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刘瞻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患者生存期, 治疗作用, 心理特征, 生命质量, 护理措施, 心态, 威胁, 人类, 情绪, 疾病
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实施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作用,现将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脑卒中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7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2例脑卒中患者经过医生的积极治疗、护士的系统护理及病员亲属的密切配合,患者的病情(语言功能、肢体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均获得明显好转,其中65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20例需要协助生活,7例因经济问题中途放弃治疗.结论 系统的护理及仔细的病情观察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目的 改进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培养新形势下具备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方法 分析实习生及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保证了护理计划的落实,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及护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地安排讲课,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才能为临床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知识、懂业务的高素质专业护理人才.

    作者:吴春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创伤性脾破裂27例急救与护理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不断增加,临床收治了大量开放性或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脾脏是腹部脏器中容易损伤的器官,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0%[1],是腹部闭合损伤中占首位的损伤性疾病.我院普外科2009 年1 月-2010 年6 月收治了27 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道护理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一种新的引流技术[1],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近几年我国应用VSD治疗各种创面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在急、慢性软组织缺损和(或)感染性创面,伴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或骨外露的治疗应用[2]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护理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步开展.

    作者:陆日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特殊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观察对特殊创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不同创伤患者3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诊治,医患关系十分和谐.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积极的心理干预,对实施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医疗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万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实施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作用,现将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刘瞻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功能锻炼与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的重要意义

    随着整体护理在医院开展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成为疾病康复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功能锻炼是通过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患者患肢的肌肉、关节活动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促进患者全身局部血液循环.骨科患者正确、适量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地、大范围地恢复患肢功能,促进机体早日康复[2].骨折患者在拆除石膏、夹板后往往会发现受伤的肢体明显变细,关节活动也不像伤前那样灵活,骨折固定的时间越长,患者的年龄越大,这种现象就越严重,有的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作者:徐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在呼吸内科接受持续吸氧的430 例患者,通过观察、提问、调查进行分析.结果 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 通过加强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可使氧疗效果明显改善,吸氧患者依从性提升,家庭照顾效果得到改观.

    作者:刘温温;王妙娜;宋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口服硫酸镁联合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口服硫酸镁联合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 将97 例肠道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 例采用口服硫酸镁加结肠灌注透析机清洁肠道,对照组40 例采用结肠灌注透析机清洁灌肠,对2 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肠道舒适度、时间及用水量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清洁灌肠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肠道舒适度、时间、用水量较对照组有优势.结论 口服硫酸镁加结肠灌注透析机灌肠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易被患者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郭敏;赖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管理的技巧是指对管理工作中难以测量或不可捉摸部分的把握.而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基层管理者,是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指挥员,其既起着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又担负着科室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1].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笔者结合7年来担任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经验,就护士长的管理技巧作如下探讨.

    作者:肖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稀释检测高值ALT和AST避免肝病临床误诊

    目的 提示ALT 和AST 高值的标本易导致检测时底物耗竭,报出错误的结果.注意稀释检测高值标本,避免误导临床对肝病的诊断.方法 留取生化仪发出底物耗竭报警的标本,稀释后进行检测.将稀释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稀释检测后,ALT 升高的幅度中位数为43.4%;AST 升高的幅度中位数为24.9%.其中AST 比ALT 的比值(S/L)发生变化的占35.0%(7/20).结论 导致底物耗竭的高值ALT 和AST稀释前后检测的结果差异很大,如果不做稀释检测就发出报告易导致临床肝病误诊.

    作者:沈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地震所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护理探讨

    汶川大地震后,造成一大批伤病员被送往医院,我院胸心外科收治大量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对他们进行了精心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范利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拒绝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120 例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对其拒绝使用胰岛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2 组干预后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结果 两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试验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让2 型糖尿病患者尽早接受胰岛素治疗.

    作者:陈利平;谭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生在供应室的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习阶段,做好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在职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供应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规格齐全、品质保障的消毒灭菌物品的任务,供应室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在临床医疗护理科研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护生到供应室实习是十分必要的.但供应室的实习时间通常很短,如何让护生在短短2 周的实习时间中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我科通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带教效果,现将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伦理学教育在肿瘤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实施

    目的 探讨在肿瘤护理临床教学中实施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进行小讲课理论引导、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行为引导及护生实践活动指导.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伦理学教育后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结论 将伦理学教育融入肿瘤护理临床教学十分必要,三种方法的实施成效显著.

    作者:马敏;张彩莲;薛艳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ICU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6 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有效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导管气囊破裂及阻塞等有关.结论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郑春兰;卓雪英;林幼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执业告知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告知义务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和人们物质生活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的纠纷随之上升,必然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信誉.

    作者:徐秋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产道血肿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产道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积聚形成的血肿,对产妇的危害很大,它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产道血肿是产时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不显性出血,常容易忽视,且出血量不易计算,以至于耽误处理治疗,给产妇造成严重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不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道血肿的发生率,我们要及早预防,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现将我院2007 年3 月-2009 年3 月阴道分娩所发生的产道血肿分析如下.

    作者:洪芸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血管迷走反射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及早发现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观察和护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此类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加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护士所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已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危险.而护士的身心健康将会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护士职业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护士职业压力,提高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护士职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者:安媚;李红梅;孙菡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