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娜
目的:探析个体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评价并比较2组患儿的Fugl-Meyer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153.45±4.64)分,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87.54±3.39)分,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能力,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春婵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及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作为试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26例对照组及26例联合组,分别给予化疗+贞芪扶正胶囊和化疗+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及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及肿瘤缓解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朝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招募的健康成年志愿者100例,进行凝血和血常规检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标本采集方式、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功能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均会对凝血与血常规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控制其对指标的干扰,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作者:余长发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86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臂丛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讨论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颈丛臂丛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晓东;祝永霞;叶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观察肺部感染组的病原学特点。结果感染组年龄、心功能分级、患有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组60例中痰培养阳性28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50%),革兰阳性菌11株(39.29%),真菌3株(10.71%)。结论高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心功能分级高、患有糖尿病、脑血管事件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作者:孙强;夏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和城乡之间的横断面进行龋齿患病率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万方、CNKI,检索时间从2010年—2014年,纳入所有调查不同年龄段和城乡之间的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估计其O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6个有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龋齿患病率的调查研究,包括3岁~4岁年龄组18527例,5岁~6岁组17697例;以及6个有关城乡地域差别的儿童龋齿患病率的调查研究,包括城市组8084例,乡村组5605例。按照调查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岁~4岁年龄组和城市组的儿童龋齿患病率和5岁~6岁年龄组和乡村组的儿童龋齿患病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0.61(95% CI 0.58,0.63),OR合并=0.83(95% CI 0.77,0.89)]。结论研究结果显示,3岁~4岁年龄组和城市组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比5岁~6岁年龄组和乡村组的儿童龋齿患病率要低,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是由于纳入研究的患者存在选择性偏倚、混杂性偏倚以及诊断性偏倚的中、高度可能性,影响了研究结果。
作者:胡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782例专业运动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比较分析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5.5%,相关因素有男性、年龄15岁以上、内向性格、伴发疾病、专业运动年限>5年、运动项目性质、个人项目、特殊家庭、家庭经济差及跟教练员队友关系差等。结论专业运动员睡眠障碍是运动、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莫轶 刊期: 2016年第31期
随着溶栓、抗栓药物的应用,消化道出血病例大幅增多,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均为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两者并发时治疗困难,且病死率增高[1],需要尽早发现,提早预防,并抓住主要矛盾。本文将我院抢救成功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楼航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法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四孔法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四孔法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作者:林中满;王德奋;甘立麒;陈泽冠;敬旭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护理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择期二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护理。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肠鸣音恢复及第一次排气时间均有缩短,且腹胀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护理能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张志芳;陈曼珍;黎丽君;刘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患慢性盆腔炎患者1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盆疗组,对照组采用盆炎净加红藤汤保留灌肠,盆疗组采用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有效率为91.67%,盆疗组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1,2,3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20%,36.7%,58.17%;盆疗组治疗1,2,3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53%,72%,89.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盆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盆炎净加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显著,宜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为观察组舒适度优良率为96.7%,对照组舒适度优良率为66.7%,采用舒适护理的舒适度远大于常规护理的舒适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采用舒适护理的满意度远大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在对创伤性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舒适护理能得到患者的高满意度以及高舒适度,对于优化医患关系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巧萍;黄雪梅;郭金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协作医院清流县医院2016年2月—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神经内科一般药物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10 d、3个月后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治疗仪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
作者:钟静瑜;高洁;邓文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有高Hcy的2型DN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DNⅡ期患者29例,DNⅢ期患者32例,DNⅣ期28例,分别测定各期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及Hcy水平。结果随着DN病程的加重,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Hcy也随之增加(P<0.01);尿蛋白排泄量与Hcy随着病程的延长及病情的加重,相关性越密切(P<0.01)。结论 Hcy参与了2型DN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于续芳;黄占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秋季腹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共84例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敷脐;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蒙脱石散,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8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泻时间比较,观察组为(2.34±1.23)d,对照组为(3.39±0.94)d(P<0.05);且试验期间观察组有2例出现肚脐发红、皮疹,停止用药后1 d~2 d好转,对照组有1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呕吐,停止用药后好转。2组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敷脐治疗秋季腹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颖良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孕产妇予以营养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接受营养宣教的孕产妇200例,对比分析宣教前后孕产妇关于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态度和实际行为,并进行差异评价。结果宣教后,孕产妇的食物呈现多样化特征,以谷类为主;孕产妇食用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的次数明显增加,同时还摄入了一定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在保持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体重的实时控制。此外,孕产妇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度及其营养技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迅速记忆并且辨别一些适宜产后营养恢复的食物,例如产后第1天可吃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和汤水,如红糖水、藕粉、蒸蛋羹、鲫鱼汤等,但汤不能太油腻;第2天向正常膳食过渡。食物品种多样化。同时,对于一些产妇保养的错误认识如鸡蛋吃得越多越好、吃牛奶鸡蛋补铁等进行了纠正。结论对住院孕产妇进行必要的营养宣教,能够提高孕产妇对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度,改善其对于营养宣教的态度,提高营养搭配技能,从而有效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古晓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是临床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黄斑水肿是它的继发病症之一,治疗上目前暂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虽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但却无法显著降低复发率。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视力恢复也较单纯西医治疗远期恢复效果好,本文就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近几年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四化;陈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自拟瑶蔻复方对小鼠黄褐斑模型的疗效。方法黄体酮注射法建立小鼠黄褐斑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瑶蔻复方组、阳性组,外用给药30 d后,检测皮肤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瑶蔻复方外用可使黄褐斑小鼠皮肤和肝脏SOD活力有所提升,其中皮肤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瑶蔻复方外用治疗黄褐斑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活力来抑制氧化反应,减轻皮肤色素沉着。
作者:骞秀芳;刘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早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0例早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0例早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护肝、退黄、恩替卡韦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症状、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早(P<0.05)。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病死率为2.5%,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AL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早期重症乙型肝炎,能够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章国飞;朱啸峰;郑云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密度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检查),其中50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50例非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统计2组大呼气末肺组织单层平均密度(ALDex)和大吸气末肺组织单层平均密度(ALDin);同时计算肺密度比(ALDex/ALDin)和肺密度变化比率[(ALDin—ALDex)/ALDin]。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 ALDex、ALDin、ALDex/ALDin和(ALDin—ALDex)/ALDin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OPD患者的螺旋CT肺密度扫描结果与非COPD患者差异明显,可以考虑作为重要的筛查COPD的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蒋忠毅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