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红;赵师英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措施,结合社区护理的实际情况,寻求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78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经社区护理后1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压等明显优于护理前, 血糖得到基本控制的患者有169例,在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仅2例.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曹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且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部位.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且愈后易复发.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果较之单纯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作者:郝国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非锁定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55.56%,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 88.89%,2 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效果较好,骨折部位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行斌斌;贾本让;郭宇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果与价值,为临床异位妊娠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和早期诊治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阴道B超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记录其包块大小、性质及与子宫的关系,观察子宫直肠窝与腹腔中是否有液体导致的暗区.结果 行阴道B超检查的48例患者,与诊断相符合的有46例,诊断符合率为95.8%;漏诊1例,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结论 阴道B超声像图在诊断异位妊娠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佳,方便快捷、准确率高、创伤性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给予初步的鉴别诊断和病理分型,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小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水肿采用规范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60例老年重症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老年人的规范方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水肿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38.1±1.7)min,对照组患者肺水肿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148.5±5.8)min,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病死率为13.3%(4/30),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为40%(12/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水肿采用规范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为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守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5例患者的临床情况. 结果 本组随访6个月~24个月,其中24例骨折顺利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1例发生钢板断裂,再次手术植骨钢板内固定6个半月后骨愈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分,优1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手术操作容易,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通过1例多耐肠杆菌与厌氧菌混合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提示正确的血培养抽血方式可以提高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及准确性.1 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壶腹周围癌术后2年,肝多发性转移瘤1个月,发热3 d于5月3日入住我院.5月4日双侧抽血4瓶做血培养(需氧、厌氧),5月5日4瓶均报阳性. 通过一系列的细菌培养、鉴定,我们发现需氧瓶仅有产酶大肠杆菌发育,厌氧瓶有2种细菌发育,除大肠杆菌外,另有1种专性厌氧菌发育,菌落为β溶血边缘不规则的大菌落,上机鉴定为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存在于土壤及人与动物肠道中,为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成分,感染人体可引起气性坏疽,也可引起坏死性肠炎等,此患者应是局部炎症引起的正常菌群移位造成的血流感染.
作者:张玮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40例大咯血住院患者,血管造影明确支气管动脉异常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随访6个月.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均存在支气管动脉异常并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8例立即停止咯血, 术后随访6个月,4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无严重栓塞术后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即刻止血率高,近期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谭红霞;张家洪;周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82例严重创伤患者,将其中采用常规急救程序进行救治的90例作为对照组,其余92例患者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作为观察组.记录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两种抢救模式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能够提高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质量及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素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原因及对策. 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糖尿病护理门诊450例,其中失访患者130例,分析发生糖尿病护理门诊失访的原因以及有效对策. 结果 研究表明,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与糖尿病患者门诊复诊意识薄弱、疾病重视程度不够、患者年龄大且行走不便及死亡、就诊距离和交通等外界不便因素相关,各因素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原因很多,制定有效的对策,可明显降低失访率,确保糖尿病患者获得连续的专科护理.
作者:李冬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后配合走罐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银屑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NB-UVB照射, 观察组采用NB-UVB照射后走罐,2组病例均给予密切的观察和有效护理.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NB-UVB照射结合走罐治疗,明显提高了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哺乳期妇女发生骨折的原因. 方法对24例哺乳期妇女骨折病例进行骨密度及血清钙的测定,对其哺乳期间的饮食、活动规律、哺乳情况及受伤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并综合分析. 结果 24例哺乳期妇女骨密度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血清钙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哺乳期妇女如果不能合理膳食、科学锻炼,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由此更易引发骨折.
作者:王建辉;曲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肠梗阻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无手术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患者半年死亡1例,1年死亡3例,余10例均存活.结论 加强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秦高玲;陈军霞;刘宽荣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谢忠华;罗秋兰;黄月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7月期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定时随访,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实施干预后,入选患者在生活方式及各项生理指标等方面,均好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使患者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静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分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初诊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各21例,2组患者均联合TCD (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观察2组骨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第2周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的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帕米膦酸二钠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胃肠道反应等. 结论 在相同联合化疗基础上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疼痛早期疗效略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两者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文义;牛俊杰;崔晓萍;李俊芳;彭英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冠心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水平,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疾病转归,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转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其性味辛、 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多种化学成分,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尿嘧啶、去甲乌药碱、附子亭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附子临床配伍应用可谓精简有效, 为后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将其配伍应用和药理研究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高晓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的方式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救护车到达现场速度、服务态度、急救措施、急救设备、医患沟通、医疗收费等. 结果 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院前急救患者的满意度为85.35%,2013年6月—2014年6月院前急救患者的满意度为93.76%.结论 及时出车、保证院内外信息的无缝隙连接、完善急救车内的急救仪器和设备、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培养、注重转运环节的管理、规范院前急救记录,是提高院前急救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作者:冯晚兰;曹翠红;李彦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