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侠;武锦秀;卢蓓蓓;陈耀蒙;丁丽丽
目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到达现场后立即对1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后安全转运入院,严格交接班。结果16例患者存活率87.5%,死亡2例,其中1例为院前死亡。结论熟练的院前抢救技术,加上合理的早期抗休克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陈衍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法对62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的调查。结果62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中只有19%的妇女认为高脂饮食及肥胖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13.8%的妇女了解乳腺癌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4.4%的妇女掌握乳腺自检的具体方法,只有13%的妇女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86.2%和91.7%的妇女渴望了解乳腺癌的预防和乳腺自我检查的具体方法。结论健康人群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严重不足,医务人员需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和行为,增强健康人群对乳腺癌早预防、旱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和水平,达到预防及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目的。
作者:衣翠红;郭洪银;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108例未婚妊娠者采取首诊心理指导,确诊后心理护理,围治疗期心理护理,并以问卷方法统计效果。结果本组108例,显效66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加强未婚意外妊娠患者全程心理护理,可解除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石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96例确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结果家庭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社区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控制。
作者:杨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介绍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同侧及对侧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足踝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患者,均行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修复同侧13例,交腿修复对侧4例。结果本组17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仅1例交腿皮瓣术后皮瓣顶部少量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12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及质地良好,3例略显臃肿。足底溃疡修复后3个月开始负重,负重行走及耐磨正常,1年内未见溃疡复发。全部病例踝关节伸屈良好。结论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血供可靠,风险较低,存活率高,既可修复同侧亦可交腿修复对侧,不损伤下肢主要血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围术期护理重点为监测皮瓣血供,去除压迫皮瓣及导致血管危象的因素。
作者:刘桂梅;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分析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温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为室温组,观察组34例患者的冲洗液以及输注液温度维持在38℃。观察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变化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实施麻醉前以及术后30 min,患者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60 min以及术后体温,及围术期心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血管病在我国是高发疾病,也是高危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因而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就成为了护士所要面对的基本工作。本文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和家庭护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
作者:樊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行剖宫产术1308例中选取3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并比较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素侠;武锦秀;卢蓓蓓;陈耀蒙;丁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2例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调查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行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8例患者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全面、有针对性的系统康复训练。结果46例患者生活能够自理;8例患者生活部分自理;4例患者卧床,生活需由他人照顾。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产妇产褥期护理技能,促进产妇身心恢复,婴儿健康,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通过产后家庭访视,结合电话随访,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结果第3次家访时只有2例乳汁不足结合奶粉哺养,其余的产妇恶露异常、乳头皲裂、乳汁不足、不良卫生习惯、便秘、心理抑郁,新生儿脐部渗血、红臀均已治愈。结论科学的护理与正确的指导,对促进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中药足浴及足部按摩对促进产褥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8月我院2000例(顺产1300例,剖宫产700例)产妇在产褥期行中药足浴配合足部按摩护理。结果2000例产妇经精心护理子宫复旧好,恶露量减少,无1例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感染;肛门排气提前,泌乳量增加,睡眠好,无明显产后抑郁症发生。结论给予产妇产后中药足浴配合足部按摩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霞;韦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受,是机体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伴随着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有双重含义,即痛觉和痛反应,表现为痛苦,焦虑,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汗等,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疼痛是人体强烈的应激因素之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和防御的功能。术后疼痛在临床上普遍存在,住院患者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施行手术后,疼痛是突出的问题,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已将其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通过对疼痛正确的评估及护理方法,发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采取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体现护士参与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闫清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探讨有利于提高微波治疗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12月到我科门诊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均采用国产微波治疗仪进行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分别于术后1,2,3个月随诊,57例均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为95%;其余3例经二次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痛苦少,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高卫娥;张巧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小儿肺炎可分为大叶肺炎和支气管肺炎两大类,是小儿的常见病。婴幼儿由于机体免疫力机制还不够成熟,病原体感染不限于某一叶,因此多发生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可见于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那些具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发病率极高,病情严重且易迁延,病死率也较高。根据患儿的特点进行身心护理,并使患儿的父母体会到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关心负责,有利于解除父母的疑虑,增强其信任感,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对一些不声不响的患儿更要加强关心,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了解患儿的身心需要,并协助患儿满足需要的知识和技巧,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信任。要经常巡视观察病情变化,使患儿能够早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1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教育计划内容进行多种方式的术前、术后知识宣教。结果2组患者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镇痛药物比例为71.43%,低于对照组的92.86%(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吕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老年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6个月后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减少程度以及医嘱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1,3,6个月后的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促进消除症状,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针对食管癌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指导,增强其术后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54例患者从心理、饮食、切口疼痛、胸腔引流、出院指导等几方面实施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指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使患者顺利康复,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负担,增进了医患关系。
作者:秦利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