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护理

崔金金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 康复,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6 h进行股四头股功能锻炼,术后48 h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功能锻炼,术后3 d开始下床站立。结果92.9%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注射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27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指导,并定期随诊。结果胰岛素注射部位无表皮凹陷、硬结,达到准确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使护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任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8例患者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全面、有针对性的系统康复训练。结果46例患者生活能够自理;8例患者生活部分自理;4例患者卧床,生活需由他人照顾。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的:针对食管癌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指导,增强其术后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54例患者从心理、饮食、切口疼痛、胸腔引流、出院指导等几方面实施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指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使患者顺利康复,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负担,增进了医患关系。

    作者:秦利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音乐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转运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转运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救护,试验组在常规救护的基础上予以音乐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院前转运途中给予音乐干预,可以良好地预防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轻恶心、呕吐,能够稳定病情,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喜连;郭佩英;吴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出院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士的重复劳动,增加护患沟通,提高护士的护理相关知识。

    作者:周永香;陆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未婚意外妊娠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108例未婚妊娠者采取首诊心理指导,确诊后心理护理,围治疗期心理护理,并以问卷方法统计效果。结果本组108例,显效66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加强未婚意外妊娠患者全程心理护理,可解除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石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分别以观察2组患者康复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的临床护理效果,对于患者肺功能的康复及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述初产妇产褥期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褥期常见生理及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80例初产妇在产褥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初产妇其中由于知识缺乏引起的护理不当问题有68例,由于知识缺乏引起心理焦虑问题有12例。初产妇产褥期遇到生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针对初产妇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为产妇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刘锦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

    产科护士的工作任务繁重,需要照顾的方面及对象较多,因其独特的特殊性备受关注。近年来,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逐年上升,如何正确指导护士缓解工作压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产科护士主要压力的来源,尤其是单位和家庭的来源,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找出根本原因,以便更好地消除或缓解压力,不断增强护士在工作中的慎独意识、职业操守,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并对护士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使其压力消除或缓解,明确自己的职责,轻装上阵,以愉快、轻松的心态投入工作中。

    作者:李红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监控措施

    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如何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引起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监控措施,希望能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此方面的业务能力,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滕宏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1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教育计划内容进行多种方式的术前、术后知识宣教。结果2组患者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镇痛药物比例为71.43%,低于对照组的92.86%(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吕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引起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46例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的比例选择46例同期未发生压疮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术中配合、肥胖、合并疾病、手术时间、局部潮湿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54.35%、营养不良34.78%、术中配合不当28.26%、肥胖39.13%、合并疾病23.91%、手术时间≥2 h 58.33%、局部潮湿21.74%,高于对照组的36.96%,21.74%,13.04%,15.22%,8.70%,26.09%,4.35%(P<0.05),是引起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术中急性压疮的因素多种多样,实施针对性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作者:覃鸣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6 h进行股四头股功能锻炼,术后48 h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功能锻炼,术后3 d开始下床站立。结果92.9%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崔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护士焦虑心理原因分析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急诊科16名护士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急诊护士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8.63±10.24)分和(47.26±10.31)分,干预后分别为(39.82±6.43)分和(37.62±7.24)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由于接触患者面广,工作繁重,压力大,严重影响到其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支持和干预,有助于护士进行心态调整,对提高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伟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心血管病在我国是高发疾病,也是高危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因而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就成为了护士所要面对的基本工作。本文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和家庭护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

    作者:樊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与自评抑郁量表(SDS)在2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2组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GQOLI-74评分有显著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有效改善,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患者的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肝硬化患者在患病之后,因为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传染途径及相关知识缺乏,又因肝硬化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其心理上亦可产生巨大影响[1]。因为身体症状缓解慢,预后差,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做好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

    作者:丁凯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护理管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受,是机体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伴随着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有双重含义,即痛觉和痛反应,表现为痛苦,焦虑,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汗等,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疼痛是人体强烈的应激因素之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和防御的功能。术后疼痛在临床上普遍存在,住院患者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施行手术后,疼痛是突出的问题,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已将其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通过对疼痛正确的评估及护理方法,发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采取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体现护士参与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闫清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异位妊娠围术期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分析54例行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围术期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魏翠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