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彩霞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护士预防压疮水平,及时进行糖尿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多方面实施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结果180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压疮高危因素、危害性、心理支持、营养护理、血糖控制、减少受压、定时翻身及翻身技巧、功能锻炼、大小便管理等)了解165例(91.67%)、积极配合护理工作168例(93.33%)、发生压疮2例(均为难免压疮)(1.1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178例(98.89%)。结论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患者及家属自身的保健能力,配合护士工作,减少压疮发生,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于妊娠20周后,感到头痛、头晕等高血压的症状,其病情变化快,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母婴死亡[1,2]。因此应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及时合理干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可以更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孕产妇安全,提高母婴预后质量[2,3]。现将其新的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裸化阑尾动脉在三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优势。方法腹腔镜下采用裸化阑尾动脉丝线打结技术治疗52例阑尾炎患者。结果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术中均于阑尾系膜根部裸化出阑尾动脉,无中转开腹。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腹腔镜操作熟练的术者,裸化阑尾动脉后,术中阑尾动脉结扎效果确切,降低了因术中岀血需二次止血的概率,减少了术后阑尾动脉出血的可能性,而且“一大两小”的戳孔及丝线打结同时具有美观、经济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龙;卢清平;张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届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30名及观察组3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观察组采取目标管理法。对2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操作技能、带教工作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分数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学习态度及动手能力、主动性等综合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具有可行性,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操作及理论能力,也能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满意度,改善整体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潘焕;程兴东;王会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恶性程度高且病死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肿瘤细胞减灭术配合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尽管有70%~80%的患者可以获得临床完全缓解,但是即使完全缓解依然会有50%以上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1,2],终导致死亡。上皮性卵巢癌主要通过腹膜播散,且85%的复发肿瘤位于腹盆腔内,临床上主要是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通过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出血或压迫等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上皮性卵巢癌对放疗中度敏感,局部放疗可有效缩小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存在的肉眼残留病灶或者复发病灶[3,4]。尤其是近年来CT或PET/CT引导下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其较传统的常规放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放疗不良反应,起到与化疗协同抗癌的作用[5,6]。
作者:徐晨;赵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截瘫患者单纯性肾囊肿的超声检出情况。方法将54例截瘫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单纯肾囊肿发病率及囊肿直径大小等结果,与2014年随机抽取健康查体中心50岁以上健康男性60例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截瘫组患者单纯肾囊肿发病率为48.15%,高于查体组的20%;其囊肿直径平均为(4.7±3.78)cm,明显大于查体组的(2.6±0.67)cm,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结论截瘫患者单纯肾囊肿发病率、和检出囊肿直径大小与健康查体者不同,有必要进一步筛选排除其风险因素,以提高截瘫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闵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洗胃液用量,洗胃时间,观察抢救情况及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洗胃液用量、洗胃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80例应用传统方法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对患者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护理质量的提高,及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均有良好效果。
作者:徐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就诊组和院前急救组,常规就诊组患者直接前来急诊科就诊,未接受院前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比2组干预结果。结果与常规就诊组比较,院前急救组救治成功率更高,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发病至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大,可快速实现急救反应,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减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英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方法,研究组28例,采用改良式扁带固定方法。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出现的问题和患者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改良式固定方法出现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云;陈大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该学科的专业方向是防病、治病以及康复等,因此,其又是一门结合了理工、医、生物等学科的交叉学科。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涉及到生物信息学、医疗仪器、医学图像等方面,所以其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来说,重要、迫切的问题是在创新型应用人才背景下,如何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和分析。
