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郭福蝶;王春艳;李佳琪;张琴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法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0例,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治疗Ⅱ组30例,采用早产儿配方喂养;治疗Ⅲ组30例,采用普通奶粉喂养,3组患儿均喂养4周.比较3组患儿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Ⅰ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治疗Ⅰ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结论 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优于早产儿配方和普通奶粉喂养.
作者:刘颖;田永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11月收治的9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由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以及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经由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京;赵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85小儿热性惊厥病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惊厥复发组(41例)和惊厥未复发组(44例),回顾性分析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首次发作年龄低于2岁者、复杂型惊厥、发作时体温<39.0℃、一级亲属中有惊厥史的比例均明显较未复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复发组男童比例,患儿在热退后2周~3周脑电图仍发现异常,患儿有围生期异常史,合并贫血、缺钙、营养不良者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涉及多种因素,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须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以减少惊厥的复发.
作者:肖晓辉;贺静;谷红梅;梁昌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并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经皮穿刺肾造瘘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结石一次性清除率、结石粉碎及并发气胸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结石清除率及粉碎率均更高,且气胸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穿刺肾造瘘肾镜取石术相比,有一次性清除率高、并发症小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平;胡小保;黄海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骨钉消毒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骨牵引术后钉道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创伤骨科行骨牵引术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75%酒精点滴方法进行骨钉消毒,观察组采用密闭式针眼护理方法进行骨钉消毒,对比2组患者的骨牵引针眼感染率、住院天数、患者针眼疼痛程度.结果 采用密闭式骨钉消毒法的糖尿病患者针眼感染率和针眼疼痛度明显下降,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骨钉消毒与传统骨钉消毒方法相比更科学、更实用,对行骨牵引的糖尿病患者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婷;严婷;杨慧;薛亚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32.00%,其满意度分别为96.00%,72.00%,试验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抢救方法、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法 搜集我院急诊室2012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4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临床抢救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给予急救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急救基础护理,分析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急救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治疗价值高.
作者:唐琴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基础建设部门,承担着院内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等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 自2009年卫生部颁发了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3个标准,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经改扩建后于2010年开始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集中供应,包括各种手术布类及敷料的打包及灭菌工作.随着工作量加大,工作人员随之增加,工人由原有4名增加至7名(下收下送3名、清洗1名、敷料布类打包2名,卫生工人1名). 由于工人文化水平低,年龄较大,流动性大等原因造成培训、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在多年管理工人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火秀;刘碧英;林秀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延伸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3个化疗周期.对2组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治愈信心、身体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治愈信心、身体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 降低负面心理,增加对疾病的治愈信心,尽快使身体得到恢复,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晚霞;夏为书;邓娣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3%高渗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93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48例)和高渗盐水组(给予3%氯化钠溶液雾化,45例)2组,观察2组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高渗盐水组咳嗽、干湿啰音明显改善时间(5.6±1.5)d、消失时间(6.7±1.7)d以及住院天数(7.1±1.3)d均略长于布地奈德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95.8%)均高于高渗盐水组(44.4%,91.1%),但是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炎住院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雾化吸入3%的盐水,能增加疗效,有利于症状改善,对于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家长不希望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儿提供了用药选择.
作者:周雪琴;张晓林;沈睿;岑莉;刘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泻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恩贝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腹泻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旭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种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接收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其采用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5例,疾病稳定68例,疾病进展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93.0%;患者治疗前后在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14.0%.结论 对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喜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 从2013年7月—2015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中抽取70例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与对照组(77.1%)相比明显要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加快,其中研究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对照组加快更多(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眩晕症的同时加用天麻素注射液,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输血医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输血科的工作看似简单枯燥,其实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疑难血型鉴定、疑难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及输血治疗、产前抗体效价检测及换血治疗、疑难交叉配血、血小板配型等技术,已经使输血医学发展成为一个集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作者:江晓明;杜平;王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实施丙型肝炎筛查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以问卷形式随机调查我院医生(非肝病专科医生)70名,护士30名,随机调查我院门诊患者100名(与所患疾病种类无关),分别于教育前(2011年)及教育后(2014年)完成.结果 教育前后认识高危性行为是丙肝高危因素的医护组人数为50名和83名(P<0.05),患者组为36名和61名(P<0.05);教育前后认识纹身、穿孔、针灸为其高危因素的医护组人数为39名和67名(P<0.05),患者组为28名和49名(P<0.05);教育前后知晓专科就诊的医护组人数为39名和67名(P<0.05),患者组为28名和48名(P<0.05);教育前后传染病漏报率为29名和1名(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丙肝的筛查管理中健康教育是有效措施,行政管理必不可少.
作者:谢秀英;李志强;窦会东;马雪莲;马金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组.单一化疗组采取的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联合化疗组采取的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缓解率、不良症状、Karnofsky评分.结果 联合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近期缓解率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P<0.05),2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确切,可在不增加不良症状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近期缓解率,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强;欧阳杜红;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0%,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7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试验组患者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单用甲氨蝶呤更为显著,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黄悦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80例作为观察组,2014年1月—12月行常规护理服务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医院以往制定的护理规范和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优质服务示范工程要求护理:建立优质服务管理制度、加强优质服务理论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建舒适病房环境.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9.47%,高于对照组的95.83%;而家属陪伴42.10%、护理投诉和纠纷0.26%、住院时间(13.56±2.87)d,均低于对照组的77.78%、2.22%、(16.27±3.9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能够减少家属陪伴、护理投诉和纠纷,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对提升治疗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登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发现左踝部肿物6年余,近1年来自觉肿物渐增大,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左踝关节皮下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5 cm×4 cm×2.5 cm,质地中等,局部质硬,边界清楚,触之无压痛. 超声检查示左侧外踝皮下组织内见大小约5 cm×2.5 cm的混合回声团,边界不清,内部可见大量强回声及少量不规则暗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作者:张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校2012级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讲解教学模式进行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抽取2013级学生64名为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教学模式进行中医护理课程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的中医护理课程考核的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护理课程的理论实践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雅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