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灌注联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220例临床分析

屈红

关键词:盆腔灌注, 联合体, 短波治疗, 慢性盆腔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 盆腔炎性疾病, 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妊娠, 盆腔腹膜炎, 慢性盆腔痛, 感染性疾病, 应用药物, 效果满意, 输卵管炎, 生殖健康, 临床观察, 反复发作, 不孕, 生殖道, 急性期
摘要: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若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即形成慢性盆腔炎,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2011年1月-2012年8月因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来我中心就诊的患者300例,我们应用药物盆腔灌注联合体外短波治疗其中的220例,经半年以上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3岁~9岁)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3岁~9岁患儿随机分为单纯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B组),观察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术中(3次平均值)及苏醒期五个阶段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2组患儿的清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噩梦、幻觉、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均处于较高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均比麻醉前高,但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B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SpO2麻醉后与麻醉前及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清醒时间比较,B组比A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B组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效果确切,比单纯氯胺酮麻醉呼吸循环系统稳定,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汪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预成纤维桩以及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口腔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预成纤维桩行口腔修复,对照组予可塑纤维桩行口腔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3.9%,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7.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治疗中,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可以显著提高修复效果,且安全高效。

    作者:李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6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不加用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用效率为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帅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状况分析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童1岁以内体格发育状况,探讨社区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且1周岁内在我社区进行系统保健体检满5次的239例婴儿分为早产儿组、足月小样儿组、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12个月内身高、体重、头围的生长速率,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生后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组生长速度一直呈追赶现象。至周岁时体重、身高、头围值呈正常对照组>早产儿组>足月小样儿组,早产儿组体格发育略低于正常儿童水平,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较早产儿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比足月小样儿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加强孕期营养和保健,开展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社区干预,对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8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经典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的发病机理、诊断特点,保守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门诊保守治疗治愈,只有少数波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尺桡骨远端关节面显著不平衡者才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结论只有对桡骨远端骨折准确分型,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贵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B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就诊的3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采用B超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腹腔情况,将超声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误诊2例,与临床诊断相比,符合率为93.33%。结论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已成为妇科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依据。

    作者:冯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攻下逐瘀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及便秘

    目的:分析用攻下逐瘀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对47例胸腰椎骨折早期使用自拟攻下逐瘀汤,观察腹胀、便秘症状缓解程度及时间。结果患者服药后腹胀、便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用攻下逐瘀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可靠。

    作者:周涛;洪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50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50例有误诊史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分别被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日光性皮炎、结核性胸膜炎、脉管炎、伤寒、原发性癫痫、药物性肝损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疾病。结论 SLE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发症状各异,且基层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尽早行抗核抗体筛查对SLE的早期诊断及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对一”糖尿病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2012年5月-10月,我科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对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经过我们临床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选择标准:糖尿病病程5年~10年,年龄60岁~70岁,尚无明确糖尿病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在外院未进行过正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沟通能力较好。

    作者:刘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冷冻切片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冷冻切片是指借助低温条件对尚未固定的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块快速冷冻,达到一定的硬度之后,进行切片的一种制片方法,属于组织学诊断方法。冷冻切片在临床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应用广泛,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的准确性。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酿成医疗事故。而影响冷冻切片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较为复杂,这就要求病理切片技术人员加强责任心,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切片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把好关,才能确保冷冻切片的质量。我院对425例冷冻切片进行调查,发现有194例出现质量问题,占比接近一半,可见对冷冻切片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45例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12年10月间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切口脑脊液漏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及时救治,切口全部愈合良好。结论加强切口缝合和局部置管引流减压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

    作者:师吉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X线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基本分为三种:①节段性:胸片显示小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均匀增高影。②间质性: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增多增重,常呈网状或结节状,肺门阴影增大,纵隔影增宽。③混合性:胸片显示在间质病变的基础上合并小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特点是:由肺门向双肺野扩展的扇状密度增高影,其外缘逐渐变淡而消失;X线表现早于临床症状;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需进一步结合临床及血清冷凝集试验方可确诊。

    作者:赵吉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72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救治。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7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抢救,68例患者休克症状明显改善,抢救成功率为94.4%;2例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2例给予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死亡。结论给予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体位控制、有效止血、建立通路、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及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措施,能够改善休克症状,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整复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93例,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随访后评估优良率为100%,无肘内翻及Volkmann挛缩,无骨折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王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92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48眼)患者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加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治疗,2 h 1次,治疗5 d;对照组38例(44眼)患者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加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治疗,2 h 1次,治疗5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用于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更加确切。

    作者:武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平均住院8.45 d;对照组中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平均住院12.85 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显著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阑尾炎是我们北方城市常见的急腹症,我院为一所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平常普外科住院患者的25%~30%为阑尾炎,相对其他的医院,我院阑尾炎患者比较多。因为阑尾根部和盲肠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但阑尾的位置是多变的,可在回肠前位、后位,盲肠前、盲肠后以及盆位,给手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作者:王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穹隆穿刺术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妇科急腹症(包括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盆腔肿瘤蒂扭转、盆腔肿物破裂、子宫扭转、宫腔粘连综合征)是指以急性下腹痛为主的急性疾病,具有病因多、病种复杂、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尤其是异位妊娠,来势凶险,误诊率高,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给予有效治疗。后穹隆穿刺术适用于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或肿物的性质及原因的鉴别,简单易行、且较可靠。结合病史、查体可迅速作出诊断,指导正确治疗,并可在门诊进行。

    作者:弓兰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疗效评价参照Cassebaum评分系统,优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暴露好,便于骨折解剖复位和固定,使肘关节能早期活动,避免粘连,利于功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前超;杨东辉;翟浩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康复提高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在提高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将62例肺气肿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肺功能评估总有效率为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