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子翎
目的:探讨住院哮喘患儿行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8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哮喘患儿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大幅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对哮喘患儿的护理能力,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冰冻血小板技术自开展以来,在业内颇受争议,但因其具有可以批量制备、长期保存、应用便捷、即刻止血等特点,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紧急供血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在中小血站开展仍较普遍。我站开展冰冻机采血小板技术已有多年,在冰冻血小板融化后,我们发现絮状物析出时有发生,有时还会集中出现。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仔细观察和技术调整,对冰冻机采血小板絮状物析出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后,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涵;李运琴;李渝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观察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产前监测、预防感染、病因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中宫缩乏力因素分别占产后出血原因的71.1%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为(389.5±176.9)mL,较产后2 h显著降低,明显优于观察组的(561.1±213.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为13.3%和31.1%,其中干预组在各项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干预是减轻患者病情的一种前瞻性护理方式,具有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细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200例产妇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模式,并与接收常规护理的20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评价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及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结果实施多种护理模式的200例产妇比接受常规护理的200例产妇恢复效果要好,产妇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配合度高,心情愉悦,有较高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护理操作中介入个体化综合护理,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角度服务产妇,可提高产妇满意度,高效完成护理工作。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43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5.1%,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出血3例,感染2例,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性是一个身体和心理成熟的人的正常生理需要,但它必须符合其客观发展规律,即年龄令与社会道德,只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指导正确的性行为。在青少年中进行性健康知识的宣讲,进行性教育,使他们在青春期来临之际,正确看待自已的生理改变及心理变化,理性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生活和谐、婚姻美满、家庭和睦有着重要意义。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部分。
作者:杨运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应用于肿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在肿瘤化疗中使用,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才能降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赵国凤;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环节优化护理应用于断指再植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环节优化(观察组)护理与断指再植常规(对照组)护理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成活率100%,功能恢复优良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1%与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优化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断指再植术可取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38例,根据随机原则平均分配至A、B 2组,分别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B组,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护理方法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康复效果不同,舒适护理干预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翟拥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是优质护理的核心要求,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力量,更有赖于护理管理水平[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迁,护理管理者在质控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月质控、季质控、五级纵向质控[2]等质控理念和质控方法对临床护理质量的保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多么好的理念和方法,仅凭每个质控组中的核心成员参与质控,终想要落实到临床总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护理部3年护理质控检查的汇总分析,总结出以质控核心成员为重点,全院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护理质控的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检查的反馈、整改,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月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对我院47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并总结分析。结论47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规范化护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均得到理想的控制,治疗效果满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60例,将其按照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呼吸功能训练情况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呼吸功能训练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同步接受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对疾病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焦灵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组建健康教育团队进行宣教对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征得产妇同意的基础上,将120例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接受团队提供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常规宣教,分别于出院后28 d家庭访视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在产褥期心理健康状况、行为改善、保健知识掌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团队健康教育对产妇在产褥期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行为改善、保健知识掌握方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泽蓉;蒲春波;赵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侧重心理护理联合分娩护理路径提高自然分娩率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生产的240例产妇分别采用产科常规分娩护理措施(对照组)与侧重心理护理联合分娩护理路径措施(观察组),比较2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重心理护理联合分娩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分娩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荆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32岁,未婚,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渐加重伴盗汗、乏力,活动时呼吸困难。入院前曾在外院拟诊“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20余天,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病情无好转,症状加重。因本人有不洁性行为史、多性伴,在云南艾滋病高发区生活5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化验:人类免疾缺陷病毒(HIV)阳性,市CDC确诊抗HIV阳性。
作者:余英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每个护士站都设置1块白板,用于记录新入院、手术及急危重患者的情况。有时记录内容较长时间后才能更改,而白板笔记录超过24 h后即不易擦拭,会留下痕迹。我科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威猛先生能快速去除痕迹。威猛先生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能起到油水分离作用。
作者:邢力丹;闫云;郑松;姜玲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索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伤口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慢性伤口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8 d~15 d简易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伤口周围皮肤红肿均明显减退,伤口内无脓性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好,血运佳,经常规换药后伤口均愈合。结论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术用于慢性伤口,可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叶芳;周兰英;冯丽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素。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发病构成比、出血部位及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男∶女≈1.68∶1,以46岁~55岁年龄段居多(37.2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部位以壳核部多(41.18%),其次为丘脑部(21.57%)。吸烟、饮酒及基础性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诱因较多,临床应强化护理干预指导,严格控制基础危险因素,强化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强化心理干预指导及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成杏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的手段是进行质量控制[1]。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工作的全貌。近年来,因等级医院的评审和患者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质量管理问题,为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技术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医疗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针,体现现代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全院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计划,并认真执行检查整改,实现了全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孙巨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1345例自愿选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013年1月—6月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12月患者实施手术前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手术中护理干预和手术后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4.48%,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特别是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体征,积极的呼吸循环管理,对降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轻相关临床症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何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