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羽佳
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观察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而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比较2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和药物保守治疗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措施,但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比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保龄球效应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整群抽样方式,以我院内科病区60名护士为对照组,外科病区64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保龄球效应管理模式。3个月后对2组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龄球效应管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程志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19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1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脂、吸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卒中家族史、糖尿病、烟雾病、卵圆孔未闭、大动脉炎、动脉夹层、动静脉畸形、左心房黏液瘤、梅毒感染、CADASIL。2组比较,青年组高脂血症、吸烟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与老年组不完全相同,积极治疗高脂血症、戒烟对预防青年缺血性卒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青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门诊收治的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的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研究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加减中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32%)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育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4例骨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细节组和对照组,细节组从预防性护理、掌握拔管时机、心理护理、个体化护理入手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细节组自行排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细节护理干预,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的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韩轶梅;冯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专业水平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94.4%与97.2%,高于对照组的77.8%,66.7%,72.2%,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秦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其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存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并与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有关。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硝苯吡啶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肠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60例肠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单纯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吡啶含服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其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痉挛患者采用硝苯吡啶含服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失误发生率、住院费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失误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护理能够降低妇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芮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相关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来源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期刊文献资源。按照检索关键词,应用QUADAS条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10篇文献中,共纳入研究病灶850个,其中良性病灶510个,恶性病灶340个。QUADAS条目对10篇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为:疾病谱偏倚评价结果为100%(10/10)不清楚,认为文献对疾病谱人群描述差,提供信息不足;选择偏倚评价结果为60.00%(6/10)否以及20.00%(2/10),认为文献对临床试验选择标准的描述不全面;待评价试验实施偏倚评价结果为80.00%(8/10)不清楚,认为文献试验产生偏倚可能性高;试验解读偏倚、金标准解读偏倚、临床解读偏倚评价结果均为80.00%(8/10)不清楚,认为文献试验结果产生偏倚可能性大。结论目前有关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中产生偏倚的因素包括疾病谱偏倚、选择偏倚、待评价试验实施偏倚、试验解读偏倚、金标准解读偏倚、以及临床解读偏倚,需采取相应措施改进,以提高此类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作者:柳建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其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及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甲状腺结节患者单发82例,多发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07例,恶性结节2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4.00%,特异性为94.39%,误诊的10例中4例恶性结节误诊为良性,6例良性结节误诊为恶性。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衰减、沙砾样钙化、血流、阻力指数(RI)、颈部淋巴结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例患者突然发生妊娠包块破裂而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成功治愈55例,治愈率为94.8%,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免除手术创伤,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接受中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给予未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与观察组(n=38例,给予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33%),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炮制可调整中药成分含量,改善药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大限度发挥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
作者:王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烤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4例患者,共计66颗前牙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病例,随访1年,回顾性分析和记录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66颗烤瓷贴面修复体中有1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脱落,1颗患牙修复体创伤断裂,2颗患牙修复体出现牙龈炎,修复成功率为94%。结论烤瓷贴面修复具有备牙量少,对天然牙的损伤小,牙髓敏感度小,生物相容性好,颜色稳定、耐磨性好的特点,可以作为牙齿美容的主要修复方式。
作者:刘如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方法200例进行静脉穿刺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与增大静脉穿刺角度的方法,对2组静脉穿刺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静脉穿刺增大进针角度(40°~60°角)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患者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尖经皮下进入血管的距离和时间是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的关键因素,增大静脉穿刺角度,采用40°~60°角、因人而异进行大角度穿刺,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静脉损伤、保障静脉穿刺获得成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高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大同市居民主要疾病类型,为居民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同市16家大型医院2014年住院病例资料10万余份,应用ICD-10规则统一编码、归类,按照ICD-10三位数类目统计2014年住院病例归类为298种疾病,分别统计各种疾病构成比并排序,截取男女性前50种疾病作为大同市居民需要重点关注疾病。结果男性前三类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13835例,占全部住院病例(下同)的24.88%,心脑血管疾病9121例,占16.4%,消化系统类疾病7294例,占13.1%;女性前三类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3719例,占全部住院病例(下同)的27.26%,呼吸系统疾病5488例,占10.89%,心脑血管疾病5297例,占10.52%;男女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男性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意外伤害等需要重点关注;女性居民妊娠和分娩的其他并发症、肺炎、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脑梗死、特发性高血压等需要重点关注。
作者:王莉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肛肠疾病患者应用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分别给予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A组的出血停止及疼痛、水肿和渗出消失时间均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B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银花三黄愈疡方治疗肛肠疾病的药效起效较快,疗效较优,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手术随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五联疗法即中药口服、中药“丹参粉”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中频脉冲电治疗。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均无异位妊娠发生,术后1年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玲;高丽萍;谢丽芬;王秀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泡感染及与滤过泡相关的眼内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因“青光眼滤过泡感染及与滤过泡相关的眼内炎”住院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例中,细菌感染占56.7%,真菌感染占26.7%,病毒感染占13.3%,其他原因占3.3%。本组30例患者中痊愈率为86.7%,复发率为6.7%,其他为6.7%。结论滤过泡感染和眼内炎主要的病因为细菌感染;采用“外科手术+术后内科治疗(头孢类+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陈秀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10例患者中9例为初产妇、1例为经产妇,发病年龄:22岁~33岁,发病孕周:28周+5~35周+6,发病时期:妊娠晚期3例,产褥期7例,其中术后24 h内6例。头痛、视觉障碍、抽搐、肢体活动受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0例患者均行MRI+MRV检测,7例患者上矢状窦栓塞。10例患者均积极给予抗凝对症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围生儿7例痊愈出院。结论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妇女出现头痛、视觉障碍、抽搐、肢体活动受限等体征时,需警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行MRI+MRV检测有助于诊断;病情危重时及时选择终止妊娠去除病因并积极抗凝,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华;李晓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