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李小华

关键词:冠心病, 心理状态, 综合护理干预, 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注射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27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指导,并定期随诊。结果胰岛素注射部位无表皮凹陷、硬结,达到准确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使护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任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音乐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转运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转运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救护,试验组在常规救护的基础上予以音乐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院前转运途中给予音乐干预,可以良好地预防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轻恶心、呕吐,能够稳定病情,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喜连;郭佩英;吴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护理进展

    血管通路是指血液从人体的血管引出至透析器,进行透析后再回到体内的通道。过去由于医疗条件及患者原因,对于尿毒症患者只能在直接动静脉穿刺的血管通路下行血液透析,使患者的血管损伤大,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血流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近几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动静脉直接穿刺术、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术以及发展到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术,适应各种血管条件的患者。血管通路常见的是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多为急诊血液透析或过渡到永久性血管通路时用,永久性血管通路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有直接动静脉穿刺及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指动静脉内瘘和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临时性深静脉置管一般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两种。现将血管通路技术在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1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教育计划内容进行多种方式的术前、术后知识宣教。结果2组患者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镇痛药物比例为71.43%,低于对照组的92.86%(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吕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的:针对食管癌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指导,增强其术后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54例患者从心理、饮食、切口疼痛、胸腔引流、出院指导等几方面实施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指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使患者顺利康复,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负担,增进了医患关系。

    作者:秦利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述初产妇产褥期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褥期常见生理及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80例初产妇在产褥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初产妇其中由于知识缺乏引起的护理不当问题有68例,由于知识缺乏引起心理焦虑问题有12例。初产妇产褥期遇到生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针对初产妇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为产妇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刘锦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明显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85例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规范化的护理方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分别采用脑梗死护理常规联合改善胰岛素抵抗护理措施(观察组)与脑卒中一般护理常规(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脑梗死护理常规联合改善胰岛素抵抗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温度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温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为室温组,观察组34例患者的冲洗液以及输注液温度维持在38℃。观察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变化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实施麻醉前以及术后30 min,患者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60 min以及术后体温,及围术期心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患者的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肝硬化患者在患病之后,因为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传染途径及相关知识缺乏,又因肝硬化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其心理上亦可产生巨大影响[1]。因为身体症状缓解慢,预后差,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做好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

    作者:丁凯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如何指导护生进行患者健康宣教

    在医院进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复发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且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对防病、治病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宣教过程中护生往往把握尺度不准,以致对患者产生消极的暗示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宣教产生负面效果,我们认为指导护生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做到因病宣教、因人宣教、因时宣教。

    作者:孙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6 h进行股四头股功能锻炼,术后48 h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功能锻炼,术后3 d开始下床站立。结果92.9%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崔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介绍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同侧及对侧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足踝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患者,均行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修复同侧13例,交腿修复对侧4例。结果本组17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仅1例交腿皮瓣术后皮瓣顶部少量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12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及质地良好,3例略显臃肿。足底溃疡修复后3个月开始负重,负重行走及耐磨正常,1年内未见溃疡复发。全部病例踝关节伸屈良好。结论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血供可靠,风险较低,存活率高,既可修复同侧亦可交腿修复对侧,不损伤下肢主要血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围术期护理重点为监测皮瓣血供,去除压迫皮瓣及导致血管危象的因素。

    作者:刘桂梅;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骨质增生的发病诱因及诊断预防措施

    骨质增生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骨刺为正常骨组织当中增长的一部分,其和正常骨组织之间联系紧密,增长以后的关节面承重面积变大,其所承担的压力则会降低,关节自身的承重水平与稳定性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骨质增生属于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然而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双面性,当这些增生的骨刺形成压迫感的时候,人体就会觉得麻木、痛苦。事实上,因为拍摄距离、角度以及曝光度等各方面原因的干扰,相同位置、不同时间所照出的X线片会呈现出极为细微的差别。现阶段,针对骨质增生所采用的治疗(包括西药、中医、中药、雾化、牵引、封闭、按摩、针灸、推拿、理疗等)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以及行痹通络等效果,只能够起到为患者减轻疼痛感的作用,根本不能达到“消除骨刺”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桃梅;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以指导临床及社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邵阳医专附属医院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匮乏。结论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形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马婷;彭吕琛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分析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大部切除术护理,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行加速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促进早日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人群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法对62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的调查。结果62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中只有19%的妇女认为高脂饮食及肥胖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13.8%的妇女了解乳腺癌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4.4%的妇女掌握乳腺自检的具体方法,只有13%的妇女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86.2%和91.7%的妇女渴望了解乳腺癌的预防和乳腺自我检查的具体方法。结论健康人群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严重不足,医务人员需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和行为,增强健康人群对乳腺癌早预防、旱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和水平,达到预防及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目的。

    作者:衣翠红;郭洪银;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休会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毛细支管炎的护理。方法随机将72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镇静、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系统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用药后,患儿体征和症状减轻,呼吸频率降低,其中观察组临床改善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结论全程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改善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