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

高艳红

关键词:糖尿病, 抑郁障碍, 心理护理干预,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与自评抑郁量表(SDS)在2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2组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GQOLI-74评分有显著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有效改善,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探讨有利于提高微波治疗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12月到我科门诊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均采用国产微波治疗仪进行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分别于术后1,2,3个月随诊,57例均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为95%;其余3例经二次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痛苦少,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高卫娥;张巧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6 h进行股四头股功能锻炼,术后48 h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功能锻炼,术后3 d开始下床站立。结果92.9%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崔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难治性压疮46例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在难治性压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013年收治的慢性难治性压疮患者46例,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结果46例患者26例治愈,15例好转,5例未愈。结论精心有效的护理及提前预防能够促进慢性难治性压疮的愈合。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3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焦虑量表评定心理状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情况明显缓解,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对照组焦虑情况改善不明显,且术后恢复时间长,甚至个别出现恢复不良。结论给予择期手术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巧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温度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温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为室温组,观察组34例患者的冲洗液以及输注液温度维持在38℃。观察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变化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实施麻醉前以及术后30 min,患者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60 min以及术后体温,及围术期心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44例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依从性及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44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2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7.73%,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特别是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宝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护理进展

    血管通路是指血液从人体的血管引出至透析器,进行透析后再回到体内的通道。过去由于医疗条件及患者原因,对于尿毒症患者只能在直接动静脉穿刺的血管通路下行血液透析,使患者的血管损伤大,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血流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近几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动静脉直接穿刺术、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术以及发展到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术,适应各种血管条件的患者。血管通路常见的是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多为急诊血液透析或过渡到永久性血管通路时用,永久性血管通路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有直接动静脉穿刺及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指动静脉内瘘和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临时性深静脉置管一般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两种。现将血管通路技术在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98例痔疮患者行PPH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排便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均顺利出院,90例患者的痔块完全回缩,其余8例患者2周~3周内完全回缩,出现1例吻合口出血,3例尿潴留,2例术后感觉性失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5±1.6)d。结论PPH术治疗痔疮安全有效,具有疼痛症状减轻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围术期良好的护理对于PPH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毕延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引起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46例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的比例选择46例同期未发生压疮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术中配合、肥胖、合并疾病、手术时间、局部潮湿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54.35%、营养不良34.78%、术中配合不当28.26%、肥胖39.13%、合并疾病23.91%、手术时间≥2 h 58.33%、局部潮湿21.74%,高于对照组的36.96%,21.74%,13.04%,15.22%,8.70%,26.09%,4.35%(P<0.05),是引起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术中急性压疮的因素多种多样,实施针对性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作者:覃鸣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7例,采用专业、规范的措施进行急救,包括正确判断和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止痛、快速补充血容量、动态观察病情以及边急救边准备手术等。结果37例患者成功救治36例,1例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死亡。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采取专业规范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死率,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作者:冯记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述初产妇产褥期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褥期常见生理及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80例初产妇在产褥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初产妇其中由于知识缺乏引起的护理不当问题有68例,由于知识缺乏引起心理焦虑问题有12例。初产妇产褥期遇到生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针对初产妇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为产妇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刘锦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胰岛素注射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27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指导,并定期随诊。结果胰岛素注射部位无表皮凹陷、硬结,达到准确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使护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任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呼吸机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1%,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8%,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满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医疗服务发展趋向正从过去以“看病治病”服务转向防治结合的服务,从单纯的生理服务转向心理、生理、社会的全面性服务,从单纯的技术性服务转向社会性服务[2]。健康教育以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乃至出院后生活的全过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使其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提高生活质量。自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张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主动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健康教育正被众多的护理人员和患者所接受,开展健康教育既提升了护士自身的价值,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就基层医院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曹建梅;曹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7例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技术风险低,患者的痛苦程度轻,治疗费用少,疗效较满意。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护理,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孙善碧;杜执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96例确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结果家庭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社区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控制。

    作者:杨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实习助产士临床带教中产房护士长的作用与体会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因此,临床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实习阶段的效果。笔者从事助产士专业工作30年,经历了从一位卫校护生到实习助产士成长为带教老师、产房护士长并兼任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助产专业的产科教学工作。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成长经历笔者将自身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作者:霍永红;于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2例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调查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行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