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骨远端骨折84例治疗体会

高贵卿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分型, 治疗,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经典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的发病机理、诊断特点,保守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门诊保守治疗治愈,只有少数波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尺桡骨远端关节面显著不平衡者才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结论只有对桡骨远端骨折准确分型,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Fx8并用Fx80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高血压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透析器2次/周)并血液透析滤过(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0透析器1次/周)治疗后的血压变化。结果21例患者经过9个月的临床治疗,5例血压恢复正常,8例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药剂量,总有效率为80.47%。结论普通透析(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透析器)并用血液透析滤过(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0透析器)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救治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和弥散性肺浸润。 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先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极高,如能早期发现,积极去除病因,使病变控制在ARDS的早期阶段,可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我科2007年-2012年共救治各类中毒患者1423例,有23例导致ARDS,本文就急性中毒致ARDS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李桃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汾市2012年农村饮用水抽样监测结果分析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12年国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和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全市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掌握和分析全市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饮用水安全隐患,防范饮用水污染危害人群健康,为科学决策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支持和依据。我们根据《2012年全省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要求,于2012年2月-5月对全市农村饮用水进行了抽样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献民;郝春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6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不加用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用效率为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帅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62例观察

    目的:探讨尿道创伤术导致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124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分别采用腔内手术与套入法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术,观察两种方法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腔内手术法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套入法手术组(P<0.05)。结论腔内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轻微等优点,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蔡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水ADA对结核性胸膜炎检测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准确掌握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将400例患者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2组患者在试验前均未接受任何抗结核治疗,并在同一时间内分别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并通过应用酶速率法来检测胸水标本中ADA的活性,比较2组的灵敏度。结果 ADA试验灵敏度(90%)较PPD试验(60.8%)明显高(P<0.05)。结论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值的准确掌握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并爱喘乐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68例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爱喘乐)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分别给予在常规消炎、祛痰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应用(观察组)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应用(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通气功能,逆转病情继续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3岁~9岁)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3岁~9岁患儿随机分为单纯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B组),观察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术中(3次平均值)及苏醒期五个阶段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2组患儿的清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噩梦、幻觉、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均处于较高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均比麻醉前高,但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B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H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SpO2麻醉后与麻醉前及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清醒时间比较,B组比A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B组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效果确切,比单纯氯胺酮麻醉呼吸循环系统稳定,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汪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5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83%。其中皮下气肿2例,肩部疼痛2例,腹壁穿刺孔出血2例,腹腔内出血3例,肠管损伤1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和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作者: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但是,手术切除患者的肺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躯体功能障碍的风险。对于许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坏是他们决定是否进行手术考虑的重要因素。评价手术的成功不再仅仅是彻底清除肿瘤组织,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还应包括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尤其是有些患者是经体检发现等。本文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5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佳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诊治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8例,术前38例患者经期延长伴有经量过多,术后月经正常或明显改善32例,占84.2%;5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有生育要求,术后1年内妊娠3例,余在术后2年内均妊娠,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肿瘤大小、发生部位以及病理类型等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贺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中风34例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突然中断,引起该区域脑组织的缺血、坏死、软化,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有报道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1],病死率为15%~25%。临床以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脑局部病变为常见。中风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2]。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致力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自1997年8月-2011年8月14年间,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中风3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富来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72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救治。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7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抢救,68例患者休克症状明显改善,抢救成功率为94.4%;2例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2例给予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死亡。结论给予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体位控制、有效止血、建立通路、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及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措施,能够改善休克症状,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45例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12年10月间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切口脑脊液漏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及时救治,切口全部愈合良好。结论加强切口缝合和局部置管引流减压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

    作者:师吉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原因及对策

    在我国偏瘫患者后遗症严重,致残率很高,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偏瘫患者经过综合治疗,90%以上患者日常生活都能完全自理,仅有5%的患者需要全部帮助。本文就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做一探讨。

    作者:杨玉秀;柴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片舌下含化预防产后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545例,选择阴道分娩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米索前列醇片组)及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第二产程末胎头娩出后胎肩娩出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常规在胎头娩出后即刻肌注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点滴缩宫素10 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产后2 h出血量超过500 mL者试验组1例,占0.67%;对照组7例,占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片舌下含化能有效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其价廉、给药方便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的各种荧光核型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抗核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双链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斑点渗滤法(DIGFA)。结果43例SLE患者中,同时采用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两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的有31例,单独抗核抗体阳性确诊SLE的有5例,单独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确诊SLE阳性的有7例。其中荧光核型均质型9例,斑点型5例,核模型4例,混合型18例。结论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从而提高了SLE确诊率的作用。

    作者:裴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评价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晚期病变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利用高频超声对于软组织分辨力强的特点,能够早期分辨炎症所致的滑膜病变并检出骨侵蚀情况,能量多普勒超声还有助于显示病变区血流供应,从而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关节病变,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随访、治疗效果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8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经典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的发病机理、诊断特点,保守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门诊保守治疗治愈,只有少数波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尺桡骨远端关节面显著不平衡者才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结论只有对桡骨远端骨折准确分型,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贵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脂肪肝136例临床特点分析及系统干预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有效的系统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我院对5个单位839名职工进行肝功能、B超等多项指标检查。结果经检查136例患有脂肪肝,进行系统干预后,2013年再次体检时46例治愈,75例显效,15例有效。结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脂肪肝,并给予有效的系统干预,能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许素琴;郁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