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建强
目的 加强对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收治的1例原发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疗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在肾病综合征缓解后,出现气短、休克体征,经D-二聚体及CT肺动脉成像确诊广泛肺动脉栓塞,经肺动脉造影及溶栓取栓术抢救成功,继续抗凝治疗至今,病情稳定.结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致死率高,严重影响预后,临床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柳文晶;李建勋;王群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循证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氧疗、平喘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其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较好,而在治疗期间实施各项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杨金蕾;张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6例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UAP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整体疗效较明显,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何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刮宫术的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雅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B-IGRA)和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和过氧化物酶法,对5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别进行全血TB-IGRA和胸水ADA活性检测.结果 TB-IGRA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88.5%)高于ADA(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87.5%)高于ADA(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测,敏感度下降为69.2%,特异性上升为100%.结论 TB-IGR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高于胸水ADA活性检测,联合检测(TB-IGRA和胸水ADA)可提高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
作者:曹英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角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方法 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苗医丰氏手法治疗.2组使用CT从颅底扫描至T1水平的范围,获得数据,再采用ITKSANP软件根据原始数据完成颈椎椎体的重建.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结构三维空间角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C3-7椎体三维角度X轴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C4、C5椎体三维角度Y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的三维空间角度有明显调整作用,其可能是丰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同时证实该手法对颈椎病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为其在临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任一;李溥;梁子聪;陆永刚;曹杨彬;胡建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药物过敏性休克实施抢救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3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及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分析其抢救护理过程及结果.结果 经及时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有2例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实施积极抢救与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春阳;吴振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肺囊腺瘤与隔离肺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孕妇120例,所有孕妇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且主要检查内容为胎儿的肺部,对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120例中晚期孕妇中,30例胎儿的肺内出现异常声像,其中25例胎儿为肺囊腺瘤,5例胎儿为隔离肺.结论 在肺囊腺瘤与隔离肺诊断中应用产前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可为预后评估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新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口服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组(MP+PD组)、口服甲泼尼龙组(MP组)、口服泼尼松组(PD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组完全缓解率优于常规甲泼尼龙组及常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减少方面优于泼尼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在激素相关并发症减少方面优于泼尼松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较单用能更好地使患者达到 完全缓解,且能减少激素相关并发症.
作者:唐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前者给予一般性护理措施,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3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得以有效改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巩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例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图像资料,观察CT影像表现.结果 病灶分布:双侧肺8例,单侧肺3例;多叶10例,单叶1例.病灶形态:多发斑片状、小结节状影,呈“树芽征”、“晕征”共4例;片状实变影5例;空洞内随体位移动软组织结节灶7例,空洞内条索状、絮状内容物4例;伴有胸腔积液和(或)胸膜肥厚6例.结论 肺结核合并曲菌感染CT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空洞内曲菌球及絮状、条索状内容物形成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吉丽;王青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实行“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前后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医护患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霞;董秀春;郭发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拔火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在神阙穴拔火罐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和EOS计数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拔火罐疗法治疗AD疗效显著,对血清总IgE及EOS计数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龚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患者,分析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与免疫功能均是造成患者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男性、年龄超过60岁、免疫功能低下是独立诱导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对症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与宮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宮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绝经后妇女宮腔积液的超声与宮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4例妇女宫腔积液均经超声确诊;宮腔镜均检查出宫腔积液,发现其他病症36例,其中宫颈癌6例,子宫内膜癌9例,子宫肌瘤4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萎缩性子宫内膜炎8例;经病理诊断24例,宮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结论 绝经后妇女宮腔积液可应用超声进行初步筛查,若需进一步对宮内疾病进行诊断则应使用宮腔镜,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付俊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电子护理指引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根据护理指引实施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所用时间、体质量增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对晚期早产儿增加喂养耐受性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日期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规范的护理框架,使护理过程更为高效,提升了护理专业内涵.
作者:徐清清;李晓梅;潘叶红;于新月;左周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集到的尿液标本198份,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展开尿液隐血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检测阳性率为23.23%,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检测阳性率为25.25%,后者高于前者.结论 在尿液隐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将两者联合使用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一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以及CRP水平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入组时以及持续透析1年后CRP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贫血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持续透析1年后,CRP、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和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变化不大(P>0.05).对透析1年后CPR水平≥8.0 rmg/L(CPR升高组)和<8.0 mg/L(CRP正常组)的患者贫血相关指标进行比较,Hb、Alb以及H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升高组贫血发生率为79.3%,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明显,持续透析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微炎症状态、纠正贫血,但是C反应蛋白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较高.
作者:杨启;肖秋景;王兴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影响因素等,总结临床经验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280例住院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法,依据自身感受据实填写或作答,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患者中无焦虑120例,轻度焦虑82例,中度焦虑52例,重度焦虑26例,焦虑发生率57.1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评分(14.9±2.7)分.患者中无抑郁148例,轻度抑郁58例,中度抑郁50例,重度抑郁24例,抑郁发生率47.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平均评分(23.2±4.9)分.干预后HAMA、HADM平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发生率较高,经过有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满意.
作者:李爱美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