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娟
通过1例多耐肠杆菌与厌氧菌混合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提示正确的血培养抽血方式可以提高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及准确性.1 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壶腹周围癌术后2年,肝多发性转移瘤1个月,发热3 d于5月3日入住我院.5月4日双侧抽血4瓶做血培养(需氧、厌氧),5月5日4瓶均报阳性. 通过一系列的细菌培养、鉴定,我们发现需氧瓶仅有产酶大肠杆菌发育,厌氧瓶有2种细菌发育,除大肠杆菌外,另有1种专性厌氧菌发育,菌落为β溶血边缘不规则的大菌落,上机鉴定为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存在于土壤及人与动物肠道中,为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成分,感染人体可引起气性坏疽,也可引起坏死性肠炎等,此患者应是局部炎症引起的正常菌群移位造成的血流感染.
作者:张玮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98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情况.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9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均在1周内出院. 结论 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王杨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肝胆结石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术中、术后相关治疗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能够有效缩短手术之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肝胆结石患者而言,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柳艳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对113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4例,其中皮瓣坏死12例,占10.61%;皮下积液11例,占9.73%;上肢水肿8例,占7.08%;切口感染3例,占2.65%. 所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或治愈. 结论 术前切口的合理设计;术中减少组织损伤,适当加压包扎;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合理使用抗菌药和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这都是有效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生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且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部位.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且愈后易复发.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果较之单纯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作者:郝国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分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初诊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各21例,2组患者均联合TCD (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观察2组骨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第2周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的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帕米膦酸二钠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胃肠道反应等. 结论 在相同联合化疗基础上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疼痛早期疗效略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两者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文义;牛俊杰;崔晓萍;李俊芳;彭英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就目前而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确保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及新医改是处在一个攻守时期, 因此,怎样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服务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作者:袁铭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对天麻素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 选择80例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天麻素治疗眩晕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甫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部84例早中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率比试验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40例大咯血住院患者,血管造影明确支气管动脉异常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随访6个月.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均存在支气管动脉异常并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8例立即停止咯血, 术后随访6个月,4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无严重栓塞术后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即刻止血率高,近期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谭红霞;张家洪;周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180例冠心病室性心率不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6%, 对照组为14.44%,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学斌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果与价值,为临床异位妊娠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和早期诊治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阴道B超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记录其包块大小、性质及与子宫的关系,观察子宫直肠窝与腹腔中是否有液体导致的暗区.结果 行阴道B超检查的48例患者,与诊断相符合的有46例,诊断符合率为95.8%;漏诊1例,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结论 阴道B超声像图在诊断异位妊娠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佳,方便快捷、准确率高、创伤性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给予初步的鉴别诊断和病理分型,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小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手段对毒性弥散性甲状腺肿(Graves病)预后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TSH受体抗体(TRAb)的测定.Graves病患者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放射性碘(131I)治疗.结果 Graves病患者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 但各甲状腺激素水平仍较高、TRAb阳性例数较多;Graves病患者经过 131I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预后好,TRAb阳性例数为0,TGAb水平基本正常,TPOAb水平升高.结论 对于Graves病患者,采取 131I治疗要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段,特别是远期疗效更明显,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林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2012年4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例设为对照组,行脑卒中常规护理.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NIHSS、BI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观察组NIHSS、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 生活自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其适用模式并加以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青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属加强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97例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属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住院期间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属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缩短病程,提高依从性,而且可显著减少复发.
作者:王旭梅;张巧巧;冯敏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7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图像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分析.结果 本组73例异位妊娠患者62例输卵管妊娠,1例卵巢妊娠,2例子宫前壁切口妊娠, 2例陈旧性异位妊娠;6例误诊. 结论 重视病史,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化验结果,尽量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仔细观察双侧卵巢,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可减少异位妊娠的漏诊、误诊.
作者:姚海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肠内营养(EN)是指经胃肠道采用口服或管饲方式将特殊制备的营养物质送入患者体内,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首选的治疗手段.我们知道,胃肠道是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的器官,也是人体大的免疫器官. 在消化道具有一定功能的情况下,应用肠内营养不仅能取得与肠外营养相似的营养支持效果,同时可以避免长期完全肠外营养造成的胃肠功能障碍、胃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肠道菌群移位等不良反应,减少肠源性感染.
作者:宁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多功能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妇科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妇科阴道炎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阴道炎病例320例,其中霉菌性阴道炎96例,滴虫性阴道炎54例,细菌性阴道炎170例,随机分成常规+臭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病例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常规+臭氧治疗组在局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功能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 观察2组患者治愈率以及疗程内不适感和分泌物的改善情况等. 结果 常规+臭氧治疗组治愈率(98.75%)优于常规治疗组治愈率(86.25%),常规+臭氧治疗组在疗程内的不适感和分泌物等症状改善也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治愈率较高且见效快,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马菁;姚静;郑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高热惊厥患儿94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惊厥急救过程中健康教育、惊厥控制阶段、出院健康教育. 结果 观察组高热惊厥并发症发生率、止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高热惊厥相关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随访(1.26±0.34)年,观察组复发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使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全面掌握高热惊厥有关知识,缩短止惊时间,减少高热惊厥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高,同时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玉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非锁定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55.56%,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 88.89%,2 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效果较好,骨折部位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行斌斌;贾本让;郭宇宁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