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斌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85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LAVM组(26例)、LM组、(28例)、TVM组(31例)。其中,LAVM组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LM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VM组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3组各项指标。结果 TVM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LM、LAVM组低,其中LM组手术时间长,肛门排气时间TVM组低于LM、LAVM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中转开腹仅在LM组中出现。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肺炎性假瘤的本质为增生性炎症,由多种细胞组成并由纤维化、增生的组织形成一个肿瘤样团块,故称之为肺炎性假瘤。肺炎性假瘤在临床与影像学上的表现同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等疾病很相似,极易误诊。本文收集了有较完整资料的误诊病例16例,其中14例为手术证实,另外2例为非手术证实。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1例(含2例非手术病例)、女5例;年龄37岁~62岁,超过45岁者有12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临床表现有咳嗽、发热、咳痰13例;咳脓痰2例;痰中有血丝7例;胸痛或不适9例;临床无症状2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病程1个月~4个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者9例,其余正常。红细胞沉降率>20 mm/1 h者6例,4例痰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均未发现癌细胞。
作者:曹群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AD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少霓;林楚生;程卫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致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1月全院住院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为入院诊断或以其他疾病为入院诊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609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结果609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以50岁~5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女性则是60岁~6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职业中,离退休人员发病率高;文化程度中,小学文化程度发病率高。结论男性发病率高的年龄阶段比女性年轻10岁,是由于男性青壮年时期社交活动较多,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比女性多,在自我保健意识上不如女性,导致男性比女性提前10年达到发病高峰期;在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女性进入老年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各种形式的负面情绪,使体内一些应激激素大量分泌,而这些激素都可致血糖升高;文化程度在一定范围上也决定着发病率的高低。建议针对不同原因,全面系统地对不同人群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单独应用丹红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消栓通络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BI评分和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消栓通络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已确诊高血压患者共计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采取动态心动图、无创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左室功能以及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昼夜节律消失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应增加,且伴有左室功能减退。结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患者有较高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室功能减退可能是其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马培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作出超声诊断。结果2组患者结节直径、内部回声构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边缘清楚、边缘存在低回声晕环、结节周边收缩期血流大流速(Vmax)、舒张期低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均低于甲状腺腺瘤组(P<0.05),但2组患者结节内部血流Vmax、Vmin、R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图像改变中结节包膜完整性及低回声晕环是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重要指标,结节周边Vmax、Vmin、RI对诊断也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从脾胃角度对中风病病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92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6例,2组患者均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参考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常规神经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相较治疗前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风发病机制之一为脾胃失运,通过脾胃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薛安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脂质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脂质异常进行调节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改善脂质异常状况除了进行饮食调节之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降血脂药物。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酸螯合剂类药物等,其在作用机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往往可以相互补充,在临床上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调节脂质异常。本文分别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作出总结。
作者:盖敏敏;盖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镜成像系统联合阴道分泌物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的优越性。方法湿片在显微镜下直接镜检滴虫,革兰染色镜检真菌、线索细胞。结果40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加德纳杆菌感染880例(21.57%)、真菌感染850例(20.83%)、滴虫感染160例(3.92%)、合并感染188例(4.61%)。阴道分泌物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和pH值变化。细菌性阴道炎(BV)诊断阳性率达23.53%,阴道炎57.4%,阴道微生态遭破坏18.77%。结论超高倍显微镜成像系统联合阴道分泌物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可相互补充,对于妇女阴道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刘姣;王炳云;王炳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D-二聚体(D-dimar,DD)是纤溶蛋白单体由活化因子XⅢ交联作用后再经血浆纤溶酶降解产生的、包含γ链相连2个D片段的终末产物之一,在体内起着调节纤溶-凝血间平衡的重要作用,是反映体内血浆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激活的首选分子标志物[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D-二聚体检测敏感性及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许多临床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判定、进展、治疗、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现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如下。
作者:蔡玉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著好转11例,好转62例,有进步5例,总显效率为93.6%。有3例在出院后2个月内再住院治疗,1例半年内第3次住院。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根据个体因素,采取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陈仙萍;刘宽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儿童过敏原检测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OB公司提供的欧博克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试纸条技术检测1955例儿童血清中6种吸入性和7种食入性过敏原的总IgE抗体和sIgE抗体。结果1955例儿童过敏原检出总IgE阳性有1686例,占86.2%;过敏原sIgE阳性有563例,占28.8%;其总IgE升高有386例,占68.6%,总IgE在正常范围内有177例,占31.4%。对于过敏原sIgE阳性者,吸入性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有309例,占54.9%;食入性以牛奶为主,有188例,占33.4%。结论宁波某地区儿12岁以下儿童过敏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牛奶、屋尘、猫/狗毛皮屑、牛羊肉等。总IgE不能用来诊断或排除过敏,其升高仅意味着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
作者:陈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CT与MR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2月来我院检查的46例胆系结石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其中胆囊结石患者18例,胆管结石患者15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患者13例。 CT采用64层螺旋扫描;MRI采用FLASH、FISP、HASTE序列及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成像技术(MRCP)。结果 MR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与MRI对胆系结石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因MRI具有多平面观察、成像参数多等优点,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优于CT。
作者:方秀红;姜兴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对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的重要价值。方法采用我院从2006年-2013年8年间的业务统计数据,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我院逐步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变化。结果自从2009年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能明确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明显提高产科质量,并且方便可控、安全有效,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明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复通与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51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异位妊娠位置和复通情况。结果51例异位妊娠患者中,壶腹部着床22例(43.1%),峡部着床17例(33.3%),伞端着床12例(23.5%)。管腔再通患者38例(74.5%),新生伞及其他情况者13例(25.5%)。异位妊娠发生时间在输卵管结扎术后1年~9年,平均时间(3.1±1.3)年,其中1年~3年患者17例(33.3%),4年~6年患者25例(49.0%),7年~9年患者9例(17.6%)。结论合理手术操作,避免输卵管复通可以有效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
作者:张思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肠螺旋CT仿真内镜(CTVE)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临床疑似小肠疾病患者,常规肠道准备后,小肠腔注气,行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数据进行CTVE重建,其中35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62例患者中阴性17例,CTVE能够显示正常小肠肠腔及黏膜情况;阳性45例,其中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17例、小肠炎性病变10例,显示腔内肿块占位18例。结论小肠充气后行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CTVE是安全、无创性检查小肠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波;赖建红;石键涛;谢亨银;曾怡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多器官损害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造成多器官损害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儿中消化系统受损率高,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与血液系统,同时还有皮肤、肌肉关节及神经系统。经相应治疗后患儿均痊愈,无后遗症,退热时间平均为(6.67±1.23)d,住院时间平均为(11.51±2.18)d。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发多器官损害,给予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发挥佳治疗效果,大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魏俊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宜州市农村居民饮用水状况,为今后改善当地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2013年期间在全市16个乡镇随机选择398个取样点采集水样,样品在实验室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6年共检测集中供水样品796份,总体合格率为36.43%,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7.69%,35.17%,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整改后水质的合格率由2008年的13.89%提高到2013年的70.74%。引起水质检测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学指标,当地的江河水、泉水和井水监测合格率均未超过31%。结论宜州市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虽得到不断改善,但饮用水中的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仍然是监测和改善的重点。
作者:黄月花;韦杏铃;银朗月;黄亚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涂敷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商品名:鑫金品)促进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58例宫颈病变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28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常规填塞碘伏纱布,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涂敷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共治疗7d。观察2组术后阴道出血、脱痂出血、流液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93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45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71.9%,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量、流血时间及渗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对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修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惠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