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分析

卓丰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波生坦片, 西地那非
摘要:目的:探讨波生坦片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脏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西地那非片治疗,试验组患儿接受波生坦片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功能分级和肺动脉收缩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患儿接受波生坦片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73例凝血功能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73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B级、C级3组,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结果肝硬化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积分的增加其凝血四项与D-D水平也有所不同,且APTT、PT、TT与D-D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上升,而FIB指标水平则呈现逐级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呈低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出凝血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游琴秀;傅春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从肺功能角度评价两种麻醉的优劣。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TIVA。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即刻、术后即刻,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1 mL,采用便携式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检测呼吸指数(RI)、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以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术后即刻,2组A-aDO2、RI、Qs/Qt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即刻,且A组高于B组;2组Cdyn均低于麻醉诱导前即刻,且A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都可能影响肺功能,但七氟醚吸入麻醉影响更小。

    作者:高鹏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克拉霉素缓释片组(基础治疗+克拉霉素缓释片)和红霉素组(基础治疗+红霉素),每组6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克拉霉素缓释片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2%,红霉素组的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拉霉素缓释片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红霉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克拉霉素缓释片干预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陈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推拿结合针灸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针灸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推拿治疗,再针灸拔罐治疗。结果40例患者,完全缓解28例,治愈率70%,部分缓解12例,好转率为30%,总疗效率100%。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保守疗法的良好途径。

    作者:单锐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脑功能治疗仪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协作医院清流县医院2016年2月—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神经内科一般药物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10 d、3个月后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治疗仪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

    作者:钟静瑜;高洁;邓文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对4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及聚桂醇硬化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共48个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抽出囊液30~500 mL,除4例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不适处,所有患者均无全身症状。治疗后行6个月的随访,囊肿消失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高危患者。

    作者:朱琳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诊断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重症感染者、44例非重症感染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重症感染组、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对各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和体温进行测定。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和WBC计数与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临床判定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俊霞;杨丽丽;李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讨论实施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社区医院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来分组,具体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应用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常规干预方案,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病情反复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招募的健康成年志愿者100例,进行凝血和血常规检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标本采集方式、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功能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均会对凝血与血常规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控制其对指标的干扰,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作者:余长发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及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作为试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26例对照组及26例联合组,分别给予化疗+贞芪扶正胶囊和化疗+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及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及肿瘤缓解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朝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醋酸钙降磷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醋酸钙治疗合并高磷血症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以及不同给药频次疗效是否有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口服醋酸钙降磷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共44例,对比治疗前后的降磷效果;并根据不同给药频次分为三餐给药组、中晚餐给药组,对比不同给药频次对降磷效果的影响。结果口服醋酸钙患者治疗后血钙显著升高(P<0.05),血磷及钙磷乘积下降极显著(P<0.01);不同给药频次降磷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醋酸钙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降磷效果明确,早餐是否口服醋酸钙不影响降磷效果。

    作者:林武;唐娟;倪秀琴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浅见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管好用好档案,对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邓红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颈动脉斑块对稳定型心绞痛的预测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颈动脉斑块对稳定型心绞痛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因胸痛住院并颈动脉有斑块患者共26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将NLR值由小到大排列,采取中位数分类法分为2组:A组NLR≥3.45;B组NLR<3.45。比较2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以及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差异。结果 A组与B组冠心病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患者TC、LDL-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WBC、FPG、H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ROC曲线分析发现NLR对冠心病有预测价值,其诊断佳Cut-off值为3.40,敏感度为60.3%、特异度为75.4%。结论 NLR联合颈动脉斑块对稳定型心绞痛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龚福汉;肖小强;张学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不同抗凝起点预防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对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抗凝起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74例,依照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研究组37例在住院后尽快应用利伐沙班,对照组37例在术后拔除引流管6 h后应用利伐沙班,对比2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及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相比于对照组并未有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为5.41%,优于对照组的21.62%(P<0.05)。结论早期应用抗凝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血栓发生概率,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未有明显变化。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诱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随着溶栓、抗栓药物的应用,消化道出血病例大幅增多,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均为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两者并发时治疗困难,且病死率增高[1],需要尽早发现,提早预防,并抓住主要矛盾。本文将我院抢救成功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楼航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64例患儿,按照治疗时采取术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行腹腔镜手术的32例患儿归入研究组,行开放手术的32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特点,患儿出血量少,损伤小,恢复快。

    作者:罗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为观察组舒适度优良率为96.7%,对照组舒适度优良率为66.7%,采用舒适护理的舒适度远大于常规护理的舒适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采用舒适护理的满意度远大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在对创伤性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舒适护理能得到患者的高满意度以及高舒适度,对于优化医患关系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巧萍;黄雪梅;郭金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联合应用异丙托溴铵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到我院进行诊治并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和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FEV1、FEV1/FVC、PEFR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异丙托溴铵和盐酸氨溴索,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蓓蓓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文拉法辛缓解剂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第4周治疗有效率37.5%、第8周治疗有效率93.3%,患者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本组患者第4周抑郁量表得分(14.3±6.4)分、焦虑量表得分(11.8±6.4)分;第8周抑郁量表得分(6.6±5.1)分、焦虑量表得分(5.6±5.1)分,患者临床症状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在不断改善。本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6.7%,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消失,未影响患者正常治疗。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爱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围术期的优势。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ERAS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优化围术期护理流程。比较2组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而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谭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