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回顾

孙业健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Lichtenstien术式, 规范操作
摘要:目的:总结开展李金斯坦(Lichtenstien)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操作方法的要求、关键步骤和难点处理进行讨论。结果36例患者经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均痊愈出院,35例获得随访,术后出现阴囊水肿1例,血肿2例,术后20个月慢性疼痛1例,分别给予穿刺引流、物理及止痛药物等治疗后痊愈;疼痛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掌握Lichtenstie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规范化操作,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分层次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我病区于2012年1月开始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以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前1年住院患者156例为对照组,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后1年住院患者164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成功治疗66例,治愈率为97.1%,病死率为2.9%。结论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治疗中,诊治要及时,抓住佳手术时机,可提升手术治愈率。

    作者:蒙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26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眼科26例(2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进行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情况是:术中前房少量出血2例,1周内吸收;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2例,均自行吸收;角膜轻度水肿3例,均在术后1周内恢复。结论采用两点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眼球严重创伤后或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大部分或全部阙如的病例进行治疗,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且其术后并发症相比其他手术方法发生率低。

    作者:吕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喹硫平的人体药代动力学

    喹硫平是一种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其中包括喹硫平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喹硫平在常规剂量下的稳态浓度,以及其吸收代谢分布的特点。1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已采用较低剂量(10~25 mg)在健康志愿者中探讨过喹硫平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在口服给药后,喹硫平被快速吸收,达到观察到大血浆浓度的时间(Tmax)中位数范围为1 h~1.5 h。当以25 mg剂量给药后,观察到的大浓度均值(Cmax)为53~117μg/L。针对这些相对较低剂量组(10~25 mg),喹硫平的血浆浓度下降,表观终末期消除半衰期(T1/2β)均值范围在3.1 h~5.5 h之间。因为检测方法所限,必须在给药后相对较早时间点获得用于测定半衰期的数值。因此,这些半衰期很可能同时影响分布过程与消除过程。应注意的是,在250 mg及250 mg以上较高剂量下,发现T1/2β均值约为6 h[1]。

    作者:苗婉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症,且发病率高,其中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是临床上常见到的两种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其比例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尤其是我国碘类物质缺乏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甲状腺疾病有着特有的临床特征,即发病原因复杂、多种病症共同存在、疾病之间相互影响[1],这给临床鉴别和诊断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学上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常常引起临床上的误诊,因此,提高对这两种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7年5月-2012年3月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16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复检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朔州市1999年-2010年“削峰工程”主要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出生缺陷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以医院和家庭为基础的监测方法,调查1999年-2010年山西省朔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出生缺陷变化特点。结果朔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由1999年的128.81/万下降到2010年的47.69/万,神经管畸形发生率由1999年的53.67/万下降到2010年的9.25/万。结论朔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及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董桂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重症脑出血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治疗体会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尤其是并发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据报道死亡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重症脑出血并发4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患者3例,经多系统兼顾综合治疗,抢救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者的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出夏季各种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例(24%),副溶血弧菌7例(28%),沙门菌8例(32%),志贺菌4例(16%)。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志贺菌流行无季节性,副溶血性弧菌以在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沙门菌以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为主。

    作者:刘雄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脑出血54例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以及终疗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40例(74.1%)患者预后良好,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有助于提高预后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卫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高血糖高渗状态15例临床分析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与以前所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因为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1]。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相当多的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本文对15例老年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喜庆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由相对于患者是有毒的物质刺激机体引起变态反应性、小血管和小动脉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广泛无菌性、渗出性出血的一种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和肾脏,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炎、血尿为主要表现,西医一般应用止血剂、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过敏性紫癜中医病名为“肌衄”、“葡萄疫”、“斑毒”,属于中医内科血证中的紫斑范畴。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时间长、易复发的难题。笔者在临证中阅读了大量中医古籍和近代名医治疗该病的案例,结合本人的临证体会,比较认同热毒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或者机体内部黏膜的病因,病机为热毒、血瘀和正虚。治疗上给予紫草、生地、白茅根、黄芪等加味治疗,这几味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扶助正气,正好去除该病病因,对应病机,辨证论治。笔者2003年-2013年应用中药治疗17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疗效稳定,复发率较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火针治筋痹

    火针属新九针之一,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而筋痹,则是以肢体局部麻木疼痛为主证,多以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引发。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从事体育锻炼减少,或运动损伤后失于调养等原因,此类疾病多发于临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火针治疗筋痹,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郝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60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制定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总结出效果明显的护理方法。结果电解质紊乱、低钙抽搐、营养不足、抵抗力低下是该类患儿疾病的特点,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护理,手术一次性成功率可达97%。结论做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术期护理,术前补充钙剂、纠正电解质紊乱、严密仔细地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对我们确保开腹手术成功,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卫红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96例分析

    目的:探讨二联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定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将门诊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和阿米卡星(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疗效高、协同作用好、药品易获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巧用保鲜膜对留置PICC患者淋浴中的保护性使用

    临床使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患者因长期用药留置时间较长,患者常担心导管脱落或敷贴内进水而避免淋浴。我院骨科为方便患者个人卫生,在淋浴时采用保鲜膜多层包裹PICC进针处上下15 cm,经临床实践,患者反映效果较好,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霍青;周科;杜瑶瑶;郭福蝶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作者:李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收治的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欣母沛组及缩宫素组各60例病历资料,观察2组产时及产后2 h内出血量。结果产时及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欣母沛组(126.9±18.2)mL,催产素组(259.2±20.0)m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欣母沛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牟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为诊断心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5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血脂检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的血脂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血脂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检测血脂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国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1年7月以来我中心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608例,检查结果显示,260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中,出现异常人群较多,其中存在风险因素586例,占参检对象的2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有效减少孕前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应鼓励计划怀孕的夫妇积极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郝永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