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标本培养101例耐药性分析

赵晖

关键词:标本培养, 细菌耐药性分析, 痰培养, 阳性检出率, 微生物检验, 医疗技术, 延年益寿, 细菌生长, 细菌培养, 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 年龄段, 男女比例, 临床治疗, 患者服务, 发病, 创伤感染, 鼻咽拭子, 阳性率, 脑脊液
摘要:1概述细菌培养有血、尿、便、痰、胆汁、脑脊液、穿刺液、鼻咽拭子、脓及创伤感染等九大类标本,痰培养阳性检出率高(这是笔者的经验)。笔者从101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8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81%,其男女比例:男∶女=67∶34,年龄段(以10年为一段,20岁~29岁这一段用2来代替,30岁~39岁用3来替换,以此类推):2∶3∶4∶5∶6∶7∶8=1∶1∶7∶18∶45∶22,从这个比例中不难看出,年龄在70岁~79岁之间发病高,80岁~89岁次之,20岁~39岁这两段发病少,40岁以后逐渐增高,70岁段达高峰,80岁后稍微有所降低。谁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不用提?这说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延年益寿已司空见惯,那么,怎样才能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呢?为了使患者减少病痛折磨,这就要求微生物检验尽早、准确无误地做出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用凝胶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用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角膜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角膜异物患者118例(118只眼),将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只滴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作为对照组,共56例(56只眼);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和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作为治疗组,共62例(62只眼)。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贝复舒眼用凝胶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有比较明显的加速修复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率、用药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及用药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标本兼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秋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绍兴县孙端镇实施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3年效果评价

    自2010年3月开始,绍兴县孙端镇按照《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现将3年来实施综合防治的效果进行评价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绍兴县孙端镇35岁及以上社区常住居民。1.2方法1.2.1人群分类根据高血压基线调查结果,将社区人群分一般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人群三类。同时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伴发的临床疾患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个层次。

    作者:丁兴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谈基层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因医疗护理发生争议造成医患不和谐为常见。妇产科尤其是产科的医疗纠纷在全国各地、各医院、各科室均排居首位,那么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又如何防范产科医疗纠纷呢?笔者在县级医院工作20年,现就基层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1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1.1医患关系产科的工作性质是患者多且周转快,病情变化快而复杂,而患方认为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是自然规律,孕产妇是健康人不是患者,对分娩过程的高风险不理解。如今“4-2-1”的家庭结构导致大多产妇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其对分娩的期望值过高,只许母子平安,不许有半点不顺,对意外事故容忍度为零。在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后康复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一旦感觉不满意就立即想到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并投诉,而医务人员认为患方是无理要求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作者:刘丽萍;孙改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血脉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脉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予30例患者血脉通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停用其他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高血压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疗程1个月~1.5个月。结果经1个半月的治疗,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显效11例(36%),改善15例(50%),无效3例(10%),恶化1例(3.3%),总有效率为86%。心电图改善情况:显效7例(23.3%),改善14例(46.7%),无效8例(26%),恶化1例(3.3%),总有效率为70%。结论血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适用。

    作者:方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医生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第3季度(处方点评意见反馈之前)和2011年第3季度(处方点评意见反馈之后)门诊处方的基本指标(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使用率、每张处方药品平均金额)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之后,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不但对医院合理用药有一定促进作用,还能提高医生业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延海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担着医院药剂科的主要日常工作,肩负着就诊患者处方调配及门诊各科室所需药品的供应工作,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及能否准确配方,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现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2012年12月药品调配和发放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剖宫产中新生儿产伤的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新生儿发生产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出现产伤的11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出现产伤的概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臀位产伤与Apgar评分方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伤主要原因包括试产失败、体重以及臀位。应在产前全面检查孕妇各种情况,并对胎儿体重作出评估,准确把握剖宫产指征;接产医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细致查体,以防合并产伤。

    作者:闫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83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83例(双斜疝8例)患者应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网状补片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术后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83例患者均痊愈,住院时间2d~8d,早3d出院,术后当日下地,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2年均无复发。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区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6B-单头红外线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结果轻度宫颈糜烂19例患者一次性全部治愈,治愈率100%;中度糜烂33例,治愈30例,一次性治愈率90.9%;重度糜烂8例,治愈5例,一次性治愈率62.6%。结论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宫颈糜烂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红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发展的思路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而技术人才更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科技大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才梯队建设已经成为各部门的重中之重,而在人才梯队建设的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医疗技术梯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作者:李文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不同病因引发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64例由不同病因导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果超声诊断慢性淋巴结炎症、淋巴瘤、转移性恶性肿瘤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急性淋巴结炎症、艾滋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的回声依次减弱;良性的淋巴结肿大长短径比值(L/S)>2,大多没有血流信号或散状小点血流信号;恶性的淋巴结肿大长短径比值(L/S)<2,且内外部血流信号强。结论现代超声技术可有效诊断出不同病因导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

    作者:彭红卫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上易误诊。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8例误诊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丘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丘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9例丘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甲组(奥美拉唑治疗)30例,乙组(奥曲肽治疗)39例,观察两种药物的止血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56.67%,乙组总有效率为84.62%。结论奥曲肽治疗丘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权素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应用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术(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60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采用Johne-Wruhs方法评估患肢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个月~25个月的随访。按照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45例,良11例,中4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减少手术损伤,保护骨折端和骨折碎片的血供,提高骨折愈合率及加快愈合过程,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钦义;王光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对42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6例死亡。结论重症中暑的病死率高,患者持续高热时间较长、重度昏迷、高龄、既往有心肺脑等疾病、合并多器官损伤是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作者:肖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痰标本培养101例耐药性分析

    1概述细菌培养有血、尿、便、痰、胆汁、脑脊液、穿刺液、鼻咽拭子、脓及创伤感染等九大类标本,痰培养阳性检出率高(这是笔者的经验)。笔者从101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8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81%,其男女比例:男∶女=67∶34,年龄段(以10年为一段,20岁~29岁这一段用2来代替,30岁~39岁用3来替换,以此类推):2∶3∶4∶5∶6∶7∶8=1∶1∶7∶18∶45∶22,从这个比例中不难看出,年龄在70岁~79岁之间发病高,80岁~89岁次之,20岁~39岁这两段发病少,40岁以后逐渐增高,70岁段达高峰,80岁后稍微有所降低。谁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不用提?这说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延年益寿已司空见惯,那么,怎样才能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呢?为了使患者减少病痛折磨,这就要求微生物检验尽早、准确无误地做出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赵晖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超标准剂量溶栓临床探讨

    我国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已二十余年,以“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编委会,1996年7月修订)为指南[1],近10年溶栓疗法也在我院逐渐成功应用。但由于地处贫困山区,在病情危急和条件有限时,我们心内科对十余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采用超标准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临床具体应用情况和有关思考报道如下。

    作者:裴印琚;王虎存;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比较2组患儿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晓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卧床休息、降颅内压、降血压、降血脂、控制血糖、抗凝、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点,1次/d。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32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冬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