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动静脉推注大剂量药物的技术改进

王美芬;刘开芬;李开庆

关键词:泛影葡胺, 静脉推注, 方法改进, 效果,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更为高效、安全的手动静脉推注大剂量药物操作方法。方法783例用76%复方泛影葡胺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其中631例行大角度静脉穿刺、加热并推注对比剂、妥善固定针头和拔针后大面积压迫止血等改进措施,统计注射速度、患者不良反应及处理、CT扫描增强效果,并与常规方法注射的152例进行比较,总结并优化其技术方法和经验。结果改进组穿刺点皮下瘀血和注射漏液的病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注速≥1.5 mL/s和扫描部位近心端大动脉CT值≥150 Hu的病例数多于常规组,尤以使用直接针头注射者效果佳;发生高渗性不良反应的病例数较多。结论改进后的手动静脉推注大剂量药物速度快、CT增强效果好,患者不良反应少。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其早日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文湘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降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足部创伤,清创处理及全方位的护理。结果14例糖尿病足患者痊愈,1例因溃疡面太深住院1 d,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全方位的护理及有效的清创处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儿家属主要在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治疗和护理质量以及住院环境等方面存在需求。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了解,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秦卫文;张爽;魏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3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满足。结果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护理中,可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结论人性化护理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大专在校护生对洗手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115名大专在校护生的问卷调查及护理实践操作中洗手情况的分析,了解目前在校护生手卫生的认知现状,发现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交叉感染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李吾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32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2例慢性宫颈炎经微波治疗的患者,给予系统、科学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尹凤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骨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骨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87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士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县级医院建立护理人才储备库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建立护理人才储备库的可行性。方法设定考核条件和方法,通过民主投票、理论考试、演讲答辩、操作考核等形式,选拔出4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培养,进入护理人才储备库。结果我院于2011年-2013年培养出一批护理人才,高学历的护理人才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数达74.39%。结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容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建立县级医院护理人才储备库是可行的。

    作者:吴春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断指再植术的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50指)对照组以及50例(50指)干预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干预组50例患者应用系统化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后的存活率,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屈艳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骨折治疗患者32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副作用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云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的效果。方法应用《正道堂恐惧症自评量表》对49例首次进行MRI检查出现幽闭恐惧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9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中,38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再次进行扫描顺利配合检查,9例经过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或口服安定类药物后完成检查,有2例经护理干预后仍拒绝继续检查。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MRI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恐惧症状,使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完成MRI检查。

    作者:李丽娟;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改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手术前后膝屈伸肌力改善程度和患健侧周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4周膝屈伸肌力改善程度和患健侧周径均显著优于术前、术后1周,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减轻肌肉萎缩和肢体僵硬,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产科护患纠纷36例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3年来36例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原因主要包括业务素质、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科室管理、医疗收费、法律意识以及产妇和家属等方面的因素。结论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强化业务知识、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加大护理管理力度、增强法律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教育指导、动静脉内瘘护理、服药教育、运动指导。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91.25%)对动静脉内瘘护理、体重血压监测、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自护行为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规律血液透析78例(97.50%),血液透析并发症7例(8.75%),护理满意79例(98.7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医嘱,提高血液透析依从性,达到充分透析,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激发护士继续教育再学习的热情,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

    作者:刘学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方法。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工作流程及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训。结果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执行力。结论上述措施是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东毅;胡芳英;唐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9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保健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纠正不良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预防保健等方面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更加重视。

    作者:刘凌华;刘娈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员掌握自我管理、自我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慢性病管理糖尿病患者128例,利用社区的有利资源,在不改变患者原治疗方案前提下,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专题讲座、个别讲解、书面指导和家庭随访的方式,专题讲座以专家讲课、患者现身说法、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内容有:对糖尿病的认知、适宜运动、饮食搭配、用药知识、血糖监测、复诊知识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庞逸;席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2011年9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上添加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2组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试验组术则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来看,试验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内护理可影响到手术效果、术后恢复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肠内营养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空肠造瘘置管,对照组应用鼻十二指肠置管,分析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空肠造瘘置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