,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8例为调查对象,均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 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的冠状动脉造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上,心电图较为局限,仅可用于辅助诊断.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无创呼吸机对不同胎龄NRDS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龄将其分为足月组、晚期早产组、早期早产组,均为40例.3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后3组患儿酸碱度(pH)较之前均显著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足月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优于晚期早产组、早期早产组,同时晚期早产组治疗12h后PaCO2优于早期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组总有效率优于晚期早产组、早期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少于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但足月组用机时间多于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组气胸发生率高于晚期早产组、早期早产组,早期早产组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足月组、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有助于改善不同胎龄NRDS的血气指标,延缓病症进展,但临床应强化对足月儿的防治措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徐群;齐顺清;吴志兴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院内护理流程,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评估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末用力肺活量(FEV1)结果低于研究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6.60%,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62%,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住院期间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哮喘患者满意度,改善肺功能.

    作者:陈凤娇;方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混合运动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人群糖尿病足预防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运动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人群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运动锻炼方案,观察组采用针对糖尿病足危险人群的混合运动方案,对比2组健康信念评分、DF运动锻炼行为评分及足部溃疡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健康信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锻炼行为总分、鞋袜选择、锻炼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足部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混合运动模式应用到糖尿病足危险人群中, 可明显提高其健康信念,促进DF运动锻炼行为的形成,预防足部溃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艮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螺旋CT在常见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常见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8例,临床资料均完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螺旋CT扫描检查结果和B超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CT对急腹症患者术前病因诊断中共77例经术后证实,符合率为87.50%;B超检查共31例相符,符合率为35.22%;相较于B超,螺旋CT诊断符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具有便捷、无创、无痛苦等优点,在常见急腹症病因诊断中准确性较高,可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汉斌;胡胜金;谢永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化疗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疗效较差.分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效果优于单独化疗已经得到临床认可,目前有关胃癌的分子靶点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周期抑制剂、免检查点阻滞剂、C-MET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其中一些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略阐述.

    作者:张宇欣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HD11XE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分析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超声检查可见盆腔积液,6例患者可见宫腔内存在液性暗区.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共58例,诊断符合率为96.67%,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26例(44.83%),左侧输卵管异位妊娠32例(55.17%);误诊2例,误诊率为3.33%.结论 对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而言,利用阴道超声检查可更好地明确异位妊娠的部位,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邱丽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1 d、7 d颅内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d、7d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宪祥;郭修财;刘小年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共92髋,均分别给予CT检查和MRI检查.以手术所见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所选54例(92髋)研究对象中共39例(71髋)经手术确诊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其中经CT检查确诊57髋,确诊率为80.28%;经MRI检查确诊67髋,确诊率为94.37%,MRI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准确性优于CT检查,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黄金高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高血压护理干预要点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要点及其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盲、对照的方式,将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压达标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考组30例,确诊后行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0例,确诊后行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术后2组均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参考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复发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行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各有优劣,临床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万汉朝;朱炳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高龄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探讨

    目的 探讨高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采用部分肝切除术治疗,16例实施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8例行肝胆管切开取石及肝肠吻合内引流术,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9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复发2例(6.67%).4例患者存在残余结石,5例发生伤口感染,电解质紊乱和胸水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2例.接受肝胆管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和肝胆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引流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00%,部分肝切除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对高龄肝胆管结石患者合理分型,选择佳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并做好疾病护理工作,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甘家兵;朱少波;杨斌;奚小华;刘翔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剂量),和观察组40例(给予组阿托伐他汀40 mg/d).给药前,2组患者均负荷300 mg氯吡格雷2 h,患者均在服药后10 d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大聚集率(MARP).结果治疗2 h后,2组患者1μmol/L和2μmol/L的ADP诱导的MARP显著下降至(38.00±11.44)%vs(32.00±8.14)%和(46.00±8.66)%vs(40.50±6.08)%(P<0.05).治疗10 d后,1μmol/L和2μmol/L的ADP诱导的MARP进一步下降至(35.66±7.50)%vs(20.66±4.46)%和(38.32±9.15)%vs(32.82±5.33)%,与基线及口服2 h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服用20 mg阿托伐他汀比较,ACS患者服用40 mg阿托伐他汀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氯吡格雷的抵制,且不会发生残存血小板高反应.

    作者:周富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急诊抢救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急诊科人员配置、抢救器材的准备提供依据,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急诊科抢救室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月份、抢救室滞留时间、疾病谱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随着急诊患者增多抢救室患者也同步增多,尤其是6,7,8月是急诊患者高峰;抢救室接诊患者人数与滞留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急诊入抢救室人数随年龄增高比例逐渐增多,90岁以上组入抢救室比例达43.49%;60岁以下患者滞留时间中位数无差异,6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滞留时间延长;晚期肿瘤患者滞留时间较非晚期者时间长;多发伤患者滞留时间明显长于非多发伤患者;抢救室疾病谱分析前5位分别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创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结论 急诊医学专业应根据急诊主要人群、高发年龄、不同就诊时间、主要疾病谱、滞留时间较长的疾病等因素合理安排急诊人员配备,进行重点培训,保持急诊工作有序安全进行.

    作者:杜鹏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和74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儿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率、白细胞数(WBC)、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病程时间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CRP、MP-Ab阳性率以及病程时间是患儿发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程时间、ESR、CRP、MP-Ab阳性率均是小儿发生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进而发生率.

    作者:赵枫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4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70例)与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70例)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异,同时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剂量、整体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97.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剂量、整体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手术指标更为优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启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Meek植皮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Meek植皮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粒皮加异体皮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eek植皮术治疗,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分别为(1.48±0.26)h、(25.14±2.13)d、(34.56±4.02)d,均短于对照组的(7.69±1.21)h、(36.28±3.14)d、(46.05±5.98)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给予Meek植皮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峰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