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评析

丁娜

关键词:前列腺癌, 活检, B超引导, 经直肠12点穿刺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经前列腺B超显示可疑结节或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或者直肠指诊阳性的患者,通过B超引导下经直肠12点穿刺活检术对其进行确诊。结果82例患者中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为36例(43.90%);声像图显示:低回声结节21例,有15例患者发生异常血流丰富区,全部患者的前列腺都表现为回声不均匀,且增大。结论 B超引导下经直肠12点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具备较高安全性、合理性与可靠性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率与早期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恒温匀速鼻饲在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恒温匀速鼻饲在肠内营养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的腹泻、胃潴留、反流误吸、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的工作量也明显减轻。结论采用恒温匀速的鼻饲方法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鼻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珊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做好病房卫生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观察2组患者SAS、HAMD评分、QL-Index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疾病认知、行为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各指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行为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能够改善SAS、HAMD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手术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手术护理工作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可以归纳为护理技术、护理人员以及管理因素等,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可能性,从而提升医院手术护理质量。结论医院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将会对患者的康复时间、康复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管理层要能够做好手术室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水平,做好护患沟通,以降低手术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事故的发生,提升总体护理质量。

    作者:何睿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盆兜法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行确定性固定手术。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死亡,10例效果显著,4例效果良好,总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死亡,5例效果显著,6例效果良好,总优秀率为73.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愈患者经术后良好护理,炎症消退,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技术有助于骨折愈合,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胡祖湘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围术期护理的观察组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的优异。结论采用围术期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例数减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安敏;王昭;张群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同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对采用不同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将12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62例及高剂量组组62例。其中低剂量组服药剂量为15 mg/(kg·d),高剂量组服药剂量为30 mg/(kg·d)。2组患者均口服给药,疗程为1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低剂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低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使用高剂量给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

    作者:高宏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了解我院影像技术专业近年毕业生的综合情况,为更好地完成我院省级示范校建设影像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式对我院医学技术系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在调查内容范围内,学生对学院的教学、教育和就业有着自己的想法,为学院示范校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学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审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从而使其更加合理和完善。

    作者:曹家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慢性脓胸患儿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儿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脓胸患儿在接受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玉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MPR及X线测量股骨头颈比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MPR及X线测量股骨头颈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MPR组为150例行髋关节CT检查患者,X线组为同期行骨盆正位片检查的患者,分别测量股骨头大直径和股骨颈小直径,并计算头颈比例。结果 MPR组的股骨头颈直径比例为1.48±0.17;X线组的股骨头颈直径比例为1.45±0.12。 MPR组的股骨头大直径为(42.98±6.18) mm,X线组的股骨头大直径为(42.76±3.98)mm。 MPR组的股骨颈小直径为(27.15±6.12) mm,X线组的股骨颈小直径为(29.16±2.67)mm。结论股骨头颈比例的测量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分型以及异常影像征象的量化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葛卫卫;王华斌;陆文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36例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12月间瑞金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试验组),另选择同期的3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常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再移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再移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给予其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骨折再移位、骨折愈合时间、安全可靠、恢复情况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春林;邹荣瑞;赖杭洲;刘继亮;孙小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胚胎停止发育患者配偶精液相关参数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胚胎停止发育患者配偶的精液常规和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留取精液标本,利用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检测,采用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试剂盒测定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率。结果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异常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a+b)%]等主要精液参数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和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精子[(a+b)%]差异显著(P<0.01)。结论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与精子密度、活力降低等密切相关,是影响胚胎发育的一项指标。

    作者:林雪金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住院老年患者风险告知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风险告知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972例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风险告知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及住院风险所致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风险告知在防范医疗纠纷中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减少住院风险,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香;熊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3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18例)采用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直肠缝扎注射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排粪造影的变化,统计好转治愈率。结果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疗效优于直肠缝扎注射术。

    作者:李志鹏;苏云;刘红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18岁~45岁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8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Hcy水平;将病例组按Hcy水平分为2组,比较2组之间的基本特征。结果病例组的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男性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病例组的组内比较,较高Hcy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Hcy正常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能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伴有高血压的青年男性应常规筛查Hcy,对防治青年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桂芬;林枫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体检5岁~10岁儿童60例,其中过敏性鼻炎患儿30例作为试验组,在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串联质谱仪检测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试验组儿童总维生素D测定水平为(22.88±1.78)ng/mL,其中维生素D3测定水平(21.12±2.24)ng/mL,维生素D2测定水平(3.69±3.03)ng/mL;对照组儿童总维生素D测定水平为(31.88±4.54)ng/mL,其中维生素D3测定水平(29.18±2.44)ng/mL,维生素D2测定水平(3.86±4.09)ng/mL。2组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测定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偏低,而且以血清维生素D3水平偏低为主。

    作者:吕翔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病情相关知识掌握、住院花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病情相关知识掌握、住院花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微;胡敏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环二鸟苷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调控研究

    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是细菌中存在的众多信使分子之一,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细菌的信号传递、内外环境调理、生物被膜形成等。考虑其对细菌抗生素耐药的物理屏障———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影响,c-di-GMP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降解和二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的合成两条途径对细菌内c-di-GMP进行调控, PDE和DGC共处于同一个蛋白中,是一个双功能蛋白酶的两个区域。本文通过综述c-di-GMP的代谢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调控研究的新结果,对c-di-GMP在今后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连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5年第19卷上旬刊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和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葛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手术室护理隐患的评估与对策探讨

    医院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急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具有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重、器械设备多、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而且随着新技术、新手术项目的开展,导致手术室护理意外和风险增加。而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在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十分必要。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手术室护理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王红;丁元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