作者:杨玉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80例行剖宫产的患者术后进行B超检查,观察其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行剖宫产术后5 d,出现宫腔积液的患者1例,占总数的1.25%;在术后42 d,出现宫腔积液的患者有3例,占总数的3.75%。检查子宫声像图为愈合良好的患者有75例,占总数的93.75%;而出现炎性反应子宫切口声像图的患者有3例,占总数的3.75%。结论用B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情况进行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马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女,61岁,入院诊断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不满意,拟行L4~5,L5~S1椎间盘摘除术。既往体健,无手术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查体除外椎间盘突出症专科情况外余正常。医院常规五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生化全套、大便常规)正常,生化:TP 64.85 g/L,ALB 38.77 g/L,GLB 26.08 g/L, PA 284.8 g/L,CO226.32 mmol/L,GLU 5.02 mmol/L。胸部X线报告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良好,弥散功能正常。平车入室,体温36.6℃,双肺呼吸音清,BP 123/70 mm Hg,P 80次/min。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诱导插管全身麻醉,具体用药:咪达唑仑、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得普利麻。诱导平稳,调整体位,生命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术中第一瓶液体为乳酸钠林格,手术进行到暴露椎板时,正好输入琥珀酰明胶约50 mL左右,出现SpO2降至90%,BP 53/30 mm Hg,气道压力增高,肌松不够,给予地塞米松10 mg,人工通气,症状未缓解,停止手术,转变体位,见全身血管性水肿,即停用琥珀酰明胶(约入100 mL)。进行抗过敏性休克治疗,肾上腺素气管给药1 mg,甲泼尼龙80 mg多次间断应用防止血管通透性增加,适度扩容,多巴胺及间羟胺维持BP 90/50 mm Hg,同时分别给予异丙嗪25 mg、葡萄糖酸钙10 mL、奥美拉唑40 mg静脉输注,头部降温保护。自主呼吸恢复后,双肺听及水泡音,出现泡沫痰,随即给予吗啡及速尿应用情况好转,继续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BP 90/50 mm Hg、SpO297%,急查血气pH 7.33、PaCO235 mm Hg、PaO285 mm Hg,及生化CO219.42 mmol/L、ALP 32.22 U/L、TP 33.94 g/L、ALB 20.81 g/L、GLB 13.13 g/L、PA 170 mg/L、GLU 11.18 mmol/L。送ICU继续治疗,3 d后患者情绪稳定,对答切题,血管性水肿症状逐渐改善,15 d后痊愈出院。
作者:黄江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2 h、12 h出血量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米索前列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我院于2014年12月19日—22日接受四川省医院评审专家进行二甲现场评审,本次评审无论在评审理念、评审指标、评价标准、评审形式等方面与第一周期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相比有了很大的调整[1]。本次评审中,评审专家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调取病历、现场访谈和个案追踪等评价方式,结合社会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自评报告等信息查询等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价。评审中护理专家建议加强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调整护理部层面的质量管理核心成员,精兵简政,结合四川省护理质量推荐标准调整医院的护理质量标准,使其更适合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进一步更好地运用PDCA循环,同时探索科学有效符合基层医院的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护理部积极采取措施,用医院评审标准指导护理日常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在学习和使用《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版》的过程中发现护理质量管理其实与医院评审的思路和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江琳;石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基层综合医院心内科会诊临床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1年时间内我院请心内科会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074例会诊病例纳入统计,包括普通会诊886例(82.49%),急诊会诊188例(17.51%);手术科室会诊676例(62.94%),非手术科室398例(37.06%)。在主会诊理由中,血压高(432例,40.22%)、心电图异常(302例,28.12%)、出现心内科相关症状(186例,17.32%)分列前三位;普外科(124例,11.55%)、眼科(123例,11.45%)及妇产科(102例,9.50%)分列科室会诊数前三位;手术科室会诊主要是术前评估(404例,59.76%),血压高、心电图异常、既往诊断冠心病是前三位主要会诊理由。结论综合医院各科室请心内科会诊常见,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医疗服务及降低医疗风险的同时,也反映了部分非心血管专科医师对心血管病基础知识的欠缺。
作者:黄正林;高月;张海波;任平;龙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掌上电脑在护理移动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014年和2015年在护理移动查房中应用掌上电脑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情况。结果在护理移动查房中应用掌上电脑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移动查房中应用掌上电脑,有助于病房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涉及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并行后内侧入路进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个月~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2个月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达到91.7%。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通过胫骨平台后内侧切口,能够准确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手术疗效优良。
作者:贺秀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儿智能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试验组(74例),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95%,对照组为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6,12个月后,观察组 PDI、MD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患儿神经系统损伤恢复,提高患儿精神运动、智力发育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柏林;蒋晓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对30例行首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术后常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组于术后6 h行耳穴埋豆,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耳穴压豆配合镇痛泵技术管理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崔雁;倪玲玉;沈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