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萍
目的:提高数字X线(DR)对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诊断水平。方法12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均行DR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双侧髋关节受累8例,单侧受累4例;其X表现髋关节间隙变窄8例,消失2例,骨赘形成9例,髋臼或股骨头囊变2例,骨质疏松4例。结论DR平片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基本检查方法。
作者: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属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哮喘”范畴。其为儿科常见多发性疾病,占小儿发病人数的80%~90%,常以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扇为临床主证。从肺的生理功能结合肺炎喘嗽的证候特点分析其病因病机为热、郁、痰、淤,四者相互关联,交结为病。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鱼花蛤石汤”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艳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锁定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跟骨骨折患者3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贺智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3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高尿酸组,设269例尿酸正常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尿酸(UA)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甘油三酯(TG)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HD-C)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往往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作者:吕彩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棘突与嵴突局部微型手术的诊疗体会。方法对56例鼻中隔偏曲棘突与嵴突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局部微型手术,用耳钻精细打磨,其中合并鼻窦炎、鼻息肉、下鼻甲肥大者同期行鼻内镜手术处理。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年,鼻内镜下复查患者鼻中隔矫正效果满意,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仅有2例鼻中隔有粘连,3例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息肉复发,余无鼻中隔穿孔、外鼻变形、鼻中隔扇动、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鼻中隔棘突与嵴突的局部微型手术,保留了鼻中隔大部分正常的组织结构,术后效果好,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者的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出夏季各种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例(24%),副溶血弧菌7例(28%),沙门菌8例(32%),志贺菌4例(16%)。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志贺菌流行无季节性,副溶血性弧菌以在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沙门菌以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为主。
作者:刘雄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定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将门诊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和阿米卡星(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疗效高、协同作用好、药品易获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火针属新九针之一,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而筋痹,则是以肢体局部麻木疼痛为主证,多以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引发。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从事体育锻炼减少,或运动损伤后失于调养等原因,此类疾病多发于临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火针治疗筋痹,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伟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继承中医精华,总结经验,验方共享,增加受益人群,取得更满意疗效。方法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结果肯定疗效,缩短疗程。结论流行性腮腺炎中药治疗,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前房、并发症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9眼,B组手术成功14眼,C组手术成功15眼,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蔡海林;田慧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发病1 d内即入院的2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入院1,3,14 d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随时多次复查心电图,化验心肌酶谱,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以助临床诊治。结果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4.5%,其中间脑附近为损伤责任灶的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高。结论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对脑卒中患者要重视心电图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谈话告知,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郝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内外固定治疗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简单内固定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随访1年~5年,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个月~6个月,平均(4.82±0.73)个月。术后经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端均良好复位,未出现移位或者畸变;膝、踝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复位满意、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有;元占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45例有不同程度妊高征孕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和产后并发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45例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症状均有所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缓解孕妇妊高征带来的不适,降低产后并发症。此方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妊高征可行且安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过敏性紫癜是由相对于患者是有毒的物质刺激机体引起变态反应性、小血管和小动脉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广泛无菌性、渗出性出血的一种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和肾脏,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炎、血尿为主要表现,西医一般应用止血剂、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过敏性紫癜中医病名为“肌衄”、“葡萄疫”、“斑毒”,属于中医内科血证中的紫斑范畴。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时间长、易复发的难题。笔者在临证中阅读了大量中医古籍和近代名医治疗该病的案例,结合本人的临证体会,比较认同热毒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或者机体内部黏膜的病因,病机为热毒、血瘀和正虚。治疗上给予紫草、生地、白茅根、黄芪等加味治疗,这几味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扶助正气,正好去除该病病因,对应病机,辨证论治。笔者2003年-2013年应用中药治疗17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疗效稳定,复发率较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月6月在我科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4%,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4%,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危妊娠,应重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孕产妇的危险性。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7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液1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点滴,1次/d;注射用α-硫辛酸3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加用注射用α-硫辛酸3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点滴,1次/d。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6.7%,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较单一应用可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魏丽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喹硫平是一种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其中包括喹硫平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喹硫平在常规剂量下的稳态浓度,以及其吸收代谢分布的特点。1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已采用较低剂量(10~25 mg)在健康志愿者中探讨过喹硫平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在口服给药后,喹硫平被快速吸收,达到观察到大血浆浓度的时间(Tmax)中位数范围为1 h~1.5 h。当以25 mg剂量给药后,观察到的大浓度均值(Cmax)为53~117μg/L。针对这些相对较低剂量组(10~25 mg),喹硫平的血浆浓度下降,表观终末期消除半衰期(T1/2β)均值范围在3.1 h~5.5 h之间。因为检测方法所限,必须在给药后相对较早时间点获得用于测定半衰期的数值。因此,这些半衰期很可能同时影响分布过程与消除过程。应注意的是,在250 mg及250 mg以上较高剂量下,发现T1/2β均值约为6 h[1]。
作者:苗婉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膨胀止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在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时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膨胀止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比较2组填塞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和填塞后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32例采用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患者感觉痛苦小,其中28例治疗后治愈,3例再次出血采用鼻内镜检查射频止血,1例鼻腔黏膜粘连,结痂形成,有渗血;对照组20例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患者感觉痛苦较大,其中15例治疗后治愈,3例再次出血采用鼻内镜检查射频止血,2例鼻腔内出现结痂,鼻腔粘连,有渗血。结论膨胀止血海绵在治疗鼻出血中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患者感觉舒适、痛苦小,鼻腔粘连结痂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进宪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