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芮晴
目的:探讨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手术随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五联疗法即中药口服、中药“丹参粉”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中频脉冲电治疗。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均无异位妊娠发生,术后1年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玲;高丽萍;谢丽芬;王秀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10例患者中9例为初产妇、1例为经产妇,发病年龄:22岁~33岁,发病孕周:28周+5~35周+6,发病时期:妊娠晚期3例,产褥期7例,其中术后24 h内6例。头痛、视觉障碍、抽搐、肢体活动受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0例患者均行MRI+MRV检测,7例患者上矢状窦栓塞。10例患者均积极给予抗凝对症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围生儿7例痊愈出院。结论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妇女出现头痛、视觉障碍、抽搐、肢体活动受限等体征时,需警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行MRI+MRV检测有助于诊断;病情危重时及时选择终止妊娠去除病因并积极抗凝,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华;李晓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6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分析产后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6例产妇存在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率13.85%。结论对产妇分娩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消除其心理障碍,有利于婴儿成长和家庭稳定。
作者:梁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从2013年到2月—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排尿诱导,并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对比患者术后的健康感觉、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指标。结果30例患者中1例因为前列腺增生,终行导尿治疗。5例采取开塞露刺激的方式,促使患者顺利排尿。24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能够正常排尿,顺利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主要是由各类心理因素、术后疼痛、麻醉作用、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状态,提高排尿成功率,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门诊2013年8月—2014年8月经乳腺癌筛查结合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诊断准确率。结果在6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中,乳腺B超检查、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结果与实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59%,76.47%,乳腺B超联合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乳腺B超和X线钼靶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P﹥0.05),乳腺B超联合X线钼靶检查的准确率高。结论乳腺B超、X线钼靶检查是乳腺癌筛选的常用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其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及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甲状腺结节患者单发82例,多发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07例,恶性结节2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4.00%,特异性为94.39%,误诊的10例中4例恶性结节误诊为良性,6例良性结节误诊为恶性。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衰减、沙砾样钙化、血流、阻力指数(RI)、颈部淋巴结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6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检查、药物护理等,研究组在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顺产率6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12%;研究组剖宫产为38.24%、产后出血为26.47%、胎儿窘迫为14.7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88%,47.06%,35.29%、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树立自信心,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妊娠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娥;韩润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4例骨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细节组和对照组,细节组从预防性护理、掌握拔管时机、心理护理、个体化护理入手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细节组自行排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细节护理干预,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的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韩轶梅;冯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技术对治疗六龄齿龋坏的疗效,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138名小学生,均为6岁~7岁儿童,以右侧上下第一恒磨牙共计276颗牙齿进行窝沟封闭处理,为试验组;以涂抹窝沟封闭剂牙齿的对侧牙齿作为空白对照,不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为对照组。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观察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并分析2组牙齿的龋齿现象。结果观察3年后,涂抹了窝沟封闭剂的试验组牙齿龋坏率明显低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牙齿,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龄儿童牙齿进行窝沟封闭技术处理,对于防止儿童龋齿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应积极普及和推广。
作者:赵志清;史雅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方法200例进行静脉穿刺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与增大静脉穿刺角度的方法,对2组静脉穿刺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静脉穿刺增大进针角度(40°~60°角)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患者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尖经皮下进入血管的距离和时间是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的关键因素,增大静脉穿刺角度,采用40°~60°角、因人而异进行大角度穿刺,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静脉损伤、保障静脉穿刺获得成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高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产房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部门,助产士在工作中随时接触着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血液、体液等感染性危害因素以及化学消毒剂等非感染性危害因素,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不容忽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张国栋;尚艳娥;张丽桃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98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和术前准备专项护理;术后给予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和术后功能性锻炼指导专项护理。结果患者均达到手术预期效果,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自由活动。结论给予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作者:郭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硝苯吡啶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肠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60例肠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单纯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吡啶含服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其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痉挛患者采用硝苯吡啶含服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例患者突然发生妊娠包块破裂而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成功治愈55例,治愈率为94.8%,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免除手术创伤,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龙岩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工作情况。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追踪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活动性肺结核确诊率均在30.0%以下,非结核排除率均高于70.0%。结论应加强转诊追踪工作,切实提高患者总体到位率及患者发现率。
作者:林小燕;曾水生;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对痛风患者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尿酸、血胆固醇、尿素氮水平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患者对疾病、药物应用等知识的掌握率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痛风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状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效果显著。
作者:史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肛肠疾病患者应用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分别给予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A组的出血停止及疼痛、水肿和渗出消失时间均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B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银花三黄愈疡方治疗肛肠疾病的药效起效较快,疗效较优,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成甲乙2组各49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6.33%,79.59%,与乙组的4.08%,97.96%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与围术期护理干预的配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江素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总结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促进产妇顺利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妇266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给予相关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感染,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均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结论开展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缩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手术获得成功。
作者:梁爱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烤瓷贴面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4例患者,共计66颗前牙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病例,随访1年,回顾性分析和记录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66颗烤瓷贴面修复体中有1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脱落,1颗患牙修复体创伤断裂,2颗患牙修复体出现牙龈炎,修复成功率为94%。结论烤瓷贴面修复具有备牙量少,对天然牙的损伤小,牙髓敏感度小,生物相容性好,颜色稳定、耐磨性好的特点,可以作为牙齿美容的主要修复方式。
作者:刘如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