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玲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96例儿童,分为无感染组70例,病毒感染组32例,细菌感染组94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阳性84例,阳性率为89.36%,病毒感染组、无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2例(6.25%)和4例(5.71%),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感染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为细菌感染特异性指标,能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病原学鉴别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作者:安慧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术(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60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采用Johne-Wruhs方法评估患肢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个月~25个月的随访。按照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45例,良11例,中4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减少手术损伤,保护骨折端和骨折碎片的血供,提高骨折愈合率及加快愈合过程,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钦义;王光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于L2~3椎间隙进行腰穿,待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1.5~2.0 mL,采用迈瑞(PM-7000)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产妇的麻醉效果及心率、血压,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其中麻醉效果满意者195例占97.5%,效果欠佳5例占2.5%,无1例无效病例。术中并发症少,血压、心率下降幅度小,新生儿Apgar评分都在8分以上。结论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贾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实施诊刮后的第1天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服用剂量为12.5 mg,连续服用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测定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相关激素水平,主要测定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水平;测定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武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担着医院药剂科的主要日常工作,肩负着就诊患者处方调配及门诊各科室所需药品的供应工作,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及能否准确配方,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现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2012年12月药品调配和发放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升阳健胃汤治疗胃缓(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3例胃下垂患者用升阳健胃汤加减进行治疗,15 d为1个疗程。结果123例胃下垂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治愈103例(83%),有效10例(8%),无效10例(8%)。结论升阳健胃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效果满意。
作者:郭晓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用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角膜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角膜异物患者118例(118只眼),将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只滴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作为对照组,共56例(56只眼);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用贝复舒眼用凝胶和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作为治疗组,共62例(62只眼)。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贝复舒眼用凝胶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有比较明显的加速修复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丙戊酸钠在精神科作为情感稳定剂使用极为普遍,碳酸锂中毒引起意识不清的案例报告较多,但关于丙戊酸钠引起意识不清的案例较少提及。且很多教科书[1]倡丙戊酸钠作为情感稳定剂起始剂量达到1.0 g/d是一种很普遍的用法。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病例,探讨丙戊酸钠对意识的影响、表现及具体处理措施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王小媛;张雪芹;高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及足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16例小腿及足踝区皮肤缺损。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14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创面皮瓣下感染,换药后Ⅱ期愈合。随访1年,转移的皮瓣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感觉亦有相应的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皮瓣位置可随意调整,远可达足前中部,且对供区损伤较小,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苗兴建;王健;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降压治疗;观察组根据高血压类型,给予不同中药进行治疗,用药方法每日1剂,15 d 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治高血压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率、用药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及用药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标本兼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秋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评价无创呼吸机联合传统药物治疗左心功能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年龄60岁~78岁、左心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合并COPD的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使用无创呼吸机加常规药物治疗)和单纯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脑钠肽(BNP)的改变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BNP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BNP值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左心衰竭合并COPD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明显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一般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在心电图的ST-T上有特有的表现,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其明确的危险分层标准。但临床上确有部分患者发病时心电图不表现出异常,笔者现将临床上遇到的2例患者介绍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1:男,59岁,主因发作性胸憋、气短1年,加重1个月于2012年3月14日就诊于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年前间断发作胸憋、气短,多于活动时出现,偶夜间睡眠时发作,伴后背酸困,不伴出汗、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痛、腹泻,活动发作时,需停止活动,有时打嗝后约10 min症状可缓解。曾在我院就诊,做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电图大致正常。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监测期间也有上述类似症状发作,检查结果仍未提示动态ST-T变化。虽未明确诊断,医生仍建议其胸憋、气短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5~10粒观察疗效,并建议患者行纤维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病变,患者表示观察一段时间再考虑行上述检查。医生又嘱咐如病情加重到上一级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明确心绞痛诊断。之后患者病情加重,几乎每日清晨活动时均有发作,每日发作次数增多,持续1个月,家人考虑有必要到条件好的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遂家人携其到阳泉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好,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大致正常。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应用、调脂等治疗,并积极做冠状动脉造影前准备工作,期间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请消化内科医生会诊排除了消化系统疾病。准备工作就绪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开口狭窄80%,中段长段狭窄90%,回旋支远段长段狭窄90%,右冠状动脉第一转折以远长段不规则狭窄70%~90%,中段严重迂曲。后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建议尽快到上一级医院手术治疗。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4例确诊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0例(41.7%),疑诊8例(33.3%);初次就诊时确诊6例(25%)。住院死亡1例(4%)。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隐匿性,容易误诊、漏诊,只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才能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樊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调查营利性和非营利牙科医疗机构口腔医院感染现状,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客观数据。方法设计牙科医疗机构口腔医院感染实况调查表,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牙科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分析。结果非营利性医院口腔科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对比营利性牙科医疗机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口腔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现状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新生儿发生产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出现产伤的11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出现产伤的概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臀位产伤与Apgar评分方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伤主要原因包括试产失败、体重以及臀位。应在产前全面检查孕妇各种情况,并对胎儿体重作出评估,准确把握剖宫产指征;接产医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细致查体,以防合并产伤。
作者:闫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院药剂信息化管理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进步,也是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推动药剂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必经之路,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提升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包括从基础应用到顶层设计各方面的内容,诸如药剂采购、药库、药房的管理及药品调价、药剂信息查询、用药信息服务、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等。其优化的关键措施包括制度和人员管理的加强,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对物流和信息流的要求、利于功能扩展、应用网络化及系统集成化等方面。
作者:朱梅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83例(双斜疝8例)患者应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网状补片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术后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83例患者均痊愈,住院时间2d~8d,早3d出院,术后当日下地,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2年均无复发。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区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而技术人才更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科技大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才梯队建设已经成为各部门的重中之重,而在人才梯队建设的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医疗技术梯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作者:李文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