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菁;徐小青;聂江云
目的 总结慢性泪囊炎误诊为急性结膜炎的原因,做好两者的鉴别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给予不同方法 治疗,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9 例误诊患者选择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慢性泪囊炎与急性结膜炎鉴别主要通过压迫泪囊部有无分泌物,有分泌物自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溢出,即可诊断为慢性泪囊炎.
作者:顾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2 例大咯血并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确定出血部位和靶血管后,用明胶海绵、PVA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结果 11 例立即止血,1 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停止.随访3个月~5 个月,有2 例复发.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是高效、微创、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炳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 扫描对穿透性胃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穿透性胃溃疡CT 表现.结果 结合轴位及其三维重建,尤其是MPR,可清楚显示穿透性胃溃疡呈囊袋状;8 例位于胃小弯侧,2 例位于胃窦部,2 例位于胃大弯侧;溃疡口部呈狭颈征;穿透入胰腺3 例,穿透入肝脏3 例,肝转移瘤1 例,胃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 例.结论 MSCT 在穿透性胃溃疡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是常规钡餐和内镜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张秋生;曾怡群;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4 h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北京美林公司H12+型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对120例患者进行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24 h活动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 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3%,复杂的心律失常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占80%.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作者:杜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动态变化.方法 将120 例临床诊断并经冠脉造影(CAG)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分为SAP 组40例、UAP 组42 例和AMI 组38例,另外选择CAG 结果 正常的30 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5mL,UAP 组和AMI 组行PCI 术治疗的患者还分别于术后65h,1,2,3,7,14,21,285d 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MIF、MMP-1 水平.结果 AMI 组、UAP 组血清MIF、MMP-1水平均显著高于SAP 组及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之间血清MIF、MM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之间血清MIF、MMP-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CI 术后MIF、MMP-1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MIF 术后25d 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285d 恢复术前水平.MMP-1术后15d 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215d 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血清MIF、MMP-1水平与冠脉斑块不稳定性有关,而与冠脉狭窄程度无关,可作为ACS发病的重要预测因子;PCI 术可能加重了术后冠脉内早期炎症反应,而MIF、MMP-1 参与了这一过程,针对MIF、MMP-1的靶向治疗可能减少PCI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登高;唐卓;刘厂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院(原崇明中心医院) 始建于1915年, 目前核定床位数710张,在编人数17086人.其中正高20 人,副高45 人,中级职称461 人,现有博士生3 人,硕士研究生33 人.作为地处远郊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整体实力较弱,医疗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学科开展不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科研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院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我院以建设三级医院为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灵活务实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希望尽快完成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
作者:薛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喉结核的CT 表现,提高其CT 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8例喉结核的CT 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弥散型15 例,肿块型3 例,5例伴有活动性肺结核,喉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声嘶喉痛.结论 喉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喉结核的CT 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作者:谭均峰;叶桥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以宫颈癌为代表的子宫颈病变是一类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尤为严重.宫颈癌是可以及早发现的恶性肿瘤,对宫颈癌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预防和早发现宫颈癌的关键在于有效地筛查和对癌前病变的正确处理.我区自2010 年起应用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我院对TCT异常及有接触性出血等临床可疑症状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活检,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 年5 月-2011 年1 月我院对本地区宫颈癌筛查中TCT异常及有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等临床可疑症状者272 例进行阴道镜检查+ 活检,年龄28 岁~60 岁,平均年龄43 岁.
作者:魏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整肠生对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 例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整肠生.治疗2周后,对2 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整肠生能显著改善AAD 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缩短病程,安全可靠,是治疗AAD 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周明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癌胸部、颅脑和骨骼转移较为常见,首发腹膜后转移,无胸部转移,此后出现牙龈转移、鼻道转移、外耳道转移非常少见,国内文献未见报告.我院2010 年10 月22 日收治1 例右肺癌患者,入科时除右肺肿瘤外,未发现其他部位转移,4 个月后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7 个月后发现牙龈转移,8 个月后出现右鼻道和左外耳道转移,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作者:唐志君;肖小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微波辅助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5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抽胸液及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微波物理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包裹性胸腔积液消失快,粘连肥厚明显降低,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辅助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炳炎;李菊芬;金佳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穿支皮瓣是修复重建外科中重要的进步之一,已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组织瓣供区有上百个,常用的也有好几十个.股前外侧皮瓣位于大腿前外侧,大多数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皮穿支或肌皮穿支供血的皮瓣,该皮瓣具有部位较隐蔽,解剖相对容易,可提供的组织量大,血管蒂长等优点.早提出股前外侧皮瓣概念并对其作出深入研究的是徐达传[1],同年宋业光也在British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杂志上报道了以旋股外侧动脉肌间隔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随后徐达传在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杂志上对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报道.
作者:叶威;欧阳四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残角子宫属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发生率为1/万~2.5/万,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发育不全形成残角子宫,如残角子宫有宫腔、有内膜,经血积于残角子宫内,可出现临床症状.现将我院收治1 例残角子宫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30 岁,因继发性痛经4 年,加重2 个月入院.4 年前足月平产1 次,产后1 个月月经复潮,出现右下腹胀痛,经期过后疼痛消失.以后每月行经期均出现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肛门、腰骶部坠胀,服止痛药后好转.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8例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分为A、B 2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2d~4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d~5d后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d~28d.2组患者切口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糖代谢紊乱、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皮下液化腔放置负压硅管引流的方法 可以减少瘢痕面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朝辉;韩国峰;顾志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计数方法 对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用两种方法 即仪器全血模式、预稀释模式对120 例标本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 仪器预稀释模式中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与全血法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细胞计数要注意临床表现,尽可能采用全血法,以保证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陈大贵;曾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肌腱吻合术后克氏针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指骨末节肌腱止点撕脱、断裂治疗体会.方法 38例急诊伸肌腱止点撕脱、断裂伤患者,30例行肌腱吻合术后采用O.8mm克氏针内固定,5例行肌腱吻合术后指骨夹板外固定,3例采用指骨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结果 3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后无1例再次撕脱,手指末节功能、外形均理想[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8-221、266-267.],关节背伸5°~10°,屈曲30°~45°,平均关节活动度31.4°.采用指骨夹板外固定后均出现再次撕脱,呈锤状畸形.结论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后肌健功能、外形均无不良并发症.
作者:曹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2010年上报的不良反应案例65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常在用药后30]min 内发生,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居多.结论 临床在使用参麦注射液时,应重视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加强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测,谨慎用药.
作者:邹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目前,溶栓治疗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快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现将我院收治的83 例AMI 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 年7 月-2010 年7 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3 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其中男55例,女28例,年龄41 岁~75 岁,平均年龄62.6 岁.合并高血压46 例,合并糖尿病(2 型)22 例.梗死部位:广泛前壁梗死15例,前间壁梗死25例,前壁梗死40例,下壁+后壁梗死3 例.
作者:李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确诊率.方法 对746 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检查发现结石529例,膀胱充盈后发现结石174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经其他检查确诊43 例,诊断符合率为94.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经济、简便、准确、可重复检查对照等优点,能明确提示结石所在部位、大小、质地,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 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海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对38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行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数字成像顺行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能够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
作者:石键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