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即刻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陈瑞华

关键词:义齿修复, 修复前牙, 缺失前牙, 即刻义齿, 患者, 天然牙, 工作者, 演员, 牙齿, 外事, 教师, 发音
摘要:即刻义齿是一种在患者的天然牙尚未拔除前,将义齿预先做好,待牙齿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又称预成义齿修复,一般适用于修复前牙.因前牙对患者的发音和外貌非常重要,故特别适用于教师、演员、外事工作者或因工作需要而不能缺失前牙者.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将83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于治疗后1,4,8周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8周后胃镜复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胃镜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面积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重点.方法 以Adamas标准(梗死面积直径>3 cm并累及2个以上大血管供血区,梗死区面积达到20 cm2或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为入选标准将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4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存活35例,手术2例,死亡5例.3个月后随访,18例经系统康复锻炼后生活能部分自理,17例完全不能自理.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表现以高颅压症状、意识障碍多见,致残率、病死率高,早期足量应用脱水剂是关键.

    作者:刘云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重视血涂片镜检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可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可能使每项参数都完全正确, 所以进行血涂片镜检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从血涂片细胞分布情况可大致估计细胞数,因而可对照细胞分析仪计数是否正确来保证计数质量,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现将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阐述如下.

    作者:董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5例

    目的 观察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系用黄土汤(黄土、黄芪、生地黄、白及粉、生大黄、三七、阿胶等)治疗65例,与用西药治疗50例作疗效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92.00%,2组间近期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

    作者:郭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每晚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 mg,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显著调整血脂达到目标水平,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根据转氨酶异常情况调整剂量可确保安全使用.

    作者:郑广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264例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状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PCA系统)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264例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检测,并对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种过敏性疾病中过敏性紫癜sIgE阳性检出率高,占87.3%,其次是哮喘,占85.3%.在过敏因素中吸入组占75%比例,明显高于食物组的45%,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猫上皮、狗上皮为主,尘螨次之.食物组以蛋清为主,苹果次之.结论 猫上皮、狗上皮、尘蝙、蛋清、苹果是岐山地区儿童常见的过敏原.

    作者:李妙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带状疱疹12例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下肢疼痛与发生在下肢的带状疱疹所致疼痛均可沿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部位重叠,无皮疹带状疱疹或前驱期在骨科易被忽视.现将2004 年-2009 年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带状疱疹12 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创伤性脾破裂32例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创伤性脾破裂病例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29例,死亡1例.结论 腹腔穿刺、B超检查是创伤性脾破裂的主要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是主要术式之一.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正常尿液标本筛选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离心镜检法对1 00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并分析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阴性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RBC、小圆上皮细胞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管型在89%以上.结论 在干化学法的协助下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筛选正常标本的符合率为99.9%.对于检测出的阳性结果要用显微镜镜检法复查后作出正确报告.

    作者:尹俊清;段玉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骶管麻醉在肛门及会阴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骶管麻醉在肛门及会阴区手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0年100例肛门及会阴区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解剖学方法进行骶管阻滞麻醉.结果 本组100例,骶管阻滞成功98例,成功率为98%,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骶管阻滞对肛门及会阴区手术麻醉镇痛完全,肌松满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基层医院有较好的安全性、实用性.

    作者:岳兵;费锡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预防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探讨

    目的 探讨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方法 观察组73例,制定手术室防压疮管理制度,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Waterlow)及预防措施,与未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的对照组77例作对照分析.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术中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作者:刘美平;许炎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痰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临床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鉴定细菌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培养致病菌82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7株,占68.7%;革兰阳性球菌173株,占20.9%;真菌86株,占10.4%.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前五位.革兰阴性杆菌表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在增高.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均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产ESBLs的菌株增加导致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梁继斌;吕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治疗跟痛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100例跟痛症患者按照所患疾病给予适当治疗,包括手法治疗、封闭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结果 70例症状完全消除,20例症状大部消除,5例症状部分消除,5例无明显效果,优良率为90%,显效率为95%.结论 跟痛症应根据引起跟痛症的疾病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作者:丁跃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导管置入胸腔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结核性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形成肥厚、粘连.纤维蛋白在胸腔时间过长,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有的则形成脓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及早规范化治疗,及时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清除胸液,适时胸腔注入纤溶酶原激活剂、抗结核药物、激素等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发生.

    作者:李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肺力咳合剂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哮喘分析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首次就诊的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分为A、B 2组,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用肺力咳合剂10 mL/次,1 d 3次,加用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日125 μg;B组单用氟替卡松每日125 μg/次,早晚各1次.吸入时用口器式储雾罐,疗程均1个月.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A、B 2组患儿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在儿童哮喘长期防治的初阶段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月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得体会

    静脉留置针简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穿刺置管技术,具有导管软,易于操作和固定,对血管损伤小,不易滑出等特点.临床中产妇分娩前常需开放一条静脉通道,以方便用药、抢救等.传统的方法是用7号头皮针穿刺进行输液,但产程中的阵痛常使产妇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紧张,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手部不配合,很容易造成血管壁被针刺破,针头阻塞、脱落.2008年我院对进入产房分娩的产妇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避免了以上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2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尖锐湿疣患者采取电灼(A组)与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B组)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5.71%,B组总有效率为96.30%,2组疗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较单纯用电灼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尖锐湿疣及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李锦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伴乏力、肌肉酸痛,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部X线改变严重,部分出现肺外改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的症状无特异性,疗程长,并发症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郑东霞;张兵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50例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隐匿性哮喘、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典型喘息及呼吸困难,因其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极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5月50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孟飞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细致地落实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20例MPCNL手术患者,Ⅰ期手术效果良好18例,2例术后复查结石残留,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2例并发感染,加强抗炎治疗后得以控制,其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管道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控制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林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