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龄球效应在临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程志英

关键词:临床护士, 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保龄球效应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保龄球效应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整群抽样方式,以我院内科病区60名护士为对照组,外科病区64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保龄球效应管理模式。3个月后对2组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龄球效应管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治疗酒糟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治疗酒糟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酒糟鼻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56例,对照组52例。试验组予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予甲硝唑片口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36%和48.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可显著提高酒糟鼻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东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龙岩市2010年-2014年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龙岩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工作情况。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追踪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活动性肺结核确诊率均在30.0%以下,非结核排除率均高于70.0%。结论应加强转诊追踪工作,切实提高患者总体到位率及患者发现率。

    作者:林小燕;曾水生;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

    产房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部门,助产士在工作中随时接触着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血液、体液等感染性危害因素以及化学消毒剂等非感染性危害因素,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不容忽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张国栋;尚艳娥;张丽桃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接受中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给予未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与观察组(n=38例,给予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33%),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炮制可调整中药成分含量,改善药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大限度发挥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

    作者:王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在肛肠疾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肛肠疾病患者应用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分别给予银花三黄愈疡方和常规方法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A组的出血停止及疼痛、水肿和渗出消失时间均明显较B组短(P﹤0.05);A组的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B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银花三黄愈疡方治疗肛肠疾病的药效起效较快,疗效较优,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补益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治疗肿瘤,减轻痛苦,世界性难题。祖国传统医学对治疗肿瘤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与正气不足有关,所以在治疗上以补益扶正为主,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谈一谈补益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一些思考。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6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检查、药物护理等,研究组在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顺产率6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12%;研究组剖宫产为38.24%、产后出血为26.47%、胎儿窘迫为14.7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88%,47.06%,35.29%、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树立自信心,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妊娠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娥;韩润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生活指导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指导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成随访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针对随访组患者还进行了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跟踪随访6个月后,随访组患者总病情控制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8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确保遵医行为,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任翠仙;赵新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血压以及焦虑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正常生活来说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锦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相关文献质量评估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相关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来源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期刊文献资源。按照检索关键词,应用QUADAS条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10篇文献中,共纳入研究病灶850个,其中良性病灶510个,恶性病灶340个。QUADAS条目对10篇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为:疾病谱偏倚评价结果为100%(10/10)不清楚,认为文献对疾病谱人群描述差,提供信息不足;选择偏倚评价结果为60.00%(6/10)否以及20.00%(2/10),认为文献对临床试验选择标准的描述不全面;待评价试验实施偏倚评价结果为80.00%(8/10)不清楚,认为文献试验产生偏倚可能性高;试验解读偏倚、金标准解读偏倚、临床解读偏倚评价结果均为80.00%(8/10)不清楚,认为文献试验结果产生偏倚可能性大。结论目前有关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中产生偏倚的因素包括疾病谱偏倚、选择偏倚、待评价试验实施偏倚、试验解读偏倚、金标准解读偏倚、以及临床解读偏倚,需采取相应措施改进,以提高此类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作者:柳建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索他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改善率以及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其HR、QTc和QT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20/40),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R、QTc和QTd等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索他洛尔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RV各项指标,从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甘玉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四逆汤治疗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四逆汤治疗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入选29例服用含木通汤药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四逆汤组15例和一般治疗组14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血清尿素氮、肌酐、尿NAG酶、尿糖等指标变化,测定尿氧化应激产物,比较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2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四逆汤组尿氧化应激产物、尿NAG酶、尿糖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治疗8周,四逆汤组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但尿NAG酶、尿糖及尿氧化应激产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可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而促进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恢复。

    作者:贾亚俊;高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方法200例进行静脉穿刺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与增大静脉穿刺角度的方法,对2组静脉穿刺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静脉穿刺增大进针角度(40°~60°角)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患者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尖经皮下进入血管的距离和时间是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的关键因素,增大静脉穿刺角度,采用40°~60°角、因人而异进行大角度穿刺,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静脉损伤、保障静脉穿刺获得成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高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CBW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CBWI患者94例,46例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8例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在两种类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舒血宁、奥扎格雷钠以及羟乙基淀粉酶注射液进行治疗。在发病后6h内,观察组在DSA下采用脑血管介入灌注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椎基底动脉患者和颈内动脉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8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CBWI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翟羽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76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并发症较低等优点。

    作者:陈伟;邱钧;李志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手术随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五联疗法即中药口服、中药“丹参粉”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中频脉冲电治疗。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均无异位妊娠发生,术后1年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联疗法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玲;高丽萍;谢丽芬;王秀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发展性照顾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比较2组患儿胃泌素分泌情况、观察护理前后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改善情况。结果2组护理前胃泌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胃泌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体重、头围、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体重、身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可显著改善其胃功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临床分析与讨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其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存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并与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有关。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总结

    目的:总结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促进产妇顺利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妇266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给予相关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感染,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均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结论开展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缩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手术获得成功。

    作者:梁爱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观察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而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比较2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和药物保守治疗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措施,但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比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