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嵘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6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不加用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用效率为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帅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我国偏瘫患者后遗症严重,致残率很高,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偏瘫患者经过综合治疗,90%以上患者日常生活都能完全自理,仅有5%的患者需要全部帮助。本文就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做一探讨。
作者:杨玉秀;柴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用不同方法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恢复效果,以确定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2010年11月间接诊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控制复发率。相对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腹腔镜比开腹手术方法对治疗子宫肌瘤更有效,而且能够大限度减少患者的手术疼痛,及早摆脱病痛折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36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4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84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养护。结果对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复发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芳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水质卫生状况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在103份检测水样中,不合格样品65份,不合格率63.1%。其中分散式供水53份,不合格样品43份,不合格率81.1%;集中式供水50份,不合格样品22份,不合格率44.0%。分散式供水超标严重的是微生物指标,其次是一般指标;集中式供水以氟化物超标较为严重。结论沈丘县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要求,降氟、改水势在必行。
作者:王会珍;刘瑞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7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儿呼吸困难、喘憋及喘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痊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能使患儿尽快缓解咳嗽、呼吸困难、喘憋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187例颅脑创伤患者,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进行诊断及分类治疗。结果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其中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9.0%有中重度抑郁发生;7.3%有躁狂;45.1%出现精神病性症状;15.8%的患者出现淡漠;41.5%的患者出现冲动行为。而焦虑、失眠症状多见于症状较轻的颅脑创伤患者。结论应根据患者颅脑损伤情况的严重程度,对伴发的精神障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陈一民;陈永宏;王耀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预成纤维桩以及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口腔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预成纤维桩行口腔修复,对照组予可塑纤维桩行口腔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3.9%,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7.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治疗中,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可以显著提高修复效果,且安全高效。
作者:李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隐性乳腺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8月我科确诊的63例乳腺癌、隐性乳腺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乳腺癌肿瘤诊断不难,经术后病理组织学可确诊,大部分肿瘤转移部位,经B超、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证实。结论有的患者原发乳腺癌很小、较隐匿,没有被发现而出现转移性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易被忽略。
作者:赵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2年5月-10月,我科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对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经过我们临床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选择标准:糖尿病病程5年~10年,年龄60岁~70岁,尚无明确糖尿病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在外院未进行过正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沟通能力较好。
作者:刘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口服液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另加玉屏风口服液,1~1.5 mL/(kg·d),分3次口服,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7 d内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7 d内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玉屏风口服液佐治小儿肺炎可增强抵抗力,缩短疗程,减轻症状,顺应性好,无不良反应,适合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英;王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3岁~9岁)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3岁~9岁患儿随机分为单纯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B组),观察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术中(3次平均值)及苏醒期五个阶段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2组患儿的清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噩梦、幻觉、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均处于较高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均比麻醉前高,但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B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SpO2麻醉后与麻醉前及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清醒时间比较,B组比A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B组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效果确切,比单纯氯胺酮麻醉呼吸循环系统稳定,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汪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道创伤术导致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124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分别采用腔内手术与套入法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术,观察两种方法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腔内手术法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套入法手术组(P<0.05)。结论腔内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轻微等优点,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蔡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若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即形成慢性盆腔炎,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2011年1月-2012年8月因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来我中心就诊的患者300例,我们应用药物盆腔灌注联合体外短波治疗其中的220例,经半年以上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60例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对2组治疗优良率、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3±0.5)个月,对照组为(11.5±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优良率和愈合时间方面表现优于钢板内固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云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过一组数字,在地球上,每10 s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的并发症而死亡,同时有2例新的糖尿病发生。据此计算,全球一年有300万人死于糖尿病。根据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它在悄无声息中吞噬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目前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低,患者经常出现病情反复、难以控制,甚至不断恶化的局面,导致这一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患者在预防、干预和治疗疾病的漫长过程中,存在着阻碍病情控制、康复的因素:说了,但未必听见;听了,但未必理解;理解了,但未必能接受;接受了,但未付诸行动;行动了,但未必能长期坚持[1],不能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了用药外,还应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2]。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具有全身性危害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现阶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高危因素可以预防,但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综合的改善生活方式和临床“五驾马车”治疗,积极消除多种高危因素,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慢性疾病。煤矿社区与全国一样糖尿病也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积极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并发症的控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健康促进是一种见效快、投资少的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和社会实践,我们总结了一系列科学、简单、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极大地延缓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凤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基本分为三种:①节段性:胸片显示小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均匀增高影。②间质性: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增多增重,常呈网状或结节状,肺门阴影增大,纵隔影增宽。③混合性:胸片显示在间质病变的基础上合并小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特点是:由肺门向双肺野扩展的扇状密度增高影,其外缘逐渐变淡而消失;X线表现早于临床症状;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需进一步结合临床及血清冷凝集试验方可确诊。
作者:赵吉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达克宁栓(治疗组)与克霉唑栓(观察组)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达克宁栓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高效、快捷、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的各种荧光核型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抗核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双链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斑点渗滤法(DIGFA)。结果43例SLE患者中,同时采用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两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的有31例,单独抗核抗体阳性确诊SLE的有5例,单独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确诊SLE阳性的有7例。其中荧光核型均质型9例,斑点型5例,核模型4例,混合型18例。结论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从而提高了SLE确诊率的作用。
作者:裴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92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48眼)患者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加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治疗,2 h 1次,治疗5 d;对照组38例(44眼)患者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加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治疗,2 h 1次,治疗5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用于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更加确切。
作者:武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