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段石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B超表现, 对比
摘要: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94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102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B超表现.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右叶斜径>140 mm、肝表面光滑发生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表面锯齿状、 粗大不规则结节发生率低于肝炎肝硬化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为(13.71±1.55)mm,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为(13.95±2.44)mm,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表现方面有区别,可辅助临床诊断.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咽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咽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诊治的80例咽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试验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咽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艳梅;王淑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补气活血法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对补气活血法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前者给予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后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优于参照组的66.67%,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较优,值得推广.

    作者:李大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干预后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熟练掌握、遵循医嘱服药、掌握分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及定期复查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急诊就诊次数比干预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由此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庹静;杨昌容;杨选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106例我院2013年9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恢复期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其中5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3例采用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同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较为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翟梅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80例作为观察组,2014年1月—12月行常规护理服务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医院以往制定的护理规范和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优质服务示范工程要求护理:建立优质服务管理制度、加强优质服务理论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建舒适病房环境.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9.47%,高于对照组的95.83%;而家属陪伴42.10%、护理投诉和纠纷0.26%、住院时间(13.56±2.87)d,均低于对照组的77.78%、2.22%、(16.27±3.9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能够减少家属陪伴、护理投诉和纠纷,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对提升治疗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登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电针治疗配合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 探析电针治疗配合盆底肌训练进行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电针治疗配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联合盆底肌训练;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好于对照组患者的62%,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电针配合盆底肌训练进行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指标值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1.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值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良好,可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延迟肾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延伸护理干预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对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延伸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3个化疗周期.对2组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治愈信心、身体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治愈信心、身体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 降低负面心理,增加对疾病的治愈信心,尽快使身体得到恢复,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晚霞;夏为书;邓娣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喂养方法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法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0例,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治疗Ⅱ组30例,采用早产儿配方喂养;治疗Ⅲ组30例,采用普通奶粉喂养,3组患儿均喂养4周.比较3组患儿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Ⅰ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治疗Ⅰ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结论 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优于早产儿配方和普通奶粉喂养.

    作者:刘颖;田永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Ilizarov技术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20例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患者中出现针道感染1例,经加强消毒换药和使用抗生素得以控制.未因护理不当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和外固定架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是一种疗效佳、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可避免手术切口造成的瘢痕皮肤、伤口不愈合及感染等问题,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汪丽;郭福蝶;王春艳;李佳琪;张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00%,77.50%,且研究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配合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压,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腊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组.单一化疗组采取的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联合化疗组采取的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缓解率、不良症状、Karnofsky评分.结果 联合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近期缓解率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P<0.05),2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确切,可在不增加不良症状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近期缓解率,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强;欧阳杜红;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94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102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B超表现.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右叶斜径>140 mm、肝表面光滑发生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表面锯齿状、 粗大不规则结节发生率低于肝炎肝硬化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为(13.71±1.55)mm,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为(13.95±2.44)mm,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表现方面有区别,可辅助临床诊断.

    作者:段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左氧氟沙星不同给药方法对急性菌痢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对急性菌痢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ER)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急性菌痢患者中选取139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静脉给药组72例,口服给药组67例,治疗5 d后,留取2组患者的24 h尿液检测UAER,并分别与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静脉给药组UAE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口服给药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所引起的药物性肾损害要大于口服给药者,因此在应用左氧氟沙星尤其是静脉给药时,需密切关注患者UAER的变化,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检测,并指导合理应用,以提高左氧氟沙星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范春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清热除湿外洗方冲洗产后会阴侧切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除湿外洗方用于产后会阴侧切口冲洗的疗效与舒适度.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我院经阴道自然分娩且行会阴侧切术后的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75例.2组分别采用0.05%的碘伏稀释液和清热除湿外洗方行会阴冲洗,共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产妇产后第1~3天会阴侧切口疼痛程度,采用Kolcaba简化舒适度状况量表(GCQ)评估产妇产后72 h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后第1~3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分娩后72 h的舒适度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热除湿外洗方用于产后会阴冲洗不仅能够减轻伤口疼痛,还能增加产妇的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全能;牛向馨;黄丽亚;杨雪;林志君;陈光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腹泻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小儿腹泻通过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疗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腹泻患者采取微生态制剂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患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凤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控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患者要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丙型肝炎筛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实施丙型肝炎筛查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以问卷形式随机调查我院医生(非肝病专科医生)70名,护士30名,随机调查我院门诊患者100名(与所患疾病种类无关),分别于教育前(2011年)及教育后(2014年)完成.结果 教育前后认识高危性行为是丙肝高危因素的医护组人数为50名和83名(P<0.05),患者组为36名和61名(P<0.05);教育前后认识纹身、穿孔、针灸为其高危因素的医护组人数为39名和67名(P<0.05),患者组为28名和49名(P<0.05);教育前后知晓专科就诊的医护组人数为39名和67名(P<0.05),患者组为28名和48名(P<0.05);教育前后传染病漏报率为29名和1名(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丙肝的筛查管理中健康教育是有效措施,行政管理必不可少.

    作者:谢秀英;李志强;窦会东;马雪莲;马金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11月收治的9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由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以及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经由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京;赵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不同采血方式采集血常规检测血样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共就诊并进行血常规检测患者100例,其中静脉采血及末梢采血患者分别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 对照组WBC、RBC、Hct及Plt、Hb的含量检测结果显著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末梢采血而言静脉采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故临床血样采集应以静脉采血为优先采纳方式.

    作者:张学文;吉英嵘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