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高玲;陈军霞;刘宽荣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2012年4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例设为对照组,行脑卒中常规护理.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NIHSS、BI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观察组NIHSS、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 生活自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其适用模式并加以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青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血站血液质量的安全从对献血者的正确筛查开始.献血的首要程序是献血前咨询,血站医生做好献血前咨询工作关系到血液的质量,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献血前咨询即面谈,通过仔细深入的咨询和有效的教育,告诉潜在献血者(准献血者)有关的健康条件和其不能献血的危险行为,以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作出初步评价,也给献血者提供一个自检不合格主动退出献血或延期献血的机会.
作者:杜永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趋势,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2002年—2012年间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西省阳泉市郊区3~5个调查点,对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采用统一问卷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并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常住人口的蛔虫、鞭虫、钩虫等肠道蠕虫卵,透明胶带纸肛拭法查学龄前儿童蛲虫卵的污染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共调查2 011人,2012年调查了1 229人,其中2002年常住人口土源性线虫感染率0.72%,且2012年常住人口尚未见检出蛔虫、鞭虫、钩虫等土源性线虫,10年间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而学龄前儿童的蛲虫感染率也从15.21%下降到0.58%,10年间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与山西省2001年—2004年以及2011年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相比,阳泉市郊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较轻.
作者:荆小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前列腺电切术(TUR)的优点很多,比较其他方法来说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近年来比较受欢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仪器也越来越精密,这种疗法的优点会更加突出. 本文对其优点和临床护理探讨如下.1 优点1.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无需开放手术, 患者身上不留伤痕,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在无菌操作下医生将电切镜插入尿道进入前列腺组织即可施行手术, 无需切开皮肤各层组织,术后无瘢痕,患者易接受,大大减少痛苦.
作者:苏坤;李员员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哺乳期妇女发生骨折的原因. 方法对24例哺乳期妇女骨折病例进行骨密度及血清钙的测定,对其哺乳期间的饮食、活动规律、哺乳情况及受伤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并综合分析. 结果 24例哺乳期妇女骨密度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血清钙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哺乳期妇女如果不能合理膳食、科学锻炼,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由此更易引发骨折.
作者:王建辉;曲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在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疑为亚甲炎患者用 99mTcO4-行SPECT静态显像. 结果 甲状腺双侧、单侧不显影,边界模糊,或局部冷结节.结论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焦俊平;贾朝阳;史红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其性味辛、 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多种化学成分,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尿嘧啶、去甲乌药碱、附子亭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附子临床配伍应用可谓精简有效, 为后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将其配伍应用和药理研究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高晓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就目前而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确保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及新医改是处在一个攻守时期, 因此,怎样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服务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作者:袁铭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原因及对策. 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糖尿病护理门诊450例,其中失访患者130例,分析发生糖尿病护理门诊失访的原因以及有效对策. 结果 研究表明,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与糖尿病患者门诊复诊意识薄弱、疾病重视程度不够、患者年龄大且行走不便及死亡、就诊距离和交通等外界不便因素相关,各因素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原因很多,制定有效的对策,可明显降低失访率,确保糖尿病患者获得连续的专科护理.
作者:李冬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通过1例多耐肠杆菌与厌氧菌混合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提示正确的血培养抽血方式可以提高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及准确性.1 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壶腹周围癌术后2年,肝多发性转移瘤1个月,发热3 d于5月3日入住我院.5月4日双侧抽血4瓶做血培养(需氧、厌氧),5月5日4瓶均报阳性. 通过一系列的细菌培养、鉴定,我们发现需氧瓶仅有产酶大肠杆菌发育,厌氧瓶有2种细菌发育,除大肠杆菌外,另有1种专性厌氧菌发育,菌落为β溶血边缘不规则的大菌落,上机鉴定为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存在于土壤及人与动物肠道中,为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成分,感染人体可引起气性坏疽,也可引起坏死性肠炎等,此患者应是局部炎症引起的正常菌群移位造成的血流感染.
作者:张玮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手段对毒性弥散性甲状腺肿(Graves病)预后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TSH受体抗体(TRAb)的测定.Graves病患者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放射性碘(131I)治疗.结果 Graves病患者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 但各甲状腺激素水平仍较高、TRAb阳性例数较多;Graves病患者经过 131I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预后好,TRAb阳性例数为0,TGAb水平基本正常,TPOAb水平升高.结论 对于Graves病患者,采取 131I治疗要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段,特别是远期疗效更明显,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林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内容、方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633例耳鼻喉科围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评价、总结的全过程.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围术期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融洽护患关系,增强健康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孔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探讨PCT在脓毒症发病中的预警作用.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恶性肿瘤及慢性肝肾功能衰竭患者;年龄在40岁~80岁,平均年龄64.87岁;根据患者PCT是否增高分为PCT增高组及PCT正常组. 研究PCT与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的相关性. 结果 与PCT正常组相比,PCT增高组血小板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明显增高(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PCT与血小板存在负相关,可用于脓毒症发病预警.
作者:梁小慧;令狐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6例留置尿管>1 d的患者,采用床旁调查、查阅病历等方式,针对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①患者留置尿管>5 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3 d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留置尿管≥60岁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熟练掌握导尿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尿道口相对无菌,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性,保持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是降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对策.
作者:赵丽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脑卒中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但目前人们尤其农村人群对其尚未有足够的认识,为了解本地区农村人群对高血压的认识及防治现状,我们对农村人群2 679例做了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印琚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妇科宫腔疾病应用宫腔镜检查与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56例采取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作为观察组,同时再抽取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患者关爱情况及心理支持满意度以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谢忠华;罗秋兰;黄月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属加强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97例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属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住院期间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属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缩短病程,提高依从性,而且可显著减少复发.
作者:王旭梅;张巧巧;冯敏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肠内营养(EN)是指经胃肠道采用口服或管饲方式将特殊制备的营养物质送入患者体内,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首选的治疗手段.我们知道,胃肠道是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的器官,也是人体大的免疫器官. 在消化道具有一定功能的情况下,应用肠内营养不仅能取得与肠外营养相似的营养支持效果,同时可以避免长期完全肠外营养造成的胃肠功能障碍、胃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肠道菌群移位等不良反应,减少肠源性感染.
作者:宁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水肿采用规范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60例老年重症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老年人的规范方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水肿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38.1±1.7)min,对照组患者肺水肿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148.5±5.8)min,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病死率为13.3%(4/30),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为40%(12/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水肿采用规范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为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