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喻安敏;王昭;张群霞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全髋关节置换, 围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围术期护理的观察组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的优异。结论采用围术期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例数减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肺水肿的影像临床思维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因为心功能障碍影响肺血液循环功能表现出肺水肿的病例,大部分初级影像科医师往往忽略或不报,甚至将肺水肿的斑片影写成感染。笔者认为,肺内的渗出性影像表现看似相同,其实不一样,不能都用感染一而概之,应结合临床的具体表现,做出具体的影像临床思维分析,从而作出相对客观的诊断。本文结合相关病例,从病理生理原因、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知识特点三方面做梳理与总结,希望引起大家对肺部肺炎与肺水肿鉴别诊断的重视,现分享以下3个病例,以资参考。

    作者:叶昌远;潘胜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间45例肝功能异常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45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2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亢患者容易存在肝功能异常表现,若患者血清检验指标发生异常,要考虑为肝功能损伤,及时予以治疗。

    作者:陈桂明;冯晓鸿;葛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全面、整体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为95%,肾功能改善良好率为92.5%,并发症率为2.5%,无死亡事件;对照组分别为75%,70%,15%,5%,除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生理、社会、心理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护理干预,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国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体检5岁~10岁儿童60例,其中过敏性鼻炎患儿30例作为试验组,在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串联质谱仪检测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试验组儿童总维生素D测定水平为(22.88±1.78)ng/mL,其中维生素D3测定水平(21.12±2.24)ng/mL,维生素D2测定水平(3.69±3.03)ng/mL;对照组儿童总维生素D测定水平为(31.88±4.54)ng/mL,其中维生素D3测定水平(29.18±2.44)ng/mL,维生素D2测定水平(3.86±4.09)ng/mL。2组维生素D3及总维生素D测定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偏低,而且以血清维生素D3水平偏低为主。

    作者:吕翔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Luminal B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钼靶X线表现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钼靶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理证实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1例中,年龄26岁~83岁,钼靶X线表现:①不规则肿块43例,其中肿块伴毛刺25例,肿块伴分叶18例;②钙化38例,其中仅单纯钙化18例,肿块伴钙化20例,仅表现为钙化18例;③淋巴结肿大16例,仅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肿大14例,仅钙化伴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④远处骨转移5例,胸锁关节转移2例,胸骨体转移1例,肋骨转移1例,腰椎转移1例。结论 Luminal B型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翁丽强;王红燕;吴志娟;朱玉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手段分为A、B 2组。A组66例行规范化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B组74例患者初期被误诊为单纯COPD进行治疗,治疗3周~4周后发现病情未减轻后,再次诊断确诊为合并肺结核患者,随即采用抗结核治疗,对比A、B 2组相关指标。结果A组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特征较之B组有明显差异。同时,A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97%,明显高于B组的86.49%(P<0.05)。结论对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并给予抗结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取得显著的效果,临床上应重视该病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刘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浅析压疮护理的误区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坏死和溃烂[1]。压疮在临床较常见,目前越来越多长期卧床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压疮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高速发展,临床上对压疮护理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日常护理过程中,有许多医护人员仍存在一些误区,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洁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尿毒症发生多处皮肤破溃1例护理体会

    机体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使皮肤皮下组织失去正常所需营养而致组织坏死溃烂。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疾病,主要是其抗炎作用能减轻急性炎症时的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漏出,也可抑制慢性炎症中的增生反应。其副作用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水肿、皮肤变薄等;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机体免疫功能,延缓创面愈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对机体有免疫抑制作用。我科于2014年12月19日收治1例尿毒症患者,予口服激素和定期静滴细胞毒药物治疗期间,先发生骶尾部的压疮,后肛周及会阴部新增多处皮肤破溃。我们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和全身营养支持,采用换药等方法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宏芳;高兰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的出台与落实,医院已开始一场跨纵深的变革。人事、编制、薪酬、药品、采购、监管等方面的改革,无一不牵涉到医院的生存,医院党建工作的正确导向和开展是医院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关乎医改成败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党建工作思路、党建工作目标两个方面提出在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作者:陈雨冰;王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18岁~45岁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8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Hcy水平;将病例组按Hcy水平分为2组,比较2组之间的基本特征。结果病例组的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男性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病例组的组内比较,较高Hcy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Hcy正常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能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伴有高血压的青年男性应常规筛查Hcy,对防治青年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桂芬;林枫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入我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另选取同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感染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3.3%vs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效果显著,其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宋荣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内固定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中对腹胀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记录2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的应用中可以降低腹胀发生率,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贵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围术期护理的观察组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的优异。结论采用围术期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例数减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安敏;王昭;张群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住院患者压疮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压疮护理缺陷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10月我院上报的247例院外带入的压疮患者进行跟踪、督查,对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和修正对策,1周后再次督查,观察修正后的效果。结果首次督查发现护理缺陷比例高达57.89%;经指导和纠正,1周后再次督查中,护理缺陷比例降至26.72%。讨论强化护理人员的压疮护理业务和沟通技能培训,重视压疮护理工作落实,加强压疮护理质量管理,是减少压疮护理缺陷、提高压疮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分别为(7.46±1.68)h和(9.84±1.65)h,睡眠质量评分为(91.57±2.52)分;对照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分别为(3.15±1.01)h和(11.04±1.08)h,睡眠质量评分为(55.16±0.7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政仁;罗俊梅;喻露杨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均予以血液灌流治疗,将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病死率以及反跳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ChE活力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死亡、反跳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抢救中毒患者的重要环节。

    作者:贾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手术室护理隐患的评估与对策探讨

    医院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急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具有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重、器械设备多、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而且随着新技术、新手术项目的开展,导致手术室护理意外和风险增加。而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在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十分必要。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手术室护理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王红;丁元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指导对乳腺增生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指导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指导。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7%,84.6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心理干预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力;纪国;李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做好病房卫生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观察2组患者SAS、HAMD评分、QL-Index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疾病认知、行为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各指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行为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能够改善SAS、HAMD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病情相关知识掌握、住院花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病情相关知识掌握、住院花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微;胡敏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